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蘇葉栽培

蘇葉栽培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3 01:07:34

我們現在栽培的主糧、雜糧、蔬菜等農作物無一不是在野生品種的基礎上馴化而來,這些作物被馴化的先後順序,與其在人類生活中所發揮的作用大小有關。随着經濟快速發展以及收入水平的穩步提高,消費者的食譜也在快速擴充,在這一背景下,原本一些小衆但風味口感獨特的野生植物逐漸出現在我們的餐桌,蘇子葉就是這樣。

蘇葉栽培(栽培技術門檻低至地闆)1

全場最高的價格

食用蘇子葉的群體原本比較小,食用方式主要包括涼拌、攤餅等,但近幾年,随着消費者味覺上對傳統食材的審美疲勞,對風味獨特的蘇子葉的接受人群得以擴大,這似乎也為農業生産者帶來發家緻富的新契機。以筆者所在的牡丹江為例,今年做反季節蘇子葉栽培的大棚種植戶明顯增加,順道帶火了蘇子種子銷售,在今年十一月初,甚至出現賣斷貨的火熱行情。

蘇葉栽培(栽培技術門檻低至地闆)2

現在的蘇子葉價格也維持在較高水平,今天我在牡丹江超市見到的标價顯示,每斤蘇子葉的價格合近30元,一盒标價4.5元的蘇子葉,我數了一下大約隻有25片葉子,在全場蔬菜裡面是當仁不讓的單價最高的存在。

蘇葉栽培(栽培技術門檻低至地闆)3

低到地闆的管理技術要求

現在蘇子葉在南北各地均有面積不等的種植,但栽培的蘇子品種主要是來源于野生并經過簡單地人工選育,在對品種的培育上,遠不如番茄、黃瓜等大宗蔬菜那樣深刻和豐富,時至今日,人工培育的蘇子品種仍鮮有報道。

不過,也正是品種的野生屬性,使蘇子在人工栽培管理過程中不但抗病性強,而且對栽培環境的要求也不苛刻,甚至在農村的房前屋後随手撒一把種子也能長的很好,在城市的有些小區裡還會被用作綠化植物。

蘇葉栽培(栽培技術門檻低至地闆)4

因此,對絕大多數有基本農業生産經驗的人來說,種植蘇子葉并不存在技術問題,隻要滿足溫度、水肥等基本要求,都能順利生産。可能唯一容易忽略的一個管理因素就是光照。蘇子屬于短日照下容易被誘導開花的短日照植物,因此,在反季節栽培,需要進行适當補光,不過,補光要求也不高,節能燈、LED等都可以。

蘇葉栽培(栽培技術門檻低至地闆)5

蘇子葉會成為未來緻富新商機嗎?

從生産成本投入和現在的價格水平上來看,蘇子葉栽培無疑是當前種植行業裡面的新商機,種子賣脫銷也說明了這一點,但小小的蘇子葉,會為農業種植帶來大商機嗎?種植戶們恐怕還要從長計議。客觀上分析,目前蘇子葉并不具備持續火熱的市場條件,原因大緻有三:

蘇葉栽培(栽培技術門檻低至地闆)6

1.市場需求量有限

蘇子葉芳香濃郁,不管是攤餅還是眼下比較流行的配烤肉吃法,蘇子葉都是被用作佐味品,消費量有限,這種消費方式決定了蘇子葉的需求市場很容易達到飽和,而且現在以蘇子葉為特色的菜品和深加工食品都還非常有限,市場消費空間受約束較大。

蘇葉栽培(栽培技術門檻低至地闆)7

2.栽培技術門檻低

如前所述,在冬季進行反季節栽培,蘇子葉與其它葉菜類、果菜類蔬菜相比,在技術和環境要求上門檻更低,這就很容易造成一擁而上紮堆栽培,如果銷售渠道不能提前打通,在“種子賣脫銷”這種熱鬧背後,很可能就是産品銷售困難的隐患。

蘇葉栽培(栽培技術門檻低至地闆)8

3.貨架壽命低

葉片在收獲之後,受細胞呼吸作用影響,必然會造成水分散失,蘇子葉與小油菜、芹菜、菠菜等葉菜類蔬菜相比,其葉肉更薄,自身含水量較低,在水分蒸發後,葉片品質下降會更快,失水後的蘇子葉片口感和風味都會大打折扣。

總之,基于以上三點分析,當前如果是以收獲蘇子葉為目的蘇子栽培,種植戶要謹慎考慮,不宜盲目擴大栽培面積。但,如果相應的深加工産業鍊條得以延伸和成熟,未來的蘇子葉生産仍值得期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