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科技小院入駐後老營村,用嫁接苗解除連作障礙,為大水大肥開出精準“處方”,協助合作社建立自主品牌為村民農産品謀銷路……這些舉措的實施,後老營村村民每畝地增收1000塊錢。
讓“政産學研用”融彙貫通,讓農民有自己的“專屬智囊團”,如今,這樣的緻富路徑正在全國各地複制沿用。自2009年以來,全國建立了127個科技小院。在距離後老營村不足10公裡的前衙村,科技小院的師生們正忙着改良巨峰葡萄,試驗田收獲的葡萄每斤還多賣了2毛錢。
後老營村,地處河北曲周、永年和肥鄉三縣交界處,用村民的話來講就是“爹不疼,娘不愛”。10年前,村裡的交通閉塞,村民靠種地為生。
為了增加收入,村民在小麥和玉米中間套作西瓜,不料卻出現了嚴重的連作問題,正處于膨瓜期的西瓜,早上看都挺好,一到中午就蔫了,過不了幾天,整棵瓜秧就死了,村民費力耕種西瓜,到最後卻掙不到一分錢。
2010年,中國農業大學和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合作建立的科技小院入駐後老營村,幫助村民種西瓜。如今,後老營村不但解決了農業種植問題,甚至建立了自己的品牌,村裡建起了村史館、民俗館、環村路、西瓜采摘園,不少村民還搬進了有電梯的新民居。
村民的西瓜豐收了,樂得合不攏嘴。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村支書“三顧茅廬”請來農大師生
2009年,為了更好地讓科學研究走到田野,轉化為農民實用的技術,中國農業大學李曉林教授跟白寨鄉政府“要”來一間房,取名“科技小院”,這也是全國第一個科技小院。
當年秋天,科技小院的農大師生在白寨鄉指導的玉米示範地,比其他地方農民耕種的田地平均産量提高了16.8%。
後老營村。受訪者供圖
不遠處,後老營村當時的村支書李振海聽說這個消息坐不住了,拽着大河道鄉時任黨委書記張志民、鄉長張志勇找到白寨科技小院,請農大教授到村裡建科技小院幫助村民種西瓜。
農大教授李曉林一聽都愣了,“我們隻懂玉米和小麥,哪會種西瓜?”
後老營村有多年種植西瓜的曆史,但始終面臨“重茬”的困擾。村民李平海告訴記者,當時的西瓜不能連年種,第一年種西瓜畝産8000斤,第二年一畝地就産6000斤西瓜,第三年也就能收4000來斤西瓜,到後來可能就絕收了,村民除了換地種瓜,想不到别的解決辦法。
當時,白寨科技小院隻有3位老師和2個學生,了解到後老營村種西瓜的情況,李曉林犯了難,沒有種西瓜的經驗,加上人手不夠,接下來能不能做好都是個未知數。後老營村村支書李振海和大河道鄉黨委書記張志民為了盡快請到農大師生,前後三次到白寨科技小院。
李振海對李曉林說:“你們是中國農業最好大學裡的老師和研究生,怎麼着也比我們老農民強!”正是這句“大白話”,讓李曉林堅持了在後老營村開辦科技小院的信念。
後老營村科技小院。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你們真不是賣肥料的?”
先不說西瓜,田間地頭的一切,都是學者們應該關心的。在農業生産中,肥料、種子、農藥是老百姓用的最多的,也是農業生産開銷比較大的部分。剛到後老營村,通過實地調研,科技小院師生就發現村民普遍施肥量偏大,并且使用的肥料配方不合理,往往花了冤枉錢,莊稼還沒長好。
科技小院幫村民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施肥不合理,由于村民缺乏對肥料配比的科學認知,師生利用自己的專長,為當地農作物開出“處方”肥料。
要想讓村民科學施肥,師生們首先要解除村民的疑慮。早在冬季農民大培訓的時候,就有一些村民擔心是推銷肥料的,開完培訓會村民就會反複問“你們開着車,是不是車裡裝着肥料?”“早就有過一波賣肥料的也說自己是農業大學的,還給我們送盆,到頭來就是為了賣假肥料。”“你們打開後備廂讓我們看看有沒有肥料。”
看到後備廂沒有肥料,村民還是不放心,反複問:“你們真不是賣肥料的?”
為了讓村民更科學地使用配方肥,科技小院做了不少工作。不僅開出了配方,還聯系了可靠的廠家訂購配方肥,并且每袋肥料價格低于市場10-20塊錢,村民用上了好肥,還攢下了一點來年種地的錢。
目前,整個曲周縣基本上分為2-3個配方肥,各鄉鎮根據自身情況從而選擇不同的配方肥施用。利用科技小院駐地後老營村的優勢,師生充分扶持合作社發展,積極推動合作社理事長開展肥料的統一訂購,保證生産資料優質價廉,同時,利用合作社将分散的農戶統一管理,實現了關鍵技術的統一。
來自村民的較量
那時候的黃成東還是一名在讀碩士生,曾在北京大興種過黃瓜和西紅柿。“吃西瓜我沒問題,但是種西瓜真是沒經驗,還是硬着頭皮去了。”一同到後老營村科技小院的,還有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劉全清副研究員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究生李寶深。
“得先讓村民信服我們,才能在這個村待下去。”師生到那裡第一步就是做調研,最快、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向農民學習,從播種到收獲,什麼時候施肥、澆水,把這些農民的經驗和課本上的理論知識相結合,再提出一個優化的解決方案。
為了解決村民最頭疼的西瓜“重茬”問題,4月17日科技小院正式入駐後老營村,4月20日駐村師生就進行了一場西瓜嫁接苗培訓。“那場培訓會開完,村民就炸了鍋,擔心、質疑,各種聲音撲面而來。”黃成東說,當時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後來幹脆就做了個小溫室一點點做嫁接技術。
從村支書李振海家裡找來一些木材,又買了一些塑料布,三個人就在科技小院前邊的廣場空地上搭起了一個小溫室。由于用的是藍色塑料布,又是立方體,外觀看起來就特别像一個迷你版的水立方,“後來我們就叫它水立方。”
自從“水立方”建成,幾乎每天都會迎來村民們的觀摩,有的村民早上五點就來轉一圈,小小的“水立方”引起了他們的好奇,有的村民還戲稱為“防震棚”。
科技小院入駐後搭建的小溫室,村民都叫它“水立方”。受訪者供圖
用雞糞配營養土,購置穴盤,播種西瓜籽、南瓜籽,長到差不多大的時候,現場進行嫁接,漸漸地,不少村民參與到科技小院的試驗中來。
适逢嫁接的關鍵時期,恰好趕上了後老營村過會,這是一年中村裡最熱鬧的日子,當時幾乎村民所有的親戚朋友都要來小溫室裡瞧瞧。
其中,一位後老營村的女婿聽說農大學生在這裡種西瓜,特意過來一探究竟。看到師生們正在進行的西瓜嫁接,放話:“我都試過了,你們肯定不行。”原來,當年他做了4000棵嫁接苗,隻成活了40棵,自己長年種地,嫁接成活率都隻有1%,更何況這些沒有種過地的老師和學生,因此對師生們做嫁接苗産生了巨大的質疑。
在備受壓力的情況下,科技小院的師生們嫁接的西瓜苗成活率達到了85%。
嫁接苗高成活率得益于嫁接技術的細微切口和精準對接,并且經過嫁接的西瓜苗需要在溫室裡精心呵護3天,這樣才能保證嫁接苗的成活。
師生們搭棚做嫁接技術的普及,讓村民們認識到“原來嫁接這麼管用,還不難。”第二年,村民們便預訂嫁接苗50畝,第三年就預訂了200畝嫁接苗,第四年預訂直接達到500畝。嫁接苗的應用徹底解決了西瓜“連作”問題,村民們也不用換地種西瓜了。
冒牌的“老營村”西瓜
種得上好苗子,用得上好肥料,收得上好西瓜,還得賣得上好價格,才能讓村民真真正正嘗到甜頭。
經過初期施肥指導,又碰上了好年景,2010年,後老營村西瓜大豐收,眼看着長成10多斤的大西瓜一天天成熟,1斤卻隻能賣1分錢,一個大西瓜賣價還抵不上一根冰棍。西瓜行情不好,也沒有收西瓜的車進村,村民對着爛在田裡的西瓜發了愁,科技小院的師生也跟着着急。
為了幫村民找到銷路,李寶深和村支書李振海開着車,帶着瓜,拿着宣傳頁,冒着炎熱到周邊各大交易市場宣傳,找采購西瓜的商販。
第二天,幾個瓜商就開着大車進村收西瓜。那一年,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一點點地将西瓜銷售出去的。
有了這次教訓,科技小院協助合作社建立了西瓜交易市場,積極開展周邊市場宣傳推廣工作,來村收購西瓜的大車逐漸多了,西瓜也賣上了好價錢。
與此同時,科技小院幫助合作社設計和申請了老營村西瓜商标,讓村民有了屬于自己的品牌。把高優質西瓜貼上老營村标簽,裝上禮品箱。自打有了自己的商标,後老營村的西瓜銷售檔次明顯提高,平均每斤能提升1毛錢,好一些的能多賣2毛錢。
後老營村有了自己的西瓜商标。受訪者供圖
為了完善老營村西瓜産業鍊,一年四季都有瓜吃。科技小院協助後老營村建立了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生産無籽西瓜、貼字西瓜、心形西瓜、方形西瓜等多種高端産品,每年七月還組織舉辦曲周縣西瓜文化藝術節,進一步擴大了老營村西瓜的宣傳力和影響力。
随着老營村西瓜的知名度不斷提升,入駐後老營村科技小院的學生也是一茬接一茬,2013年農大研究生李海朋入駐後老營村科技小院。2015年8月份,李海朋居然在大商場發現了貼着老營村商标的西瓜。
李海朋頓時一陣興奮,“在後老營隻看到一些西瓜販收購西瓜,都不知道西瓜賣到什麼地方去了,我們的西瓜能進入這種商場,真是對老營村西瓜的認可。”
老營村西瓜在這裡賣得怎麼樣?李海朋很關心,走過去仔細看了看攤位上的西瓜,與老營村的西瓜明顯不同,形狀偏圓,紋路也不盡相同,商标更不是現用的商标。到底怎麼回事?李海朋跟售貨員确認是否是老營村西瓜,售貨員答複很肯定。
後經核實,原來大商場裡賣的西瓜果真不是老營村西瓜,隻是貼了老營村的商标。為此,村裡還通過法律途徑捍衛了老營村西瓜的商标。
村民盼着學生們用自己的地做試驗
60歲的村民李平海和老伴種了11畝地,最多的時候全部都種了西瓜,平均每畝地都能收七八千斤西瓜,同時還套作玉米。家裡的地離村委會不遠,走過去也不到3分鐘,在金秋九月的季節,李平海種的玉米個個飽含着玉米穗。“咱套作的玉米也不減産,甚至比沒套作西瓜的玉米收得還多。”李平海告訴記者,“農大學生提供的嫁接技術和配方肥,能保證農作物每年的産量。”
村民李平海。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農大師生來了之後給我們提供技術,每年還會組織培訓,講玉米、小麥、西瓜、棉花的科學種植方法,每次我都去聽,村民們很滿意。”李平海告訴記者。自打和科技小院合作以來,9年時間沒有中斷過,在李平海看來,學生們用自家的地做試驗這是好事。
和李平海有一樣想法的還有村民耿秀芳。後老營村科技小院開辦了農民田間學校,耿秀芳是農民田間學校的一名學員。
農民田間學校。受訪者供圖
2010年12月12日 ,科技小院組織了一場農民田間學校的入學考試。也正是這場考試,把耿秀芳難住了,一張試卷隻寫了一個字“耿”。
原來,初中畢業後,耿秀芳一直在家務農,隻認得少部分字,平時很少寫字的她,一着急連自己的名字也寫不出來。
耿秀芳能不能承擔起農業技術推廣的角色?師生們的顧慮,在一堂課後逐漸打消了。
“小黃,你能不能把瓜苗嫁接的課件給我打印一份?我回去抄在本子上,以後還能看看。”耿秀芳課後找到黃成東。幾天過後,耿秀芳的筆記本上寫滿了課件内容,字号很大,但字迹工整,甚至沒有一點塗抹的痕迹。
在黃成東的建議下,耿秀芳堅持每天寫起了日志,最初一天隻能寫出一兩句話記錄自己的想法。慢慢地,一天就能寫出一百字,看電視記字幕,看農作物實用技術書籍抄下來的片段,還有不少本地的曲周方言。
為了更好地發揮“小麥/西瓜/玉米體系”的最大生産力,科技小院開展了玉米品種篩選試驗,這個試驗就安排在了耿秀芳家的農田。
6個品種,1張試驗田小區布置圖,2名幫手,耿秀芳主持了這次品種試驗的布置。從6月21日播種到10月14日收獲,耿秀芳都悉心照料,小區邊界清晰、株行距掌握得不差、每個品種都在相應的位置上,試驗田布置得完美漂亮,完全超出了師生們的預期。
從0到1,在與科技小院師生們的交往中,許多村民像耿秀芳一樣,學到的不隻有農業知識。
真心換真心 師生的時令蔬菜不重樣
在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的院内,有一塊村民送來的石碑,上邊刻着“魚水情深”。這四個字,是農大師生和村民們多年相處的見證。
最初到後老營村的時候,劉全清老師和黃成東、李寶深,幾乎每天都下地,加上小院離農田比較近,有時一天能去五六趟。
每次下地都能帶着村民的問題回來,“劉老師,您看我家的玉米長了‘膩蟲’,可怎麼辦?”“小黃,我們家西瓜苗發黃了怎麼辦?”“小李,我們家的玉米買什麼樣的配方肥才合适?”
“起初真是又想村民問問題,又怕村民問問題,就怕答不上來。第一次可以說不會,第二次也可以說不會,但第三次村民就不找你了。”黃成東告訴記者,為了解決村民提出來的各種問題,他們經常會查閱權威資料,尋求專家的幫助,咨詢當地農業技術部門,一有發現第一時間反饋給村民,“雖然有的解決方法在村裡很難實施,但是村民們感受到了我們在努力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真心換真心。在農村一到夏天,村民都會開墾一小塊地種菜,村裡的小賣部的菜也賣不出去,幹脆就不賣菜了,對于科技小院的師生來說,買菜做飯就成了難事。村民們發現師生們沒菜吃時,便輪流給科技小院送菜,自家種的西紅柿、茄子、豆角、黃瓜等,各種各樣的時令蔬菜,幾乎每天都不重樣。
後老營村村民史振海曾唱大戲道:“農大師生的到來讓這個偏僻的爹不親娘不愛的村子熱鬧了起來。”
村民史成良還寫下一首詩贈送給科技小院師生:
窮村栽下梧桐樹,
招來一隻金鳳凰。
老翁手握緻富鞭,
黃牛耕作在田邊。
詩歌算得上押韻,裡面的感情更真。這裡的 “老翁”是指劉全清老師,“黃牛”寓意黃成東和李寶深等同學。
彈指間,九個春秋已過去。科技小院在後老營村培訓50餘次,人數3900餘人次,實時指導2200餘人次,實施西瓜嫁接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優良品種選育技術、養分綜合管理技術等,開展了30多個田間試驗。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來後老營村科技小院的學生已經是第四屆了,而農業科技的力量,始終在後老營村的田間地頭澎湃不息。
新京報記者 耿子葉 編輯 唐峥
校對 吳興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