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簡史:
據埃及古書記載,活性炭(木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50年以前,應用于醫學領域。
在18世紀末,人們首次發現了木炭具有吸附能力。1773年著名化學家卡爾·舍列報導了木炭吸附氣體的作用。1785年,洛維茨證實木炭能使某些液體脫色。1794年英國精制糖廠中首次獲得工業應用。
在19世紀,進行了許多用别的原料制成脫色炭的研究。1811年菲格耶發現了骨炭有更大的脫色能力,随後便在制糖工業中得到廣泛的應用。1822年,布西将鉀堿和血回熱,制成的碳脫色能力為,骨炭的20~50倍。這樣制成的血炭在試驗研究中使用了多年。1865年,亨特報道了椰殼炭吸附氣體的能力。同年,斯坦豪斯将面粉、瀝青和碳酸鎂的混合物加熱制得了脫色碳。溫澤和斯溫德爾斯用磷酸鹽和紙廠廢物混合加熱。這些發現之中很多都類似于現在工業上所用的方法,而當時由于制造問題,并沒有發展成商業規模。
在20世紀初,是活性炭的初成長階段。1900年到1901年奧斯特裡科公布的兩項專利,打通了活性炭生産的現代工藝途徑。1909年生産出首批工業粉末炭。
在第一次的世界大戰期間,利用椰子殼制成的活性炭,首次被用來作為防毒面具的吸咐劑。由于粉炭不适用于防毒面具,所以在後期研制出顆粒活性炭。
目前,國外普遍認為制造活性炭的最好的原料是椰子殼炭。歐洲各國主要以木屑、木炭為原料,其次是煤、石油瀝青、泥煤。美國、日本、蘇聯以木炭為 原料仍占一定比重。日本、朝鮮主要以木屑為原料。但由于椰子殼炭、木炭價格較高,資源有限。近年來除用煤和石油瀝青外,又多趨向利用家林副産物,紙漿廢料,以及許多含碳的工業廢料,制造低廉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活性炭。近年來,國外報道了在炭化前加少量磷酸,由樹皮做原料可制得性能優良,高得率的活性炭,并進行150—200公斤/日的中間試驗,結果從産品的性能和成本方面推測,能夠實現工業化。還報導了木屑采用多段法制造活性炭的方法,其過程包括木屑粉碎、水洗、氫氟酸處理、洗去氫氟酸、氯化鋅溶液處理、幹燥、硫酸處理、過濾、洗滌,在120—180℃時幹燥2—6小時,制得了高活性,無灰分的活性炭。煤和泥煤是近20年來才被利用,優點是來源和産量穩定,價格低廉,适宜制造氣體吸附用炭,缺點是灰分含量高。
在中國,活性炭主要起源是北方的山西,南方的福建。
山西新華化工廠是蘇聯援建中國的165個項目之一,起初活性炭主要應用于軍工領域,比如防毒面具,潛艇飛機的空氣過濾淨化系統。随着經濟的發展,民用活性炭的領域越來越大,逐步擴展到了自來水廠的深度淨化,糖脫色,化工載體催花,黃金提煉,汽車的碳罐等等。
***********************************************************
炭星人公司簡介:
山西達進活性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緻力于向世界範圍内的客戶提供專業的活性炭産品、設備和吸附技術服務。我們的産品涵蓋煤質、木質、棕榈殼、椰殼活性炭,廣泛應用于水處理、空氣淨化、沼氣、工業廢氣、黃金提取、糖漿脫色、食品飲料,超級電容等領域。
炭星人公司的主要産品是自來水廠用壓塊活性炭,垃圾焚燒發電用煤質粉碳,酒廠用煤質粉碳,
生物天然氣脫硫用柱碳,鋼廠脫硫脫硝用的活性焦,黃金提煉用的椰殼碳以及柱碳等等。
編輯:王慧慧
審核: 闫光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