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透财務語言,你的洞察更有利!
一起學注會(财務報表分析和财務預測之财務報表的目的與方法)
本章是考試的重點章節,内容的綜合性和關聯性較強。可與企業價值評估的現金流量折現模型、投資中心的投資報酬率和剩餘收益計算、經濟增加值計算等結合。考試形式以主觀題為主,客觀題也有涉及, 考試分值預計 10 分左右。
【知識點】财務報表分析的目的及維度★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現代财務報表分析一般包括 戰略分析、會計分析、财務分析和 前景分析等四個維度
維度 |
相關說明 | ||
戰略分析 |
确定主要的利潤動因及經營風險并定性評估公司的盈利能力,包括宏觀分析、行業分析和公司競争策略分析 | ||
會計分析 |
評價公司會計反映其經濟業務的程度,包括評估公司會計的靈活性和恰當性、修正會計數據等 | ||
财務分析 |
運用财務數據評價公司當前及過去的業績,包括财務比率分析和現金流量分析 | ||
前景分析 |
預測企業未來,包括财務報表預測和公司估值 |
【知識點】财務報表分析的方法
(一)比較分析法★
比較分析法是對兩個或兩個以上可比數據進行對比,從而揭示趨勢或差異。
1.按比較分析的對象劃分
類型 |
說明 |
趨勢分析 |
與本企業曆史數據的比較分析 |
橫向分析 |
本企業與同類企業(或競争對手)的比較分析 |
預算差異分析 |
本企業實際執行結果與計劃預算指标的比較分析 |
2.按比較的内容劃分
類型 |
說明 |
會計要素總量比較分析 |
即報表項目總金額比較 |
結構百分比比較分析 |
即将資産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報表轉換成結構百分比報表 |
财務比率比較分析 |
即财務指标之間的數量關系,以相對數表示具有較好可比性 |
(二)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依據财務指标與其驅動因素之間的關系,從數量上确定各因素對指标影響程度的一種方法。
1.因素分析法的基本步驟★★★
(1)确定分析對象,即确定需要分析的财務指标,比較其實際數額和标準數額(如上年實際數額), 并計算兩者的差異。
(2)确定該财務指标的驅動因素,即根據該财務指标的内在邏輯關系,建立财務指标與各驅動因素之間的函數關系模型。
(3)确定驅動因素的替代順序。
(4)按順序計算各驅動因素脫離标準的差異對财務指标的影響。
設R=A*B*C
基數(計劃、上年、行業平均數或行業内其他企業)R0=A0*B0*C0
實際=A1*B1*C1
基數:R0=A0*B0*C0 (1)
第一次替代:A1*B0*C0 (2)
第二次替代:A1*B1*C0(3)
第三次替代:A1*B1*C1(4)
(2)-(1)即A因素變動對R指标的影響
(3)-(2)即B因素變動對R指标的影響
(4)-(3)即C因素變動對R指标的影響
【知識點】财務報表分析的局限性★
财務報表披露的問題 |
1.沒有披露公司的全部信息;2.已披露的财務信息存在會計估計誤差;3.會計政策的選擇,有可能降低信息可比性。 | |
财務報表的可靠性問題 |
提示可靠性問題的危險信号有:1.财務報告失範;2.數據出現異常;3.關聯方交易異常;4.資本利得金額大;5.審計報告異常。 | |
比較基礎的問題 |
橫向比較 |
以同業标準為比較基礎,不一定有代表性; |
趨勢分析 |
以曆史數據為比較基礎,隻代表過去,并不代表合理性; | |
實際與計劃差異分析 |
以預算為比較基礎,可能是執行問題,也可能是預算不合理。 |
學習為了更好地充實,考證路上你不孤獨!
『題解 ·單選題』财務報表分析的比較分析中,比較分析按比較内容進行時,不包括()
A比較會計要素的總量
B比較結構百分比
C比較财務比率
D比較因素分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比較分析按内容分為:比較會計要素的總量、比較結構百分比、比較财務比率
『題解·多選題』在進行财務分析時,财務報表是重要的分析資料,不過财務報表信息披露也會存在局限性,體現在( )。
A.沒有披露企業的全部信息
B.容易發生賬務處理錯誤
C.已經披露的财務信息不一定是真實情況的準确計量
D.管理層的各項會計政策選擇,有可能降低信息可比性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财務報表披露存在以下局限性:
(1)财務報表沒有披露企業的全部信息,管理層擁有更多的信息,披露的隻是其中的一部分;
(2)已經披露的财務信息存在會計估計誤差,不一定是真實情況的準确計量;
(3)管理層的各項會計政策選擇,有可能降低信息可比性。
更多内容在下期更新。歡迎關注頭條CFOpub,習透财務語言,你的洞察更有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