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的待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但是有兼顧公平和社會弱勢群體的。
為了退休後有一份穩定的養老金待遇,很多人選擇繳納社會養老保險。截至2019年末,我國共有參保職工31177萬人,離退休人員12310萬人。為什麼人們願意參加養老保險呢?
第一,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待遇是有國家法定保障,安全穩定。第二,這部分養老金待遇水平很高,2019年養老保險基金支出是49228億元,人均養老金待遇3332元左右。第三,退休養老金會年年增加,無需擔心貶值的問題。
可是養老金如何計算呢?我們簡單說一下。2000年以後參加養老保險,退休養老金待遇,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這兩種待遇的計算公式是全國統一的。
(一)基礎養老金,等于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或者養老金計發基數×(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繳費年限×1%。
這裡邊牽扯到非常複雜的概念,繳費工資指數等于繳費當年的本人繳費基數÷繳費當年的社平繳費基數。
通過計算公式可以簡化為,如果我們按照60%基數繳費12個月,基礎養老金領取的是0.8%的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資。如果是120%基數,基礎養老金領取1.1%的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資。
由于繳費比例相同,120%繳費基數是60%繳費基數的兩倍,繳納的養老保險費錢數也是兩倍。但是,養老金差距要明顯小得多。這就是國家養老保險制度,縮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收入低的人群受益多。
除此以外,養老保險最重要的作用是保值、增值作用。由于跟社會平均工資相挂鈎,購買力就能夠得到保持。由于社會平均工資在不斷地增長,遠遠高于我們理财收益率,因此購買養老保險始終是劃算的。
現在300%基數繳費可能每月需要四五千元,而幾十年後300%的基數繳費可能一月需要幾萬元,但是退休後都是領取2%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因此也并不是說高基數繳費不劃算,畢竟養老金始終是高的。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等于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除以退休年齡确定的計發月數。
個人賬戶養老金高低,貫徹的就是嚴格按繳費基數的比例了。
記入個人賬戶的金額,是按照繳費基數的8%記入的。300%基數是60%的5倍不會變化。這部分錢相當于個人給自己積攢的養老金,萬一沒有領取完,可以由繼承人繼承,所以不會虧本。
個人賬戶餘額記賬利率近年來一直在6%~8%以上也是相當不錯的,每年不同計算起來較為麻煩。不過也略低于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
計發月數是根據退休年齡确定。50歲195個月,55歲170個月,60歲139個月。這實際上就是鼓勵大家晚退休,晚退多得。
這隻是退休時養老金的計算公式。退休以後養老金還會根據國家統一調整通知,進行養老金調整。養老金調整的時候,一般是按照定額調整、繳費年限挂鈎調整、養老金水平挂鈎調整以及傾斜調整方式進行。養老金高的人群調整比例低一些,養老金第一的人群調整比例高一些,也能夠有效縮小養老金的比例差距。
萬一參保人去世,除了個人賬戶餘額以外,還可以領取喪葬費、撫恤金等待遇。這些退休待遇各省市并不相同,有的是所有退休人員都一樣,有的是跟退休時本人基本養老金挂鈎。
這就是我們的退休待遇計算,雖然非常複雜,但是有利于社會公平,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利益,同時也有利于引導大家參保繳費的積極性,也是非常好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