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
二月二,春來到。
民諺曰“二月二,龍擡頭”,這一天又被稱為龍頭節、春龍節或青龍節。這個不大不小的節日沒有深奧的内涵,卻以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妙趣橫生的活動,奏響了春天的序曲。
二月初二為什麼叫龍擡頭呢?追根溯源,還得從中國古代天文學說起。古人認為天空中有二十八星宿,其中亢、氐、房、心、尾、箕、角七宿剛好組成一個龍形,角宿恰似龍的角。每到農曆二月,黃昏時分,龍的身子還隐沒在地平線下,而龍角就已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被人們形象地比喻為“龍擡頭”。通俗點解釋,就是二月初二這天,天氣回暖,春雷萌動,冬眠的龍被春雷驚醒,一躍而起,蟄伏的動物蠢蠢欲動,人們也結束了年節的休息和娛樂活動,投入到新一年的農耕勞作中。因此,在我國的不少地方,二月二标志着生機盎然的春天的開始。
1 踏青與挑菜
早在唐宋時代,人們便以二月二日為節日,孫思邈《千金月令》載:“二月二日取枸杞煎湯,晚沐,不病不老”。更為流行的是在這一天踏青郊遊、采摘時蔬,稱為“挑菜”。唐代詩人韓棕在其《二月二日遊洛源》詩中說:“舊苑新晴草假苔,人還香在踏青回。”唐代李綽《秦中歲時記》記載“二月二日,曲江采菜,士民遊觀極盛。”
至宋代,人們還稱二月二為踏青節、挑菜節,元代沿襲此俗。史學家費著在《歲華紀麗譜》中寫道:“二月二日,踏青節。初郡人遊賞,散在四郊。春遊千萬家,美人顔如花。三三兩兩映花立,飄飄似欲乘煙霞”,便是記載衆人出門踏青,美人美景輝映的盛況。
早春時節氣溫回升,春雨初落,在室内休養了一個冬季的人們趁着萬物複蘇、草木萌發的大好時節,出門郊遊玩樂,既可鍛煉身體,又可怡情養性,對身心健康很有好處。
2 剃龍頭
元代以後,人們才逐漸把二月二和“龍擡頭”聯系起來,形成了一系列與“龍”有關的風俗,其中,“二月二,剃龍頭”是最為人們所熟知的。過去有“有錢無錢,剃頭過年”和正月裡不剃頭的說法,在春節前剃頭之後,便要等到二月二日這天才可理發。人們認為在這一天剃頭,可以使人神清氣爽,煥發生機,像龍一樣從冬眠中蘇醒過來,騰雲駕霧,飛黃騰達。
3 引龍與打囤
我國北方地區在二月二日有引龍、打囤的風俗。引龍是用竈灰、草木灰、糠或石灰在地上畫成一條龍形,一般是從大門外引入屋内。打囤的習俗與引龍有相似之處,也是用簸箕盛灰,用一木棒敲打其邊沿,使灰徐徐落下,形成一個圓圈,即“囤”或“倉”。再在圈内放上五谷雜糧,取囤高倉滿之意,即俗語所謂“二月二,龍擡頭,大囤滿,小囤流”。引龍和打囤的寓意一是請龍回來,降下甘霖,祈求農業豐收;二是龍為百蟲之神,龍來了,各種害蟲就不敢出沒,可保佑農作物茁壯成長和人們身體健康。
4 驅蟲防疫
二月二正值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前後,驚蟄意為冬季蟄伏地下的昆蟲被春雷驚醒,紛紛爬出泥土,開始活動,俗話說“二月二,龍擡頭,蠍子、蜈蚣都露頭”正是此意。因此,在二月二這一天,人們要采取熏蟲、擊瓦、照梁等等措施驅趕這些毒蟲,保佑平安健康。
煎餅熏蟲是最常見的習俗。煎餅的原料各地不同,有的用正月裡剩下的年糕,稱為祭餘糕,也有的用蘿蔔絲或豆芽和面攤餅,以油煎炸,用油煙熏床炕,将害蟲熏走。由于蘿蔔絲和豆芽形似蜈蚣爪子,以之煎餅食用,更合除蟲之意。
“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蛤無處藏”這條俗語說的是将過年祭祀時剩下的蠟燭點燃,照房梁和牆壁以驅散害蟲。與之相似的習俗還有用筷子敲瓢,邊敲邊說:“二月二,敲瓢叉,十個老鼠九個瞎。”或用筷子敲酒盅說:“二月二,敲酒盅,十窩老鼠九窩空”。還有的地方用木棒敲打房梁、瓦片和床沿。這些習俗意在用光亮或聲音把龍喚醒,驚擾老鼠和蟲蟻,使其四散奔逃,遠離人的居處。
在山西的一些地方,人們在二月二日用蔓菁煮湯,灑遍屋内各個角落,謂之“禁百蟲”。也有的村子集合村民,到各家門口,向院内灑米湯,意為将瘟疫禳而散之,人家門前和廁所則用石灰撒成一條線,謂之除瘟。晉東南地區的人們在這天會畫一個藥葫蘆,内有蛇、蠍、蜈蚣、蚰蜒、蜘蛛五毒,将此畫貼在牆上,謂之“辟百蟲”。
以上是種種用恐吓、攘除的方法驅散毒蟲的習俗,有的地方則要“祭百蟲”,用豐盛的祭品賄賂百蟲之神,祈求身體健康,農業豐收。人們用陳年的糧食捏成各種動物和水果的形狀,蒸熟後插在竹竿上,送到田邊或祖墳,進獻給百蟲之神。
這些形形色色的驅蟲習俗雖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對于除蟲防疫也确有積極的意義,是傳統民俗中獨具特色的衛生保健措施。
5 飲食習俗
我國的節日民俗中,飲食是最具代表性和地方特色的部分。二月二的傳統飲食有炒豆、春餅、豬頭肉、芥菜飯、年糕等等,人們還喜歡把食品的名稱中加上“龍”字,迎合龍擡頭的吉祥之意,如水餃叫“龍耳”,春餅叫“龍鱗”,面條叫“龍須”,米飯叫“龍子”,馄饨叫“龍眼”,豬頭肉叫“龍頭”,十分有趣。
二月二吃炒豆是北方地區流行的風俗。炒豆的原料有的地方用黃豆,有的地方用玉米,也有把黃豆和玉米摻在一起炒的。做法是挑選個兒大飽滿的豆子或玉米,先用糖水浸泡一段時間,晾幹後放入鍋中炒。炒的火候要掌握好,過了則有焦糊味,不夠則沒有脆香。人們将這種炒好的豆子稱為“蠍子爪”,認為食用了炒豆之後可以避免蚊蟲蟄咬。
為什麼要在二月初二炒豆呢?相傳武則天稱帝,惹惱了天上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命令執掌天河的玉龍三年内不許向人間降雨。玉龍憐憫人類,偷偷降下大雨,結果被玉帝發現,将他壓在大山之下,山上立了一塊碑,寫着“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淩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人們為了救龍王,開始四處尋找開花的金豆。二月初二這天,人們翻曬金黃的玉米(一說黃豆)時,猛然發現,玉米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于是家家戶戶都在庭院中炒豆,到處彌漫着豆子的甜香。玉帝也隻好饒恕了龍王,将他放回天宮,繼續給人間興雲布雨。從此,二月二炒豆的習俗也世代沿襲下來。
溫州地區流行在二月二吃芥菜飯,并有“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的說法。古時候,老百姓生活水平較低,飲食結構單一,再加上醫藥的匮乏,疥瘡等皮膚病盛行,很難治愈。芥菜随處可見且價格低廉,富含葉綠素和多種維生素,常吃能夠提高免疫力,對皮膚也有好處,故有“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的說法。
關于這一習俗的由來還有一段故事呢。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訪,來到一戶農民家裡。這家的主人是一位張姓青年,他家境貧困卻熱情好客,請乾隆皇帝到家裡吃頓便飯。準備做飯時,他才發現米缸裡的米不夠了,也沒有什麼菜肴。他靈機一動,從後門出去到菜園裡摘了一把碧綠幼嫩的芥菜,煮成一鍋白綠相間、青翠可人的芥菜飯。乾隆皇帝平日吃慣了山珍海味,聞到這芥菜撲鼻的清香,頓時食欲大增,吃得津津有味,對芥菜飯贊不絕口,還問張姓青年這飯是怎麼做的。張姓青年答道:“這是芥菜飯,吃了不生疥瘡。”由于這天恰好是二月初二,因此二月二吃芥菜飯的習俗便流傳開來。
河北的一些地方還流行二月二煎燈盞、吃棗花的習俗。俗語謂““二月二,吃燈盞,吃了燈盞不發眼”,“二月二,吃棗花,吃了棗花不長瘡“。所謂燈盞是把黃米面加面粉蒸熟,搓成燈盞的形狀,加撚,注入香油點燃。這燈盞在過年時點燈用,到了二月二就用油煎了吃。此時香油已經滲入面裡,用油煎後外焦裡粘,香味撲鼻。民間認為吃了燈盞眼睛不會發炎。棗花并不是棗樹的花,而是把面搓成條,再繞着一個個紅棗盤成花型,上鍋蒸熟。老人認為吃了棗花可以一年不生瘡,雖然不一定科學,卻不失為一種香甜可口、獨具特色的小吃。
南方的一些地方有在二月二吃年糕的習俗,這年糕有個特别的名字,叫做“掌腰糕”。據說吃了掌腰糕,可以使人腰膝強健,能夠勝任繁重的田間勞動。當地流行的一首打油詩中就講到這種習俗:“二月二春正燒,掌腰相勸吃花糕。支持柴米憑身健,莫惜終年筋骨勞。”
此外,二月二被認為是土地神的生日,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沿用古代祭社(即土地神)的習俗,人們聚集在一起祭祀并飲酒。所飲之酒稱為社酒,傳說社酒可以治療耳聾,故又稱“治聾酒”。
二月二,春來到,這個不大不小的節日沒有深奧的内涵,卻以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妙趣橫生的活動,奏響了春天的序曲。今天久居于水泥森林中的人們,縱使不必引龍打囤、煎餅熏蟲,即便無法外出郊遊,踏青挑菜,至少可以在這一天走出房門,在和煦的輕風中感受早春的氣息。
文 :北京中醫藥大學 韓曉雯
編輯:栾兆琳
審核:吳衛紅
郵發代号:2-234
訂閱電話:11185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