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入職的小朋友很郁悶,上班的時候電梯裡面有小孩子稱呼她為阿姨。小朋友大學畢業證還有幾周才拿到。素顔朝天,牛仔套裝,一看就是那種典型的大學生裝扮,于是我們問小孩子大概幾歲,回答說三歲。
三歲小孩叫阿姨可能沒啥錯,但小朋友依舊憤憤不平。其實,如何稱呼陌生人這個問題,在知乎上也困擾着成百上千人,有個叫作@楊浩 的高分問答是這樣說的:
那天在公交車站台,一個學生模樣的小女孩過來怯生生叫了我一聲【小哥哥】,當時我瞬間淪陷了知道嗎,我本身比較有耐心,對身邊女同事朋友老婆女兒都很溫柔,也一直想走暖男風格,突然被這一聲小哥哥喊的我……感覺像回到十七歲的感覺一樣,還有一點點小慌張。
然後她問我哪哪哪怎麼走,我就幫她查了從哪裡到那裡轉車坐幾站路,我發誓當時我的語氣非常溫柔非常溫柔。
問完了,然後這姑娘抱着手機給誰發了個語音說:“我問了路邊一【叔叔】,他說要四十分鐘才能到,要不你們先上去”。
瓦特,怎麼成叔叔了?我不老啊,剛剛到小哥哥怎麼不叫了?什麼情況?現在女孩子這麼小就不老實了嗎?撒謊是不對滴啊?……?
——這說明一件事,其實所有人都很在意年齡的事情,無論是男是女。
就像前幾年我媽還沒被高血壓欺壓的時候,她特别喜歡深圳,除了陽光充沛,恐怕是因為她在那兒經常會忘記自己的年齡——老媽身材苗條,稍微修飾一下,出門買菜,得到的稱呼統統都是“美女”。
大S有一次接受采訪時說,女人有三件事情是命門:外表、年齡、皮膚,李敖生前總是得意洋洋地講,他一生都喜歡“瘦高白秀幼 ” 。
所以作為一枚虛榮的女性,不要輕易去大東北這個地方。我20歲出頭的時候,第一次得到“大姐”的稱号就是在長春,而且對方是個中年男子——那個時候我年紀尚輕,對自我的價值沒有穩定的判斷,回去以後照了半個小時的鏡子,差點想要從繁忙的記者跑道改弦易轍。
後來年頭長了,認識的東北人越來越多,發現他們是地球上天天答送命題的一群人,除了“大哥”“大姐”“老妹兒”,還有“老鐵”“丫蛋兒”這樣一聽就铿锵作響的稱呼,就問問你,選啥吧?
所以,外地人在東北遇到的終極難題不僅有“你瞅啥”,更要命的是“稱呼啥”。
2
作為人類,我們都是通過社會交往的過程裡他人的反饋形成自我評價而後對行為進行調整,在這一社會化的過程中,他人有如一面“鏡子”,因而中國社會裡對陌生人的“稱呼”,就變得特别值得玩味。
中國人主要是農耕民族,以農業為主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在不流動封閉性的鄉村環境中,少數人口頻繁密切接觸,就形成了類親屬關系。按照費孝通的理論,這個人際關系是一個一個的同心圓圈,核心是家庭成員,外圈是親屬,不管是什麼人,都要有一個位置。以此類推,熟人社會彼此之間就開始用親屬稱謂語言,慢慢推廣到陌生人之間。
随着宗族制度的瓦解,幾千年來在中國社會中所形成的緊密的等級關系随之瓦解,取而代之是平等的人際關系。雖然由于中國傳統的版本為思想仍然在人們心中占據着很大的比重。在熟人交際中,特别是在與工作有關的交際環境中,受教育主體也不得不沿用人們慣常的稱謂方式來稱呼他人,可能部分地區的人在沒有意識到有更好的選擇的情況下,依然沿用了傳統的稱呼方式,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依然能聽到聽到陌生人之間的“大哥 ”“ 大姐 ” 的稱呼。
3
淘寶倒是最早實現了稱呼完全平等的地方,我很懷疑那個不分性别年齡的“親”源自于國外。因為早年在美國逛商店,銷售人員最喜歡的稱呼就是“honey”,這個詞和淘寶之“ 親 ”殊途同歸,完美地體現了商業社會人情世故的虛僞性。
比較一下各國的語言就知道,英文當中親屬隻有幾個檔,一個“uncle”可以指伯伯、叔叔、堂叔、表叔,“sister”可以指姐姐也可以指妹妹,“cousin”泛一切指堂兄弟姐妹和表兄弟姐妹。惟有中文才會給每一個親屬人員都冠以獨特不重合的稱謂。
所以,在美國,一般男性稱呼“sir”(正式一點)或者“buddy”,女性稱呼“madam”(那時候我總以為是叫我man!)
而在中國,某段時間内,不認識的人,一律稱呼“同志”就可以了。後來“同志”漸漸指向了其他的含義,現在基本上除了政府官員開會和新聞聯播之外一般人很少用了;在北京,依然大量使用“師傅”;廣東習慣使用“帥哥”“美女”;重慶一律喊“老師”……随着互聯網時代來襲,從淘寶上的“親”也開始慢慢過渡到抖音上的“小姐姐”“小哥哥”……
4
但是,在遇到一個不知道年齡的女人的時候,直男們請一定要想明白此時的稱呼其實是一道暗藏殺機的哲學題,無論是叫“阿姨”還是“姐”,結局基本上都是“卒”。
為什麼女人,尤其是中國女人們這麼在意年齡這件事情?
就像我的美國朋友們談到對中國的印象,一準會說“人很多”,而且基本上是年輕人。在美國的超市、日本的出租車上,我們會看到很多白發蒼蒼的服務員、司機,但是中國,基層建設崗位上都是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
我從前做記者的時候去美國采訪,發現除了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記者都是在40歲以上,白發蒼蒼的不在少數。可是回到國内,記者一個比一個年輕,大部分是大學剛畢業就出來跑,到30歲的時候,周圍所有的人都會提醒你都這麼大年紀了還在做記者,人員更新特别快。可是在國外卻是以暮年了還在做記者驕傲的。
在中國這種年齡很有壓力的國家裡面,似乎年輕就意味着朝氣,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為老闆喜歡的年輕人的低薪以及潛力,而年紀大的意味着墨守成規、不思進取甚至于薪水過高,久而久之,年輕人變成了一種似乎永遠存在的資源,而且是最優越的資源。
西方國家,特别重視人的隐私,随意詢問女生的年齡和詢問人的收入一樣,都被視為窺探隐私的一種表現。但是奇怪的是,日本的電視新聞、綜藝節目、潮流雜志居然會把人的出生年月日寫上去,因為日本是個“論資排輩”的社會,等級分明、長幼有序。
日本綜藝不論男星女星,都會标注年齡
但是在中國,“老女人”一定不是什麼好話。這三個字似乎散發着一種過時的落後的,甚至因為不再美貌而散發出腐朽的行将就木的氣息。
5
查了資料才知道,日本是一個自古以來等級相當森嚴的國家,無論是前輩晚輩,上司下屬,都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明治維新時期,頒布法令“四民平等”,但是大和民族的民族特性和曆史的變遷等複雜因素,使得日本慢慢形成了新的“普世價值”,也就是論資排輩。
所以為什麼我們在日劇裡面能看見有人動不動就拿出“我可是學姐”這樣幼稚的話來威脅,到最後隐私這個屬性隻能讓渡給尊敬這個點。
日本至今還保留着世界上可以說是最為複雜的“敬語系統”,略等于北京話裡面的“您”。晚輩對于長輩不使用敬語,是可以被斥作沒有素質的。
所以同樣都是初次見面,不能從肉眼判斷誰是長輩,誰是晚輩的情況下,明确大膽地說出(标注出)年齡,成為彼此之間化解尴尬的一種辦法。除了日本之外,韓國社會的長幼尊卑同樣非常森嚴。據在韓國職業聯賽踢過球的中國球員講,韓國球隊中老隊員是可以直接打年輕隊員耳光的,年輕隊員隻能唯唯諾諾,不敢稍加辭色,更别說反抗了。
而在中國,現在基本已經沒有這種特别森嚴的長幼之别,畢竟經過幾十年的計劃生育,無數人連兄弟姐妹都沒有,也就無所謂排序的問題了。然而在陌生人交往稱謂時,還是要給對方在自己的社交同心圓中放置一個位置。此前,也出現過以對方的職業作為稱呼的現象,比如直呼對方為“服務員”“保安”“工友”等……但是慢慢地,我們發現這種通稱既無法精準符合實際身份,又未必得到被稱呼者的認同。甚至可能遭遇強烈反彈,比如下面的例子。
學者王立廷在《稱謂藝術》當中,對稱謂的轉變和人們對稱謂的無所适從有一段精準的論斷,他說:
在這裡新文化與舊文化,新的道德觀念與舊的道德觀念。新的稱謂原則與舊的從未遠走互相沖突,互相碰撞,互相交織。全新的稱謂系統和稱謂原則始終沒有完全建立。因此人們在稱謂的選擇使用中陷入了兩難的境地。我們認為無稱可呼的現象其實質是新舊文化核心和新舊人際關系的碰撞在稱謂中的反應。
其實也不必對“稱無可呼 ” 特别糾結,名字隻是個代号,稱呼也就是代号的代号。譬如現在,人到中年的我,已經走出了自我懷疑和焦慮的時期了,面對任何稱呼我都會拈花微笑。隻要你用心,會發現一個殘酷的事實:終究有一天,所有人會老到連阿姨叔叔這樣的詞都安放不下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