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作為抵抗外來病原菌的第一道免疫防線,既是消化器官,也是免疫器官,同時也主宰着人類消化、吸收、免疫、排洩等各種生理功能。可是盡管如此,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會常常忽略掉腸道健康,一直到反複出現或經常性出現腸道問題或疾病才會幡然醒悟。
腸道出了問題,人體便會出現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不适反應。除了這些功能性疾病,也會帶來腸道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等感染性疾病,其中腹瀉和腹痛是最為常見的反應。
雖然說,其中有一些腸道病症并不會危及生命安全,但是卻能夠給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一定的困擾,從而降低生活質量。倘若一直放任不管,勢必也會帶來更為嚴重的腸道問題,比如結直腸癌等。
各種腸道問題,源于腸道菌群不平衡人體是否健康,在外可以從所出現的各種不良反應來判斷,在内則可以從腸道菌群生态環境進行判斷。
人類的腸胃道中,住着很多我們看不到的上百億、衆多種類的共生菌,其中就包括有利于人體健康的有益菌,也有能夠誘發機體生病的有害菌。所以從這一層面來講,有益菌和有害菌的生态平衡狀态,是決定胃腸道健康乃至人體健康的關鍵所在。
實際上,從近幾年來的相關研究來看,腸道菌群經常出現在各種頂尖的科學期刊和醫學期刊中。研究指出,腸道菌群生态不平衡,的确會帶來腹脹或打嗝、腹部不适、腹瀉、便秘、排便習慣改變等各種腸胃道問題。
現代營養學家和肝膽腸胃專家強調,腸道與人體健康有密切聯系,同時更鼓勵人們多從飲食中攝取有助于促進和守護腸道健康的益生菌。
腸道問題如何解決?補充益生菌很關鍵關于益生菌,世界衛生組織将其定義為“一類在攝入适當數量後會對宿主機體産生益處的活體微生物”。益生菌近些年來已經被制作成多種不同種類的食品和營養補充品,而且已有世界腸胃道組織和歐洲兒科胃腸病學、肝病學和營養協會等多個國際組織提出了不同的臨床應用指南。針對前面所提到的胃腸道問題,通過益生菌亦能夠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益生菌雖然好處多多,但是不同的益生菌食品或産品,不管是菌株種類還是數量等,都不盡相同。所以,想要改善消化不良、腹脹、腹部不适、腹瀉、便秘等胃腸道問題,原則上要盡可能地選擇菌株種類較多、活性較高的益生菌。
守護腸道健康,還需注意幾點:1.保證睡眠
一般來講,每人每天至少要睡足7 ~ 8個小時。因為睡眠不足會影響腸道健康,從而也會出現排便不規律或其他腸道不适等問題。
2.經常鍛煉
針對于那些需要改善便秘和腹脹等問題的人,日常需要經常運動和鍛煉,比如做瑜伽和快走等。因為身體活動會連帶刺激腸道,能夠有效預防消化物滞留在腸道裡。
3.少吃煎炸和加工食品
因為煎炸食品會影響腸道本身的吸收能力,從而也會加重腸道負擔,嚴重的還會引發各種腸道不适症狀。而加工食品當中,有不少成分會抑制有益菌的生長、促進有害菌的滋生。日常應增加膳食纖維膳食纖維,例如全谷類、蔬菜等,以此來促進腸道蠕動和消化。
4.定期檢查
如果腸道不适問題長期出現,并且通過益生菌無法得到改善,那麼就需要去醫院檢查了。而每年定期體檢,也能夠早早防患于未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