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讀隋史就知道,隋之亡,最直接最主要原因就在于三征高句麗。大量男丁戰死役死,農失其時,餓殍遍野,群盜蜂起,剿之不盡,甚至不少隋朝一方大将兵變之初,比如唐高祖李淵,都假傳聖旨說隋炀帝又要征讨高句麗以激起民憤,方便起事。
其實東征高句麗,不僅僅是隋炀帝時期有過,隋炀帝之父隋文帝時期也有過,隋炀帝的女婿唐太宗李世民也征讨過高句麗。那麼是什麼原因,緻使隋唐先後幾代帝王都要征讨高句麗呢?
首先,當時高句麗已逐漸強大,是中原王朝東北邊境一大威脅。高句麗本是西周時期箕子的封地,漢晉時代是中國的郡縣。然中原王朝自西晉八王之亂、永嘉之變,至隋朝建立,經曆300年戰亂,朝代更叠頻繁,導緻中原王朝對邊境地區控制削弱。高句麗趁機迅速擴張,隋朝時,高句麗已經成為了東北地區的一個大國,疆域東西長達2000裡,南北達到1000多裡,國力正強,時不時挑釁中原。
其次,高句麗并不服從隋王朝号令。北周時,高句麗結交于北周之敵北齊;隋代北周,高句麗一邊結交隋,一邊結交南陳;南陳為隋所滅,高句麗又結交隋之強敵突厥,且侵犯隋朝邊境。當初,高句麗王高湯聞陳亡,大懼,治兵積谷,做防守之策;隋文帝以陳之強、對比高句麗之弱猶亡國,來威逼恫吓,高湯惶恐欲上表道歉,剛好病亡,他的兒子嬰陽王高元即位,不久率軍萬餘犯寇遼西。隋文帝以漢王楊諒、王世積并為行軍元帥,将水路30萬大軍伐高句麗。然适逢大雨,陸軍糧食運不過來,軍隊乏食,又遭到瘟疫;水軍遇大風,船多沉沒,兩國基本未交兵,但隋朝軍隊死者十之八九。高元恐懼上表謝罪,于是罷兵。但百濟請為隋軍向導,高元知道這件事,隋文帝雖然不讓高元攻打百濟,高元仍然以兵侵略百濟。而隋炀帝決定東征高句麗,直接原因就是炀帝巡遊北塞,到突厥啟民可汗營帳時,恰好高句麗的使者也在營帳,啟民可汗不敢隐瞞,就讓高句麗使者觐見炀帝,炀帝想要趁機脅迫高句麗遣使入朝,高元大懼,作為藩國進奉之禮更少,徹底惹怒炀帝,于是要巡視高句麗國土。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當時隋王朝完成華夏一統,四海賓服,暫時無其他外患。突厥雖控弦之士百萬,然在隋朝離強和弱,以夷制夷的策略下,幾乎處于被隋朝完虐的狀态,甚至突厥啟民可汗率全族歸降隋文帝;到了隋炀帝初期,隋朝又征服吐谷渾,使西域諸國納貢稱臣。既然無其他外患,隋朝就可以專心對付不聽話的高句麗。
由于上述原因,既然要征讨高句麗,那為什麼隋炀帝一定要親征高句麗、而不另選良将代為征讨呢?
這主要要說下隋炀帝本人了。隋炀帝是一個好大喜功、虛榮心極強的人。其在位時,修築京杭大運河,營建東都洛陽,全國各地巡遊、建造宮苑,親征吐谷渾,不斷巡遊塞外,甚至還因此被啟民可汗的兒子始畢可汗率領數十萬大軍包圍在雁門差點被活捉;西域胡人來交易,胡人吃飯喝酒,炀帝命人不準收錢,對胡人說“中國豐饒,酒食一概不收錢”,胡人都驚歎,個别聰明人看到樹上纏着衣帛,就問“中國也有窮人,衣不蔽體,為什麼不拿這些衣服給他們,卻纏在樹上?”時人慚愧不能答。像這樣一個好大喜功、虛榮心旺盛的人,認為親征高句麗,就類似巡遊邊境、向外族展示國力一樣,是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的。
同時,征戰高句麗必然要動用大量軍隊,但隋炀帝并不信任宗室子弟、帶兵大将。有資曆有帶兵經驗的宗室,炀帝親兄弟五人,大哥太子楊勇被他假傳聖旨賜死,三弟秦王楊俊隋文帝時期已死,四弟蜀王楊秀不服炀帝,設計被隋文帝削職為民;五弟楊諒,因不服炀帝即位發動叛亂被殺。而炀帝子侄輩,炀帝一不敢用,二也都沒帶兵經驗,其他宗室更不會重用。而帶兵大将,獨自執掌大軍東征,炀帝也不會放心。自隋朝建立以來,有大功的武将、文臣,大多被隋文帝、隋炀帝所猜忌,要麼被二人直接誅殺,要麼被二人除名為民,或疏遠不信任,少有能善終者。猜忌心重,炀帝遺傳文帝而甚于文帝,不聽人言、殘酷無情更甚。
那麼,隋炀帝三征高句麗,其過程大緻如何?
首先一征高句麗,公元612年,規模最為宏大。分左右兩路,左路12軍,右路12軍,共計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人,号稱二百萬,而運送軍需物資的人數是出征軍隊的2倍以上;每日派遣一軍,兩軍相隔四十裡,前後四十天全軍才都出發完,首位相繼,鼓角相聞,旌旗連綿九百六十裡,“近古出師者,未之有也”,也不知道到底是去打仗,還是巡遊。首戰遼水,高句麗兵依仗遼水據守,隋左屯衛大将軍麥鐵杖、與虎贲郎将錢士雄、孟叉等都戰死。後隋軍渡過遼水在東岸與高句麗大戰,斬殺高句麗軍萬餘人,趁勝包圍遼東城。隋炀帝要求諸軍,“凡是軍事上的進止,都須奏報,等待命令,不許擅自行事”,又命令諸将,高麗人若請求投降,立即就宣布安撫接納,不得縱兵進攻。遼東城将要攻陷時,城中高麗人就聲稱要投降,将領們奉炀帝旨意,不敢抓住這一時機,先命人飛馬奏報炀帝,等到答複回來,城中的防守已調整鞏固好了,随即高麗軍又堅守城池。如此再三,炀帝仍是不醒悟,因而城池久攻不下。
水路方面,右翊衛大将軍來護兒率領江淮水軍,渡海進攻高句麗,距離平壤六十裡,大敗高句麗軍,于是準備挑選四萬精兵趁勝進取平壤,副總管周法尚建議彙合各軍一起進攻,不聽,結果來護兒被伏擊,生還者隻有幾千人。
左翊衛大将軍宇文述、右翊衛大将軍于仲文、檢校右禦衛虎贲郎将衛文升等九路大軍,彙合在鴨綠江西岸。宇文述等率軍出發,每人供給一百天的糧食,又要拿武器、裝備、火具等,每個士兵負重三石以上,士兵不堪其重,把糧食等物埋藏起來,結果路走到一半,糧食就快要吃完了。高麗派遣乙支文德到隋軍營詐降,以觀虛實,于仲文事先奉炀帝密旨,要是遇到高元和乙支文德來,一定要抓住他們。但是慰撫使劉士龍反對,先前炀帝約定慰撫使不受大将軍節制。于仲文沒辦法隻有放了乙支文德,但很快後悔,宇文述等也因為跑了乙支文德而不自安。各軍進攻高句麗,距離平壤城隻有三十裡,乙支文德又派人詐降,宇文述等人見士卒疲憊,不能再戰 ,而且平壤城險峻堅固,估計很難一下子攻破,于是因高麗人狡詐而還師。途中被高句麗軍隊襲擊,九路大軍渡過遼水共計三十萬五千人人,返回來的隻有二千七百人,炀帝一征高句麗大敗而回。此時,天下群盜已蜂擁而起。
二征高句麗,公元613年。炀帝吸取一定教訓,允許諸将便宜行事,因此前期征戰還算可以,打了一些小勝仗,雖在圍城之戰中隋朝、高句麗傷亡慘重而久攻不下,但隋軍多,總體形勢有利于隋炀帝。然此時隋朝内部卻發生了一件大事——楊玄感黎陽起兵。如果說高句麗和此時的農民起義是隋炀帝癬疥之疾,那麼督運東征軍隊糧草的楊玄感則是炀帝心腹之患,更況且楊玄感還是隋權臣、重臣楊素之子,朝廷許多官員都曾受楊素提拔。楊玄感結交李密,振臂一呼而得十萬之衆,攻打東都洛陽。隋炀帝聽聞後大懼,說,“這個孩子很聰明,恐怕要成為禍患了。”于是立即停止了對高句麗的征讨,迅速撤軍,命大将軍宇文述、來護兒、屈突通、衛文升等諸多一時名将合圍楊玄感,東都洛陽在名臣樊子蓋領導下又堅守抗敵,最終楊玄感兵敗。就這樣,二征高句麗草草收場。與楊玄感交好之斛斯政,害怕隋炀帝加害,投降高句麗。
三征高句麗,公元614年。炀帝再議征戰高句麗,百官幾天沒人敢說話,炀帝于是下诏再次征集全國軍隊,分百路并進。然途中士兵不斷逃亡,斬殺不能阻止。當時天下已亂,所征發的士兵很多過了期限還未來,高句麗也困頓疲憊,來護兒率軍到達畢奢城,高句麗發兵迎戰。來護兒将高句麗軍隊打敗,将要逼近平壤。高麗王高元恐懼,派遣使者來乞求投降,并把斛斯政關在囚車裡押送而來。炀帝大為高興,他派遣使者持節召來護兒返回,來護兒本要堅持趁高句麗疲憊之機,包圍平壤俘獲高元,但諸将都恐懼違抗炀帝旨意而獲罪,于是班師而回,三征高句麗結束。事後炀帝命高元來朝觐見,高元不來,炀帝大怒,想要四征高句麗,但最終無法實現。
三征高句麗,前後動員幾百萬軍隊,而未征服高元,勞而無功,國内卻大亂,群雄割據,義軍風起,隋朝滅亡不遠矣。那麼,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說,有沒有更好的對策以解決高句麗的戰事呢?
首先,可以選用宗室子弟,或者善戰大将,分多路帶兵30-50萬遠征。宗室子弟,如同隋滅陳之戰,隋文帝也是選用沒什麼戰場經驗的晉王楊廣、秦王楊俊統帥各軍的,照樣迅速滅亡陳國。善戰大将,本來楊素是第一人選,但此時楊素已死,可任于仲文、宇文述、來護兒等對炀帝忠心且有能力者,選一人為元帥,其他諸将受其節制,減少對将領的幹預和瞎指揮,任其一展所能。同時軍隊不宜過多,百萬之衆,遠征一小國,一方面糧草、後勤會有極大困難,另一方面也無法充分發揮戰力。
其次伐交,比如可與親隋之百濟等國聯合進兵、許以厚利,隋為主力攻于前,百濟為輔襲其後,至少可用百濟為軍導,知彼知己。
再次,親征也可,但統籌各軍為主,軍事指揮要适當放權,允許前線大将便宜行事;且要看穿高句麗喜好詐降的計謀,有機會徹底征服一定要徹底征服,不能因為對方詐降就天真的以為真的投降,就撤軍。同時,一征高句麗時天下已初亂,此時可以攘外必先安内,先休養生息幾年,内患已除,國内已定,再行征伐之事。
大家有什麼不同意見,歡迎交流讨論。
(如果覺得不錯,記得關注、點贊、評論哦;公衆号:古今成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