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高三一輪複習資料及做題方法

高三一輪複習資料及做題方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7 06:15:00

内環境及穩态

内環境

1.0内環境定義及三種成分之間的轉換關系

①内環境即細胞直接生存的液體環境,對于單細胞來所,是外界環境;對于人體來說,内環境即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境

高三一輪複習資料及做題方法(高三一輪複習必修三細節梳理和重點題型)1

甲是血漿 乙是組織液,連接一個雙向箭頭是細胞内液

2.0内環境成分判斷

(1)必須認準兩類“非内環境物質”

①專存在于細胞内的物質(如血紅蛋白、呼吸酶、解旋酶等)不屬于内環境成分。

②專存在于與外界相通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等)中的物質不屬于内環境成分。

(2)屬于内環境的成分

①血漿蛋白、神經遞質、抗體、激素、酸堿緩沖對屬于内環境成分

②血漿與組織液和淋巴成分相近,不同點在于含有蛋白質比較多

3.0内環境的理化性質

1.0滲透壓:

①滲透壓: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取決于單位體積中溶質微粒的多少,和濃度不能等同

②血漿滲透壓主要取決于無機鹽、蛋白質含量,細胞外液滲透壓90%來自于Na ,cl-

③靜脈注射0.9%Nacl溶液後,血漿滲透壓不變,血漿量增加,需要排出水和鹽以後血漿量恢複正常。

2.0PH:

人體血漿接近于中性,7.35—7.45 之所以能維持穩定,是因為HCO3- HPO32- 等離子有關

3.0溫度;

4.0内環境的作用

内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内環境穩态

1.0定義:

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協調作用,共同維持内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态即穩态

2.0注意:

①内環境穩态包括兩個方面:化學成分和理化性質,是在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機制下

②穩态不是一成不變,是動态平衡

3.0穩态的意義

内環境穩态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4.0穩态失調實例

組織水腫:原因:營養不良 過敏反應 淋巴循環受阻 腎小球腎炎

神經調節

1.0反射及反射弧

①反射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反射的結構基礎

②反射弧不完整情況下産生的行為不屬于反射

③效應器不僅有肌肉腺體,還有支配神經,準确定義: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腺體

2.0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①形式:電信号

高三一輪複習資料及做題方法(高三一輪複習必修三細節梳理和重點題型)2

②靜息電位:内負外正 機制:K 外流 方式:協助擴散

動作電位:内正外負 機制:Na 内流 方式:協助擴散

協助擴散不會 抵消離子濃度梯度

③方向:與膜外局部電流的方向相反,膜内則相同。

④恢複靜息電位的過程需要消耗能量,比如鈉鉀泵

⑤傳導特點:

在離體的神經纖維上:興奮雙向傳導

在體内完整的反射弧中:興奮單向傳導

高三一輪複習資料及做題方法(高三一輪複習必修三細節梳理和重點題型)3

3.0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

①神經元連接方式:

上一個神經元的軸突連接下一個神經元的樹突或細胞體

②傳遞形式:電信号-化學信号-電信号

③神經遞質:

乙酰膽堿、多巴胺屬于神經遞質;NO、甘氨酸也是神經遞質

腎上腺素是激素,但同時也是神經遞質

④神經遞質的釋放方式

是胞吐,消耗能量 神經遞質在突觸間隙的組織液中移動不消耗能量

⑤神經遞質會使突觸後膜興奮或抑制,具體效果看神經遞質種類

⑥神經遞質的去向:

作用後被分解

⑦傳遞特點:單向傳遞 原因:神經遞質存在于突觸前膜内,隻能由前膜釋放,作用于後膜

4.0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

①位于脊髓的低級神經中樞受腦中相應高級神經中樞調控,比如排尿反射的控制

②腦幹:呼吸中樞 下丘腦:血糖水鹽體溫調節中樞,生物節律 小腦:身體平衡

大腦的高級功能:一是感覺 二是語言

高三一輪複習資料及做題方法(高三一輪複習必修三細節梳理和重點題型)4

大腦皮層言語區

③學習與記憶

短期記憶與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的聯系有關,尤其與大腦皮層下面海馬體有關。長期記憶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

體液調節
  1. 定義:激素等化學物質(除激素以外,還有CO2等其他調節因子)通過體液傳送的方式對生命活動進行的調節。激素調節是體液調節的主要内容。
  2. 激素調節
    1. 促胰液素:人類發現第一種激素。由小腸黏膜分泌,作用于胰腺促進胰腺分泌胰液
    2. 激素調節機制:分級調節 反饋調節(實例:下丘腦TRH垂體TSH甲狀腺TH)

注意:什麼時候分級調節還是反饋調節還是一起答。

高三一輪複習資料及做題方法(高三一輪複習必修三細節梳理和重點題型)5

③ 激素調節特點:1)微量高效 2)通過體液運輸 3)作用于靶器官 靶細胞

注意:激素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後被滅活

④激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協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⑤激素的常考點:

1)激素是調節生命活動的信息分子

2)激素不組成細胞結構、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起調節作用

3)激素不是隻運輸給靶器官,而是隻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細胞,區别運輸和作用

4)激素不直接參加生命活動,而是參與調節生命活動

5)蛋白質類激素如胰島素不能口服,固醇類激素如孕激素可以口服。

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關系
  1. 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區别

高三一輪複習資料及做題方法(高三一輪複習必修三細節梳理和重點題型)6

  1. 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協調

①水鹽調節

水鹽的平衡是神經—體液調節,主要通過腎髒來完成的。

1)神經調節途徑: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大腦皮層→産生渴感→主動飲水、補充水分;

2)神經—體液調節途徑: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垂體抗利尿激素→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減少。

3)引起水鹽平衡調節的是滲透壓的變化。引起機體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有效刺激是細胞外液滲透壓的升高。

4)抗利尿激素:下丘腦合成、分泌,垂體釋放;作用後腎小管集合管對水的通透性增強

②體溫調節

(1)寒冷環境中産熱量等于散熱量,炎熱環境中散熱量等于産熱量。發燒時,産熱量等于散熱量。

(2)體溫調節感受的刺激是溫度的變化,溫覺感受器和冷覺感受器位于皮膚、黏膜和内髒器官,冷覺與溫覺形成的部位是大腦皮層,而體溫調節的中樞是下丘腦。

③血糖調節

高三一輪複習資料及做題方法(高三一輪複習必修三細節梳理和重點題型)7

高三一輪複習資料及做題方法(高三一輪複習必修三細節梳理和重點題型)8

④腎上腺素本質是氨基酸衍生物,分泌過程本身是神經調節,分泌完成對生命活動的調節屬于體液調節

⑤下丘腦的四個功能和三個中樞

  1. 三大調節調節中樞都在下丘腦
  2. 四個功能:滲透壓感受器/傳導興奮至大腦皮層/合成分泌激素/調節中樞
  3. 既能傳導興奮,也能合成激素的結構是下丘腦

⑤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關系概括

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直接間接的受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

免疫調節

1.免疫系統的組成:

免疫器官 免疫細胞【吞噬細胞 淋巴細胞(T細胞 B細胞)】免疫活性物質(淋巴因子)

2.免疫系統的三個功能:防衛(對外) 監控和清除(機體自身衰老及被破壞的細胞以及癌變的細胞)

3. 兩大免疫過程

高三一輪複習資料及做題方法(高三一輪複習必修三細節梳理和重點題型)9

體液免疫:大多數病原體經過吞噬細胞等的攝取和處理,暴露出這種病原體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傳遞給T細胞,刺激T細胞産生淋巴因子。少數抗原直接刺激B細胞,B細胞受到刺激後,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開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為漿細胞,産生抗體,小部分形成記憶細胞。抗體可以與病原體結合,從而抑制病原體的繁殖或對人體細胞的粘附。在多數情況下,抗原、抗體結合後會發生進一步的變化,如形成沉澱或細胞集團,進而被吞噬細胞吞噬消化。記憶細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後很長時間内保持對這種抗原的記憶,當再接觸這種抗原時,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漿細胞,快速産生大量抗體。

細胞免疫:針對被細菌和病毒侵染的細胞;發揮作用的細胞是效應T細胞,使細胞裂解

4.各種免疫細胞的功能

(1)具有特異性識别抗原功能的細胞:B細胞、T細胞、記憶細胞、效應T細胞。

(2)吞噬細胞:識别無特異性,參與的免疫類型有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3)漿細胞:不能識别抗原,能産生抗體。

(4)效應T細胞:攻擊靶細胞(宿主細胞)。

(5)T細胞:能分泌淋巴因子,參與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6)記憶細胞:壽命長,對抗原敏感,能迅速增殖、分化。

5.免疫失調病

(1)自身免疫病:識别錯誤,把正常組織當成免疫對象;如系統性紅斑狼瘡

(2)過敏反應:免疫過強,将非病原體當成免疫對象;如花粉過敏

過敏反應是指己發生免疫的機體,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吋所發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

過敏反應的特點是:發作迅速、 反應強烈、 消退快。一般不會破壞組織細胞,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和個體差異。

(3)免疫缺陷:先天或者後天免疫缺陷或者不足,如艾滋病

6.免疫應用中的“免疫預防”與“免疫治療”

(1)免疫預防——重在“預防”,注射物為“經處理的”喪失緻病性卻具“抗原性”的抗原即疫苗,目的是刺激機體主動産生抗體,尤其是産生記憶細胞,以備真正病原體感染。

(2)免疫治療——重在“治療”,注射物是“抗體”或免疫增強劑等,目的是“立竿見影”地直接消滅病原體。

植物生命活動調節

1.植物沒有神經系統,靠植物激素來調節生命活動。根據植物向光性,發現了生長素

2.生長素發現過程的三個部位和兩個原因

①生長素的産生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②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

③生長彎曲的部位:尖端下部的伸長區 ④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植物受到單側光的照射,引起生長素分布不均勻,背光側比向光側生長素濃度高,因而背光側生長的快。

高三一輪複習資料及做題方法(高三一輪複習必修三細節梳理和重點題型)10

⑤生長素分布不均勻的原因:單側光照射引起尖端生長素橫向運輸,背光側生長素濃度大于近光側,通過極性運輸傳遞到尖端下部。

高三一輪複習資料及做題方法(高三一輪複習必修三細節梳理和重點題型)11

3.生長素的本質是乙酸(IAA),是由色氨酸轉化而來。植物體内具有生長素效應的物質還有苯乙酸(PAA),哚丁酸(IBA)等

4.運輸: 橫向運輸:發生在尖端部位

影響因素:光,重力,水等(與向性運動有關)

縱向運輸 極性運輸:部位:發生在幼嫩部位如胚芽鞘、芽、莖尖、根尖等

方向:隻能從形态學上端運輸到形态學下端,不能反過來運輸,也就是隻能單向運輸

運輸方式:為主動運輸,失去重力不影響極性運輸

影響因素:載體,ATP,O2

非極性運輸:部位:發生在成熟組織中的韌皮部

方向:雙向運輸

5.生長素對同一個植物器官的作用:兩重性

高三一輪複習資料及做題方法(高三一輪複習必修三細節梳理和重點題型)12

(1)高濃度與低濃度:當生長素濃度小于i時均為“低濃度”,高于i時才會抑制植物生長,稱為“高濃度”。上圖X軸上方都為促進生長,隻是促進生長的大小作用不同。

2)實驗裡面激素作用是促進生長還是抑制生長,一定要和對照組對比得出結論,即和不加生長素的組對照,隻要比對照組長勢好,都為促進作用。

6.生長素對不同植物器官的作用:敏感性不同 根>芽>莖

高三一輪複習資料及做題方法(高三一輪複習必修三細節梳理和重點題型)13

7.體現生長素具有兩重性的實例:頂端優勢和根的向地性; 注意:莖的背地性不能體現!

高三一輪複習資料及做題方法(高三一輪複習必修三細節梳理和重點題型)14

A促進C抑制=根的向地性體現兩重性

B促進D促進=莖的背地性不體現兩重性

8.其他植物激素:

1)惡苗病是由赤黴素引起的,赤黴素的作用是促進細胞伸長、引起植株增高,促進種子萌發和果實成熟;

2)細胞分裂素促進細胞分裂(分布在根尖);

3)脫落酸抑制細胞分裂,促進衰老脫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葉片);

4)乙烯:促進果實成熟;不是發育。乙烯是一種氣體激素

9.植物激素調節的幾個必背點

(1)在植物的生長發育和适應環境變化的過程中,各種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種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

(2)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從根本上分析,是基因組在一定時間和空間上程序性表達的結果。

(3) 生長素不直接參與細胞代謝而是給細胞傳達一種調節代謝的信息;

種群群落

考點1 種群的特征

1.種群的特征:數量特征和空間特征,空間特征包括随機分布(雜草)、集群分布(瓢蟲)、均勻分布(水稻)。數量特征最基本特征是種群密度。

2.種群密度:種群在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中的個體數。

①決定種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和遷入率遷出率

②預測種群密度:年齡組成:一個種群中各年齡期個體數目的比例,

a增長型b穩定型c衰退型

③影響種群密度:性别比例:指種群中雌雄個體數目的比例

3.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

①樣方法——常用調查植物的種群密度。植株上的蚜蟲、跳蝻種群密度等也用樣方法。對于

趨光性強的昆蟲,還可以用黑光燈誘捕法調查種群密度

1)樣方法的關鍵是:随機取樣

2)取樣方法:五點取樣法:适用于總體為正方形;等距取樣法:适用于總體為長方形

②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調查活動能力強、活動範圍大的動物

1)标記物易脫落、标記後的個體警惕性變強會導緻計算值比實際值偏高

2)标記物過重、限制行動能力會使計算值比實際值偏低(注意分析方法)

4.種群之間的相互關系

種内鬥争 ②種内互助

考點2 種群的數量變動及數學模型

1.種群的數量變化包括增加、波動、下降。主要研究數量增加。

2.兩種數量增加曲線

①“J”型曲線:

1)條件:理想條件即食物和空間條件充裕、氣候适宜、沒有敵害等

2)特點:增長速率一直增加,增加率不變(每一年都是前一年的固定倍數)

②“S”型曲線:

1)條件:資源和空間有限的情況下

2)特點:增長速率先增後減,增長率不斷減少

3)環境容納量(K值):在環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

(這個概念需要先理解後準确記背)

4)應用:k/2前殺滅害蟲;捕魚剩下k/2。

考點3 群落的結構特征

1.群落的概念:同一時間内聚集在一定區域中各種生物種群的集合。

2.群落的物種組成

①群落的物種組成是區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記背的準确)

②不同群落的物種數目有差别,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稱為豐富度。(豐富度的概念)

高三一輪複習資料及做題方法(高三一輪複習必修三細節梳理和重點題型)15

3.種間關系

①互利共生:同增同減

②捕食:先增先減者為被捕食者

③競争:你增我減或者你死我活

④寄生

4.群落的空間結構:提高了群落利用環境資源的能力

①垂直結構:植物的垂直分布與對光照的利用與關。動物的垂直分布與植物的垂直分層有關,植物為動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空間。

②水平結構:由于地形的變化、土壤濕度、光照強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分布不同的種群。不同種群常呈鑲嵌分布。

③高玫瑰、中玫瑰、矮玫瑰不屬于群落的空間結構。因為都是一個物種。

考點4 群落的演替

1.群落演替類型

①初生演替: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進行的演替。

演替的過程:裸岩階段→地衣階段→苔藓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

②次生演替:如火災過後的草原、過量砍伐的森林、棄耕的農田上進行的演替。

③演替易錯點:

1)演替不會導緻某一物種徹底消失,可能會讓某一個物種處于劣勢;

2)一年生草本處于劣勢的原因是:一年生草本個體小,在争奪空間和資源中處于劣勢

3)演替的判斷方法是:看起點。沒有繁殖體和土壤條件為初生演替

2.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人類活動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

生态系統

1.生态系統的結構包括兩個知識點,一是生态系統的成分,二是生态系統的營養結構。成分描述生态系統的組成,營養結構描述成分之間的營養關系即食物鍊食物網。

2.生态系統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産者,消費者,分解者。

①生産者:為自養生物,是生态系統的基石。一般為綠色植物,還包括能進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細菌等。

②消費者:

1)作用:加快生态系統的物質循環,此外對于植物的傳粉和種子的傳播具有重要的作用

2)類型:動物不一定是消費者,消費者不一定是動物

③分解者:

1)作用:将動植物遺體和動物排遺物中的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沒有分解者,生态系統将會崩潰。生态系統不可缺少的兩個成分是生産者和分解者。

2)類型:細菌不一定是分解者,分解者不一定是細菌。

3.生态系統的營養結構=食物鍊食物網

①食物鍊食物網描述的是捕食關系,所以不包括分解者。

②初級消費者是第二營養級,以此類推。

③食物鍊食物網的作用:是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渠道。注意:不是信息傳遞的渠道。信息傳遞可以在生物與環境之間進行。

4.生态系統的能量流動

①能量的最終來源:太陽能 輸入生态系統的總能量:生産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

②能量傳遞過程:攝入量-糞便量=同化量

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量 用于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能量

高三一輪複習資料及做題方法(高三一輪複習必修三細節梳理和重點題型)16

用于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能量=流向分解者 流向下一營養級 未利用

③能量流動的特點: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1)能量傳遞效率:前後營養級同化量的比值

2)能量利用率:一般是指利用的能量與生态系統總能量的比值。

易錯點:

桑基魚塘、生态農業改變的不是能量傳遞效率,改變的是整個生态系統的能量利用率。原因是:能量傳遞效率隻是涉及到兩個相鄰營養級之間的能量關系,不涉及到整個生态系統能量的利用情況。

能量流動是單向的,不是循環的,不是可逆的。

④研究能量流動的實踐意義:可以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生态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本質上是提高能量利用率,不是能量傳遞效率)

5.生态系統的物質循環

①組成生物體的C、H、O、N、P、S等元素(注意:不是化合物!),都不斷地進行着從無機環境到生物群落,又從生物群落到無機環境的循環過程,這就是生态系統的物質循環。

②生态系統中的碳循環過程:

生産者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② ① ③呼吸作用 ④分解作用=呼吸作用

大氣CO2 庫 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碳循環形式為CO2;

③ ④ 在生物群落之間碳循環為有機物

消費者 分解者

判斷方法:先判斷雙向箭頭,一個是生産者,一個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庫。

③物質循環的特點:具有全球性,反複利用。(和能量流動一定區别好!)

④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的關系:物質作為能量流動載體,能量作為物質循環動力

6.生态系統的信息傳遞

①信息種類:物理信息、化學信息、行為信息。以接收者接受到的信息為判斷标準!比如聲音屬于物理信息,信息素屬于化學信息,求偶炫耀屬于行為信息。

②信息來源:信息可以來自生物,也可以來自環境!!!

③信息傳遞作用:

1)個體層面:有利于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2)種群層面:有利于種群的繁衍

3)生态系統層面:調節種間關系,維持生态系統的穩定

7.生态系統的穩定性

①生态系統的所具有的保持或恢複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定的能力。

抵抗力穩定性:生态系統抵抗外界幹擾并使自身的結構與功能保持原狀的能力。

恢複力穩定性:生态系統在受到外界幹擾因素的破壞後恢複到原狀的能力。

備注:豐富度越高,營養結構越複雜,抵抗力穩定性越高,恢複力穩定性越低

②生态系統穩定性的基礎是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這種能力的基礎是負反饋調節

8.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态系統多樣性

①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措施就地保護和易地保護。就地保護是指原地建立自然保護區或風景名勝區,這是最有效的保護方法。易地保護是指把生物從原地遷出。

②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潛在價值(未知價值)、間接價值(對生态系統具有調節作用,具有生态學功能)、直接價值(對人類有食用、藥用、工作用的價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