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表達作者情感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表達作者情感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7 02:28:05

古人雲:“甯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其中悲涼意,文字實在難以表述。可是個人的力量太過渺小,終究無法抵擋得住時代的瘋狂潮流,無數人悄無聲息地湮沒在歲月的長河裡。文字所能夠記載的,滿篇都是勝利者的狂亂,以及弱小者的哀嚎。

《漢陽城》

【宋】艾可翁

漢陽城上望,天色欲蒼黃。

雲去仍清野,人稀半戰場。

江分青草斷,山接白雲長。

一掬中原淚,凄涼對夕陽。

這首《漢陽城》,是南宋詩人艾可翁的一首五言律詩,把他對戰亂的無奈及痛恨表達得淋漓盡緻。詩人因眼前勝景而起凄涼意,終究隻能灑下一掬無助的淚水,仿佛曆史的化石,镌刻在了命運的豐碑上。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表達作者情感(江分青草斷山接白雲長)1

“漢陽城上望,天色欲蒼黃”,寫登城所見,是天際黃昏遠景,把情緒扔在其中自在醞釀,仿佛空氣裡浮沉着一股越來越濃郁的味道,令人沉浸。這是詩人登上漢陽古城之後,極目眺望,遠方一片蒼茫,天色已經接近日暮。夜幕初降,萬物低迷,如此景象,難免令人内心湧現一種憂傷之情。

在文學作品中,黃昏是一個被人經常使用的意象,因為它自帶天生的憂郁氣質,所以往往讓人措手不及,常常會不由自主地陷入哀傷意境,其朦胧無序性質使人難以自拔。就像一幅水墨畫,很淡,給人模糊不清的感覺,卻總是晃動在眼前。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表達作者情感(江分青草斷山接白雲長)2

“雲去仍清野,人稀半戰場”,前面所見是大略景象,需要注意那個“蒼黃”,既可指顔色,又暗示着戰争:“龍戰于野,其血玄黃”(《周易·坤》)。所以在此,詩人寫下内心的感慨之情緒:風流雲散,留下來的,依舊是一片清曠的原野,人煙稀少,此地早就淪落,好像戰争過後的廢墟。

這幅圖畫的形成,或許一直就存在于詩人的腦海裡面,隻是沒有明确說出,當今日目睹西天夕陽殘照下的頹敗事物,蓦地就浮現到眼前。此處的“人稀”,大抵就是殘酷戰争結束之後的現實狀況寫照。無一字表露悲哀,而傷痛自然彰顯,似乎午夜悄然的低泣。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表達作者情感(江分青草斷山接白雲長)3

“江分青草斷,山接白雲長”,寫景色極其細膩,内在蘊含意思十分豐富,值得再三回味。原本連綿不斷的青青草原,被流動的江水一分為二;而巍峨蜿蜒的群山,與天上的白雲相連接,襯托得山勢愈加綿延,顯得格外漫長。

古人有所謂“景為情設,情因景生”的主張,那麼詩人在這裡之所以如此用心描寫,肯定是有其意圖的。江水所“斷”的,豈止是青草,是詩人對破碎山河的痛惜之意;白雲所“長”的,豈止是白雲,更是詩人内心無限的惆怅之情。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表達作者情感(江分青草斷山接白雲長)4

“一掬中原淚,凄涼對夕陽”,一掬,又作“一匊 ”,兩手捧,亦表示少而不定的數量,如《詩·小雅·采綠》:“終朝采綠,不盈一匊。”中原,原意指原野之中,後指黃河流域一帶,如陸遊《示兒》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凄涼,孤寂冷落意,如皎然《與盧孟明别後宿南湖對月》詩:“曠望煙霞盡,凄涼天地秋。”

經過上面層層鋪墊,詩人的情緒終于醞釀到最濃郁時分,于是悲從中來,潸然淚下。此種情感的郁積,既有睹景生情,更多的是源自對戰争的憎恨。可惜,“百無一用是書生”,除了柔弱地流下傷心的淚水,根本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辦法。所以,面對“夕陽”餘晖,詩人自然更加覺得“凄涼”。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表達作者情感(江分青草斷山接白雲長)5

縱觀本詩,所有的筆觸,所有的景觀,都是懷有另外目的的背景牆,隻是為了襯托出無法直白的情感。詩人是激憤的,然而又是無能為力的,所以隻能把自己怯弱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物中去,并最終圓滿達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目的,以此更好地向外傳遞了内心裡的複雜情懷,令人與之産生情感上的共鳴。

(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