1. 分子
(1)概念: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最小的微粒,化學變化中可分。
(2)三個基本性質(一小二動三間隔)
影響因素:溫度、壓強。
2. 原子
(1)概念: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學變化中不可分 。 (2)三個基本性質(一小二動三間隔)。
(3)構成:原子核(質子〔 〕、中子)和核外電子〔-〕。
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
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 中子數
3. 離子
(1)概念: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
(2)表示方法及意義:如Fe3 :一個鐵離子帶3個單位正電荷。
4. 元素
(1)概念:具有相同核電荷數(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2)質子數決定元素種類。
(3)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密切相關。
注: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其化學性質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層電子數為2)。
最外層電子數不同其化學性質有可能相似(He,Ne均為穩定結構)。
5. 化合價和化學式
(1)化合價
a. 寫法及意義:MgCl2:氯化鎂中鎂元素化合價為 2價。
b. 幾種數字的含義
Fe2 每個亞鐵離子帶兩個單位正電荷。
3 Fe2 :3個亞鐵離子。
c.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單質中元素化合價為零。
(2)化學式
①寫法:
a. 單質:金屬、稀有氣體及大多數固态非金屬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們的化學式;而氧氣、氫氣、氮氣等非金屬氣體的分子由兩個原子構成,其化學式表示為O2、H2、N2。
b. 化合物:正價在前,負價在後(NH3、CH4除外)。
②意義:如化學式H2O的意義:4點,化學式 Fe的意義:3點。
③計算:
a. 計算相對分子質量=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和。
b. 計算物質組成元素的質量比: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
c. 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