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是我國傳統造型藝術之一,指用圓錐形毛筆書寫漢字(篆、隸,正、行、草)的法則。
【技法講究】
執筆、用筆、用墨、點畫、結構、分布(行次、章法)、風格等。
一般要求:
執筆要→指實掌虛,五指齊力
用筆要 →中鋒鋪毫
點畫要 →圓滿周到
結構要 →橫直相安,意思呼應
分布要 →錯綜變化,疏密得宜,通篇貫氣并崇尚個性、風貌和意趣。
● 落款,是建立平衡與美感,為作品增色
書藝作品的款識,不僅是以文字的含意,為書幅作些必要的交代,而且能對書幅形式,起到彌補空白、平衡體勢和增強氣韻等作用。因此,題款應當按照章法的基本要求,結合書幅的整體情況,進行精心安排,認真書寫。例如,要做到錦上添花,避免喧賓奪主;按照素地的大小情形,協調書幅的虛實關系;針對正文的優點和不足,進行揚長和補缺等。總之,書幅題款也是書藝創作,隻有依法題寫,才能為書品增色。
落款的格式
落款有“雙款”“單款”兩種。雙款是将書贈對象與書寫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為上款,後者為下款。
上款寫明作品内容的名稱、出處、受贈人的姓名;下款記述創作年月、創作地點、作者姓名等。上款:位置應比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稱呼、謙詞。下款:寫時間、地點、姓名、謙詞。
有下款沒有上款的稱為單款,單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内容。如果沒有書贈對象,就隻落單款。
單款有長款、短款、窮款之分。
長款即在正文出處書寫時間、名号、地點前面再加上作者創作這幅作品的感想或緣由,文字應情真意長,使人玩味無窮。它不僅能起到調整作品重心的作用,也從中體現出作者的人品和修養。
短款即隻落正文出處、時間、名号、地點等其中幾項。若作品空白較多或出于構圖的需要,可以落長款;若作品内容占畫面較滿,則需要落短款或窮款。如果餘紙不多,留白太少,亦可隻落作者的名号,謂之“窮款”。
書法作品在謀篇布局時,要考慮到落款的位置。如果書贈對聯,須将上款寫在上聯,下款落在下聯;其他作品格式一般都寫在左邊,如分兩行落款,則上款寫在前行,下款寫在後行;若單行落款,則上款寫在上半部,下款寫在下半部,以示禮貌。
單款和雙款都不能和正文平齊,要有參差,才不緻平闆,一般上下都要空出幾個字的位置,而且落款要盡量上靠,甯可上緊下松,不可上松下緊。
很多人不懂書法落款,讓原本滿意的正文内容竟然被落款毀了。下面,我們來看看都有什麼問題:
1、落款的字不應該大于正文主題的字。應比正文的字小且協調。
2、題款不能題在整個正文的上面,國展上也有出現很多此類情況,是非常不适合的。
3、印章絕對不能比落款的字大。大幅大印章,小幅小印章。
4、如果正文的最後一行隻有2-3個字,落款直接在下面寫,請不要轉行另起一行寫,不要畫蛇添足。
5、蓋印不要貪多,合适最好,古人作品的印章大多不是自己蓋的,是流傳導緻。蓋章數量一定要慎重,不要蓋得又多又雜,喧賓奪主。
6、接正文落款的兩排小字左邊不要超過正文的寬度。
7、落款中的年、月,公曆農曆不能混寫。題款時如落書寫地點,用雅稱而不用俗稱。農曆天幹不寫“年”。
8、橫幅或鬥方正文在上的,其下面的落款寬度不要超過上面正文的寬度。
9、已經落款蓋印,款後不可再署上款贈人,再署就失敬
10、上款有人名的,上款上端不可蓋閑章,壓在人名頭上。一來失禮,二來破壞畫面。
11、如果書寫對聯,須将上款寫在上聯,下款落在下聯;如果是龍門對,上款在右邊,下款在左邊。書法四聯首幅,右上可蓋小印章。其餘不可蓋,如統統蓋上,行氣就破壞了。
12、對于橫幅作品,一般隻落下款而不落上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