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故宮内最大的宮殿

故宮内最大的宮殿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1 05:21:41

故宮内最大的宮殿?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占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故宮内最大的宮殿?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故宮内最大的宮殿(故宮隻能排倒數)1

故宮内最大的宮殿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占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于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内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甯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以上由公衆号“印象遊”、頭條号“印象趣聞天下”,整理發布,了解更多奇聞趣事,就和我們約吧。

NO9、興慶宮(唐) 約1.3平方公裡

興慶宮是唐長安城三大宮殿群(三大内: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之一,稱為“南内”。位于長安外郭東城春明門内。唐代的興慶宮範圍,東至今仁厚莊與理工大西部,西至今興慶西路,南至今鹹甯西路中段,北至今東關長樂坊路南,今遺址開辟有興慶宮公園。

興慶宮是唐玄宗做藩王時期的府邸,唐玄宗登基後大規模擴建,成為長安城三大内之一;是唐玄宗開元、天寶時代的中國政治中心所在,也是他與愛妃楊玉環長期居住的地方。

天寶十五年(755年)安史之亂之後,興慶宮失去了政治活動中心的地位,成為太上皇或太後閑居之所,大多數時間為太後等後宮常駐之地。唐末長安城被毀,興慶宮便從此被廢棄。

NO8、洛陽宮(隋) 2.5平方公裡

洛陽宮為隋唐洛陽皇宮,隋時稱紫微宮,貞觀元年,唐太宗号洛陽宮,武則天時稱太初宮。

顯慶二年,唐高宗正式定洛陽為東都,把洛陽宮城當作自己的“東宅”。女皇武則天登基稱帝以後,将洛陽作為帝國的首都,稱神都,為武周王朝的第一大都城。随着唐朝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全面東移,洛陽皇宮也不斷得到擴建和修整,規模宏大,華美壯麗達到頂峰。

以上由公衆号“印象遊”、頭條号“印象趣聞天下”,整理發布,了解更多奇聞趣事,就和我們約吧。

NO7、大明宮(唐) 3.2平方公裡

大明宮,大唐帝國的宮殿,是當時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征,位于唐京師長安(今西安)北側的龍首原。始建于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宮,是唐長安城的三座主要宮殿(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中規模最大的一百一十座,稱為“東内”。

自唐高宗起,先後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處理朝政,曆時達二百餘年。大明宮是當時全世界最輝煌壯麗的宮殿群,其建築形制影響了當時東亞地區的多個國家宮殿的建設。大明宮占地350公頃,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被譽為千宮之宮、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公元896年,大明宮毀于唐末的戰亂。

NO6、太極宮(隋) 4.2平方公裡

太極宮位于長安城中軸線北部,始建于隋文帝開皇二年(582年),隋稱大興宮,唐睿宗景雲元年(710年)改稱太極宮。因其為唐帝國的正宮,故又稱“京大内”,唐高宗時期修大明宮後改稱太極宮為“西内”。

太極宮之南為皇城,北倚長安北牆,北牆外為西内苑,内苑之北為禁苑(隋大興苑),東西兩側分别是太子所居住的東宮與掖庭宮。

太極宮遺址位于現在西安市核心區内,全為現代建築所覆壓,尚無條件進行考古發掘。據勘測及文獻記載可知,宮城(包括東宮及掖庭宮)東西寬2830.3米,南北長1492.1米。宮城城牆為夯土闆築,牆壁高三丈五尺(合10.3米),牆基寬一般在18米左右,隻有東城牆部分的寬度是14米多。

太極宮是都城長安第一處大的宮殿群,有殿、閣、亭、館三四十所,加上東宮尚有殿閣宮院二十多所,整個構成都城長安一組富麗堂皇的漢族宮殿建築。其中分布着許多著名的宮殿建築,太極殿、兩儀殿、承慶殿、武德殿、甘露殿、淩煙閣等等

NO5、未央宮(西漢) 約5平方公裡

未央宮是西漢帝國的大朝正殿,建于漢高祖七年(前200年),由劉邦重臣蕭何監造,在秦章台的基礎上修建而成 ,位于漢長安城地勢最高的西南角龍首原上,因在長安城安門大街之西,又稱西宮。

自未央宮建成之後,西漢皇帝都居住在這裡,成為漢帝國200餘年間的政令中心,所以在後世人的詩詞中,未央宮已經成為漢宮的代名詞[3] 。西漢以後,未央宮仍是多個朝代的理政之地,隋唐時也被劃為禁苑的一部分,存世1041年,是中國曆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時間最長的皇宮。[3-5]

未央宮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群之一,總面積有北京紫禁城的六倍之大,亭台樓榭,山水滄池,布列其中,其建築形制深刻影響了後世宮城建築,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宮城建築的基本格局。

NO4、建章宮(西漢) 約5平方公裡(比未央宮稍大)

建章宮建于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規模宏大,有“千門萬戶”之稱。武帝曾一度在此朝會、理政,其宮殿建築毀于新莽末年戰火中。建章宮遺址位于三橋鎮北的高堡子、低堡子等村一帶,在漢長安城直城門外的上林苑中。今地面尚存并可确認的有前殿、雙鳳阙、神明台和太液池等遺址。《三輔黃圖》載:“周二十餘裡,千門萬戶,在未央宮西、長安城外。

NO3、長樂宮(西漢) 約6平方公裡

長樂宮是在秦離宮興樂宮基礎上改建而成的西漢第一座正規宮殿,位于西漢長安城内東南隅,始建于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

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九月至七年(公元前200年)二月,由丞相蕭何主持在秦興樂宮基礎上營修而成。

高祖七年後竣工。史載:(漢七年)二月,高祖自平城過趙、雒陽,至長安。長樂宮成,丞相已下徙治長安。

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朝廷遷往未央宮,長樂宮改為太後住所。太後所住宮殿為長信宮。

NO2、阿房宮(秦)(未建完,總面積15平方公裡,前殿0.55平方公裡)

阿房宮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郊15公裡處,鹹陽市東南15公裡處,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

阿房宮被譽為“天下第一宮”,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國家——秦帝國修建的新朝宮。與萬裡長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稱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們是中國首次統一的标志性建築,也是華夏民族開始形成的實物标識[1-3] 。遺址範圍東至皂河西岸,西至長安區紀陽寨,南至和平村、東凹裡,北至車張村、後圍寨一帶,總面積15平方公裡。

阿房宮前殿遺址建在一條古代河溝上,這是秦朝帝都鹹陽以阿房宮、沣峪口為中軸線的佐證。

長期以來,專家認為阿房宮選址與漢代未央宮、唐代大明宮等宮殿一樣都位于高地之上,但2015年,在阿房宮遺址發現了古河溝,說明阿房宮前殿下并不是一片完整的高地。在河溝上修建宮殿,意味着打斷原有的水網,使流水改道,再深挖淤泥、回填夯土。河溝一帶的阿房宮基礎深達5.8米,工程量非常浩大。

阿房宮中心線一直向南,正對着秦嶺北麓有名的峪口“沣峪口”。南至沣峪口,北至渭河,阿房宮所在地正是這條軸線上的最高處,與文獻的記載意義相合。由此推斷,阿房宮選址具有強烈的軸線意識,這條軸線有可能是秦始皇給統一後的秦帝國都城鹹陽所定的軸線。

NO1、鹹陽宮(秦) 面積未知(推測其總面積相當于漢長安城的近百倍,故宮的兩千多倍)

鹹陽宮是秦帝國的皇宮,位于今陝西省西安市西,鹹陽市東區域。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秦國遷都鹹陽,營建宮室,至遲到秦昭王時,鹹陽宮已建成。

最初鹹陽宮位于秦都鹹陽城的北部階地上,在秦始皇統一六國過程中,不斷進行擴建。據記載,該鹹陽宮“因北陵營殿”,為秦始皇執政“聽事”的所在。

秦遷都鹹陽後,鹹陽宮一直是曆代國君的大朝之地。秦始皇時在渭水南岸修築新朝宮——阿房宮,就是想取代渭北的朝宮——“先王之宮廷”,這處作為王宮或皇宮使用的“宮廷”之名即“鹹陽宮”。曆代秦王和秦始皇接見各諸侯國使臣、貴賓,為皇帝祝壽舉行盛大國宴,與群臣決定國家大事都在鹹陽宮中進行。因此《三輔黃圖》稱鹹陽宮“以則紫宮,象帝居”。

秦末項羽攻入鹹陽,屠城縱火,鹹陽宮大半夷為廢墟。

以上由公衆号“印象遊”、頭條号“印象趣聞天下”,整理發布,了解更多奇聞趣事,就和我們約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