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說文解字基本知識

說文解字基本知識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09:30:41

在現代漢語中,“于”、“於”是繁簡關系,但朔源其初義,兩者的關系還并不如此簡單。

“于”的字體演變軌迹為:

說文解字基本知識(說文解字系列之)1

前人對此字的字形分析解說紛歧甚多。許慎《說文解字·虧部》:“(虧)於也。象氣之舒虧。從汚從一。一者,其氣平之也。”段注對此有詳解:“(虧/于)於也。於者,古文烏也。烏下雲:孔子曰,烏,虧呼也。取其助氣故以為烏呼。然則,以於釋虧,亦取其助氣。《釋诂》、《毛傳》皆曰:虧,於也。凡《詩》《書》用虧字,凡《論語》用於字。蓋于、於二字,在周時為古今字,故《釋诂》、《毛傳》以今字釋古字也。凡言於,皆自此之彼詞,其氣舒于。”段注認為,“于”、“虧(yu)"、“於”實乃一義,“氣平而出,則舒于矣。”(段玉裁語)為氣欲舒出之貌也。換言之,也就是表示氣息平緩舒展的樣子。“虧(yu)”即“于”。《說文解字》中,“于”即作“虧(wu),而并無”虧(wu)字。許慎認為,“于”是“虧(yu)”隸變的結果。所以,它們其實是同一個字。我們從”于“的小篆字體中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于“的形體隸變為”虧(yu)"後,在現代漢語中與“虧(kui,繁體作“虧”)的簡化字同形。為了避免混用,現代漢語中,”虧(yu)已經不再并用,而統一用“于”,以區别于“虧(wu.)。

盡管”于“的本義有多種說法,但在蔔辭和經傳中,“于”都是作為介詞來使用的。《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曾把“於”處理為“于”的異體字,而《現代漢語通用字表》、《通用規範漢字表》則把“於”作為規範字收入。現代作介詞的“於”都用“于”代替。其實,“於”在甲骨文、金文中和“烏”是同一個字。《說文解字》:“於,象古文烏省。”

用作動詞詞頭的“于”,不能寫作“於”。這種情況多見于《詩經》中。《詩經·周南·葛覃》:“黃鳥于飛。”又,《詩經·大雅·江漢》:“于疆于理。”其中的“于”皆作動詞的詞頭,無義,不能寫作“於”。而作為歎詞的“於”,則也不能寫作“于”,也不讀yu,而讀wu。在古文獻中,“於乎”、“於戲”皆同于“嗚呼”,表示一種強烈感歎的語氣,或贊賞語氣。《尚書·大禹谟》:“禹曰:‘於,帝念哉!’”這個“於”相當于今之所言之“啊”。“于”另讀xu(一聲),亦作歎詞,通“籲”,見“于嗟”。《詩經·衛風·氓》:“于嗟鸠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這裡,“于嗟”即“籲嗟”,表感歎語氣。但“於”作歎詞用,亦不可寫作“于”。

“於”還有一個特别的讀音和用法。古代楚國人稱老虎為“於菟”。這個“於”讀wu,且不能寫作“于”。“於菟”應該是一個單純詞。魯迅晚年得子,對兒子海嬰寵愛有加。于是有人以此為話題嘲諷魯迅。先生作七絕《答客诮》來回應:“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興風狂嘯者”,老虎之謂也。而”小於菟“亦即小老虎也。意謂兇猛如虎者,亦有母性母愛,也會對自己 的孩子備加關注愛憐,更何況是人呢!所以,大丈夫也有兒女情懷,而非一味地金剛怒目。

“於”在《說文解字》中沒有單列字頭,隻在“烏”字頭下出現。許慎說:“於,象古文烏省。”就是說,“於”是古文“烏”的簡化寫法。字形隸定為“於”。“于”和“於”作介詞時,用的都是假借義,用法很相似。但它們在古代并不同音:“于”屬于匣母魚部,而“於”屬于影母魚部,讀音相近而不相同。按照漢語語音演變的規律,用作介詞的“於”讀音應該演變為yu,但由于語音演變過程中有特例,所以普通話“於”讀作yu,和“于”完全同音。由于用法相同(都作介詞),讀音相同(yu),人們就把它們當作普通字來看待了。在現代漢語中,幹脆把“於”簡化為“于”,于是,“于”“於”就合二為一,成為一個漢字了。

實際上,“于”除了作介詞的用法外,還有許多其他的用法,如可以釋為“曰也”、“往也”、“為也”、“行貌”、“自足貌”等等,隻不過這些用法一般隻存在于古文獻中,現代漢語中已經不在使用,所以也就不再提及了。

簡單的“于”字也不簡單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