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這種東西
總是那麼的瞬息萬變
今天還站在C位的你
明天可能就泯滅于衆人之中
這些沉沉浮浮的故事
不隻充斥着娛樂圈
同樣也存在于跑鞋圈
除了依舊霸占C位的那幾個品牌
在跑步市場紅紅火火的這幾年
依然經曆着蟄伏狀态的「老面孔」
也并不在少數
對于國内跑者而言
PUMA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寶藏品牌」
品牌本身擁有很高的知名度
也擁有很多「寶藏科技」
隻是他們家的跑鞋
就是有點陌生到叫不出名字而已
......
與Rihanna合作的「CREEPER」系列
如果你是一個時尚感滿滿的跑者
那你一定會知道
PUMA在過去幾年的時尚圈
是多麼的風生水起
即便你隻是一個「運動直男」
相信PUMA在專業運動領域多年的深度耕耘
如身着美洲獅球衣的衆多足壇勁旅
如賽車方面與F1的合作
以及回歸專業籃球、簽約JAY-Z等
這些鮮活的例子
都能勾起你對PUMA的諸多印象
......
嗯嗯
PUMA确實有很多好東西
但現實情況就是
PUMA跑鞋在國内的認知度就是不夠高
要讓PUMA的跑步産品
「重新」走進跑者的視線中心
并成為他們的選擇
PUMA現在到底還有哪些法寶呢?
沒有一副好的中底
根本沒法做出一雙好的跑鞋
熟悉PUMA的朋友
可能對它與BOOST那場「兄弟之争」
應該都還記憶猶新吧
作為德國乃至世界最大的化工公司
「巴斯夫」通過對普通TPU進行發泡處理
打造出比傳統EVA
更彈更輕質,緩震更好的泡棉材料
非常适合作為跑鞋的中底材料使用
同為德國品牌的PUMA
率先将這技術應用到跑鞋之上
但随後在2011年
adidas與巴斯夫簽訂獨家的專利合作協議
并最終推出了BOOST緩震科技
搭載NRGY的PUMA跑鞋
慢人一步之後
PUMA隻能轉與美國亨斯曼繼續合作
後續也開發出自家的
【NRGY 緩震科技】
因為兩種中底科技
都是起源于巴斯夫的技術
由此也引發了一場擴日持久的專利官司
直到2016年的勝訴後
PUMA的「NRGY」科技
才得以掙脫出專利的枷鎖
本該很有「底氣」的PUMA
也并沒有選擇隻跟随E-TPU的潮流
而是同步繼續優化自家的中底技術
最終把「IGNITE」和「NRGY」合二為一
打造出性能更為出衆的
【HYBRID緩震中底科技】
......
Wait!這還不是大結局
這次全新發布的
「SPEED 600 2」
PUMA又在原有的「HYBRID中底」之上
搗騰出新的玩法
加入了「PROFOAM」的泡棉底層
「PROFOAM」的性能特點
就是在保持高回彈緩震之下
讓材料變得更加輕質
但這種輕質不是一味的變軟
而是有一定硬度的支撐感
比起一味的踩屎感,更适合跑步
可以說這場德國品牌間的兄弟之争
變相逼出了最好的PUMA中底
除了提供更為緩震的性能體驗
也與BOOST形成了更為明顯的差異化
但我之前一直就納悶
為啥PUMA要給自家的明星中底材料
起一些如此晦澀難讀的名字
「IGNITE / NRGY」
.....
現在使用的名字
「HYBRID / PROFOAM」
就實在友好太多了
要知道BOOST的市場表現
跟朗朗上口,容易傳播也不無關系
要說到當下的跑鞋潮流
毫無疑問
「碳闆」就是那個當紅的炸子雞
但事實也已經證明
碳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松駕馭
要從跑鞋裡獲取更澎湃的推進力
找到更适合「初中級跑者」的方式
除了繼續打造回彈更好的中底
各大跑鞋品牌
也都在尋找其他的解決方案
早在2017年推出的SPEED系列裡
PUMA就在跑鞋裡加入了
「PROPLATE推進闆」
這是一塊覆蓋中前足的
「Y字型TPU闆」
當前掌在彎曲蹬地時
可以給予比中底泡棉
更為充分的推進回彈
剛上腳「SPEED 600 2」的時候
我也會情不自禁
拿它與全掌碳闆的腳感對比起來
第一感覺就是...這樣的回彈
是不是有點「不夠」意思呢
但當我用5分配速跑下15K之後
卻反而喜歡上了這樣的「溫和」
跑完下來
小腿肌肉并沒有任何的酸痛不适
而PROPLATE的實際腳感
也并沒有想象中的僵硬
跑動過程中彎折比較容易
甚至可以說有種「彈射」的感覺
覆蓋中足的部分
則同樣起到穩定抗扭轉的作用
雖說這不是全掌的推進闆
但落地後以後
除了帶來額外的推進力以外
讓足部的過渡,也意外變得更加流暢
沒有一雙跑鞋可以打遍天下
強如Next%也不可以
要成為專業的跑鞋品牌
就需要搭建完整的跑鞋産品線
才可以滿足不同程度的跑者需求
PUMA在這方面也并沒有甘于人後
PUMA以「SPEED」的名義
打造出屬于自己的跑鞋矩陣
以「緩震系數」作為區分
從100到1000
系數越高,緩震效果越突出
如「SPEED 300 RACER」
主要針對 競速跑者
如「SPEED 500 / 600」
則是面向 大衆/進階跑者
其中PUMA目前當家的明星跑鞋
就當屬這次上腳的
【SPEED 600 2】
除了剛才提到的
「HYBRID PROFOAM」雙層中底
提供推進的「PROPLATE推進闆」
PUMA還将更多的跑鞋技術
應用到這雙【SPEED 600 2】之上
大底采用了「SPEED TRACTION」
注入式的一體成型耐磨橡膠
确保跑出去的每一步
都能牢牢抓緊地面
後跟大面積的TPU
可以保證腳踝有足夠的穩定性
似乎PUMA都不缺
但是否就意味着PUMA從此就能突圍而出?
說到底
這年頭如果隻是光賣技術
沒有點鮮明個性
确實是很難「出人頭地」的
這方面,PUMA可以說是得天獨厚
SPEED系列跑鞋的設計
同樣注入了PUMA經典的賽車元素
自帶追風的速度感
大膽的撞色設計
打破專業跑鞋慣有的呆闆印象
為跑鞋打造出更加新鮮的潮流風格
盡情展現跑者個性
2020注定仍舊是「跑鞋大戰」的一年
拼技術、拼設計、拼營銷
PUMA能否在這場混戰當中脫穎而出
現在還不得而知
但機會永遠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PUMA的儲備似乎也不少)
我一直相信
精英跑者引領跑鞋的風氣
但大衆跑者才是市場的主導
誰能抓準了他們的需求
誰才能真正制勝跑鞋市場
那PUMA呢?
新一年的跑步産品
是否又能帶來更多新鮮感呢?
......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