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
從與天一色的蔚藍大海,到荒蕪一人的沙漠腹地;從貧瘠的鹽堿荒灘,到燈火通明的都市;從奔赴生産的一線員工,到勇于創新的高校學生……這個“五一”假期,各行各業的青年堅守崗位,奏響出勞動最光榮的華美樂章,镌刻下奮鬥中國的最美剪影。
新時代的青年,青春正當時,奮鬥正當時。他們以夢為馬,不負韶華,讓青春在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廣闊天地中綻放,讓人生在實現中國夢的奮進追逐中展現出勇敢奔跑的英姿。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李景昌:匠心守護管道
5月1日一大早,剛剛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國家管網集團西氣東輸公司鄭州輸氣分公司技術員李景昌帶好工具,開始一天的巡線工作。為确保管道安全運行,假日堅守崗位已成為他的工作常态。
李景昌(右)和同事對天然氣管道進行巡查。受訪者供圖
2011年,李景昌加入西氣東輸公司,成為一名管道保護工,開始了他的巡線人生。溝壑相連、山丘相依的管道線路就是他的辦公地點,每年徒步巡檢1800餘公裡,他早已把自己練成了行走的“活地圖”,測試樁、标志樁、光纜樁、警示牌,他一樁不落,一牌不丢。
2021年11月,李景昌走訪管道沿線時了解到,有村民打算在管道上方建農家樂。為此,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從《管道保護法》講到真實案例,從利害關系聊到家長裡短……就這樣,他前前後後曆時四個多月,跑了十六七次,終于說服該村民重新選址避讓管道。
“管道人,就要有橡‘皮肚子’‘飛毛腿’。”11年間,李景昌所管轄的區域守住了管道占壓零新增的目标,4處挂牌隐患也被逐個消除,累計排查消除各類安全隐患60餘處,隐患消除率達100%。
“作為新時代的管網人,要想把管道保護好,光靠力氣和拼勁可不行,還得想點子、找突破、靠技術,這樣才能把活幹得更優、更快、更好。”抱着這種想法,作為“領頭羊”技師工作室第一任領銜人的李景昌帶領着團隊走出了創新之路。
在推廣光纜耦合夾創新創效項目期間,李景昌發現光纜耦合夾信号不夠強将會導緻安裝成本大幅度增加。那段時間,為了增強測試信号強度,矽鋼片、線圈成了他形影不離的寶貝。
上班鑽進探坑裡測試,下班查閱各種資料、咨詢廠商材料專家,逮着空就反複做試驗……經過十多次的反複改進,李景昌将光纜耦合夾的信号強度增加了一倍,并探索出可靠的安裝方案,累計推廣至8家單位,安裝數量超過3200套,節約資金超過350萬元。
有人問:“11年在一個地方不挪窩,你幹得不枯燥嗎?”李景昌總是笑着說:“每當我走近管道,就像走進了熟悉而親切的家。每當我穿上橙色的工裝,守衛管道安全的責任感瞬間滿格,内心充滿了能量。”
“大國工匠”劉麗:一抹最靓麗的“石油紅”
4月29日,中國石油大慶油田采油二廠第六作業區采油48隊采油工班長劉麗,白天參加黑龍江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晚上回到住所,顧不上休息,又拿出随身攜帶的圖紙,研究起技術難題。“現場員工反映,注聚井井口過濾器内部濾網經常堵塞、變形,我們得快點解決這個難題。”劉麗說。
劉麗在緊固抽油機電機上的固定螺絲。受訪者供圖 肖滋奇攝
每天圍繞生産難題搞技術革新,已成為了劉麗的習慣。“哪怕偶有閑暇時間,我也從不早睡,總覺得還有很多事沒做,睡早了心裡不踏實。”她說。
“記得我最初搞技術革新,想着如何把活兒幹得巧一點、快一點、好一點。”劉麗表示,幾十年來,大慶油田采油工一直沿用傳統的摳取辦法更換盤根盒密封圈,密封圈壽命短,總漏油,換起來費勁。
“小小的盤根盒讓我們沒少吃苦頭。我看在眼裡急在心上,那段時間真是愁壞了。有時蹲在井上,看着盤根盒就想,這密封圈要是能自己出來就好了。”劉麗回憶道,有一天自己拿起口紅,轉動口紅底部,看着唇膏慢慢從上面露了出來,立刻有了靈感,很快一個新型“上下可調式盤根盒”就制作好并安裝到井上,她連續幾天跑到井上觀察效果,結果沒幾天,井口又漏油了。
經過排查,劉麗發現問題出在密封圈材質上。為尋找合适的材質,她跑遍了大慶市五金商店、材料市場,終于找到一種尼龍棒,經過切割、摳形之後制作出了合适的密封圈,解決了漏油問題。此後,劉麗先後又進行200餘次現場試驗,對“上下可調式盤根盒”進行了5次“上下可調式盤根盒”更新叠代式的改進,讓采油工在戶外更換密封圈,時間從40多分鐘縮短為10分鐘,密封圈的使用壽命從1個月延長到6個月,還使每口井日節電11千瓦時。
這項成果先後榮獲了大慶油田技術革新成果特等獎、中國石油首屆一線創新成果一等獎、第六屆全國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獎。截至目前,劉麗累計研發各類技術革新成果200餘項。她也因此獲得了全國技術能手、中國質量工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最美職工、大國工匠2021年度人物等榮譽。
參加工作以來,對劉麗影響最大的是她的父親劉文生。“作為大慶油田第一批建設者,父親告訴我,既然選擇當工人,就要踏踏實實當個好工人,要像鐵人那樣有責任、講擔當,練就一身硬功夫、真本事。‘鞏固成績,繼續努力’,這是父親對我的鼓勵和鞭策,更是我前進的動力。”劉麗說。
“00後”沈玉婷:高校女孩的創新創業之路
第七屆“互聯網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巴渝工匠”技能大賽重慶市二等獎......剛滿20歲的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經管學院市場營銷專業的大二學生沈玉婷已獲得了多項獎項。
大一分班時,因成績優異,沈玉婷順利進入數字工業經濟創新教改班并任班長。教改班是該校深化産教融合的創新探索,入選該班級的學生在完成本專業學習之後,還需要補充學習“數字”“工業”“商業”課程,并以真實項目為牽引,讓學生直接參與面向生産實際的科研活動,通過具體項目實現“研、轉、創、用”。
沈玉婷(中)和團隊成員在校實訓室進行項目測試。 受訪者供圖
在提升職業教育質量的大背景下,“深耕智能制造,發揚工匠精神”的種子在沈玉婷心中慢慢生根發芽。借助學校機械專業群優勢,她參與了機器視覺技術開發并在汽車制造企業得到應用,減少了火花對汽車車身的傷害,還為企業減少了生産成本。
“今年以來,在機器視覺技術的基礎上,我作為教改班輕工行業智能釀酒領域的項目負責人,和團隊的同學們一起對技術進行叠代更新,研究并開發了新的應用場景——白酒釀造領域工藝智能控制系統。該系統解決了人工接觸式鋪料安全性低、效率低、損傷酒醅、局部溫度過高導緻出酒率較低等問題,有效提高了人工效能。”她說。
沈玉婷說:“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唯有奮鬥不負韶華,創業創新的大背景給青年人更多鍛煉成長的空間,學有所用報效國家。”
“深海宇航員”韓超:玩轉水下機器人 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前不久,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亞洲第一深水導管架“海基一号”海上安裝中,中國海油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ROV(水下機器人)總監韓超率領團隊操縱ROV,完成導管架濕拖纜剪切等多項工作,确保“海基一号”海上安裝順利完成。
韓超(左一)操縱ROV确保“海基一号”安裝順利完成。受訪者供圖
海平面以下300米,是借助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裝備也難以突破飽和潛水施工極限,而這正是ROV主戰場。它們的操控者被稱為ROV領航員,由于培養難度大,人才稀缺,這群人被稱為“深海宇航員”。
作為我國自主培養的第一代ROV領航員、第一個獲得國際認證“ROV總監”資質的中國人,30多歲的韓超已在寂靜深海中“潛行”超過2萬裡。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手腳并用、左右開弓,他是很多同事眼裡的“超人”。但誰也想不到,當年做學徒的時候,他連ROV控制間都難以進入。
十幾年前,為了開發深水油氣田,我國開始從國外引進ROV設備及外籍專家。當時每個 ROV 班配備四名外籍人員和兩名中方人員,外籍人員負責操作控制,中方人員卻隻能在甲闆上幹些雜活。
“外國人能做的,我們中國人肯定也行!”韓超暗自定下了決心。ROV結構精密、造價高昂,光操控台上的按鈕就有1200多個,更涉計算機、通訊、遙感、海洋工程等20多門學科知識,是一套博、雜、高、精的多學科融合體系。
為此,韓超天天泡在控制間和維修間裡,抱着厚厚的英文資料,一門心思地鑽研ROV原理,終于摸清了ROV“五髒六腑”。同事經常看到他拿着一個鼠标或圓珠筆念念有詞,見到别人打招呼也不理,後來才知道他是在用它們演練飛行線路。
就這樣,經過5年刻苦訓練,當年31歲的韓超成為我國第一位持證ROV總監,他帶領年輕團隊将中國人的腳印穩穩紮在大海深處。
2021年3月,我國首個1500米自營超深水大氣田——“深海一号”的臍帶攬對接過程中遇到挑戰,由于水位太深,兩台ROV多次嘗試糾偏,無法讓其進入到指定位置。
“暫停對接!”韓超鎮定地指揮兩台ROV密切配合,先将臍帶纜拉起離開海床,再憑借準确的空間感知力判斷出纜體扭轉角度,讓ROV反方向回轉,最終成功将纜體回轉到正确角度。在韓超和團隊的密切協作下,“深海一号”大氣田7根臍帶纜海上安裝作業提前22天完成,節約成本2800多萬元。
從9米的超淺水到1500米的超深水作業,韓超的目光望向更深、更遠的海。“我的下一個目标是推動ROV行業在國内的職業化和ROV設備的國産化,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油二代”姚斌:一顆鑽探紅心向祖國
5月1日,位于準噶爾盆地的HW83017鑽井施工現場,機器轟鳴,西部鑽探克拉瑪依公司50590鑽井隊黨支部書記姚斌正帶領全隊三個班在此奮戰。
指揮鑽井工作的姚斌(中)。受訪者供圖
“‘五一’勞動節,鑽井安全生産,大家一定不能松懈,安安全全地下完206根套管,是我們的責任;在勞動中過節,是我們鑽井人的本色。”姚斌說。
姚斌的父親姚玉龍,曾任西部鑽探克拉瑪依公司6045鑽井隊的黨支部書記、隊長。1992年7月,6045鑽井隊在石西1井,獲高産油氣流,标志着準噶爾盆地腹部油氣勘探獲突破。
在準噶爾盆地腹部石西油田、瑪湖油田、西北緣車排子等一個個井區,父子兩人均留下了足迹。每當感到苦累想放棄時,父親總是對他說:“隻要努力就會有回報。”
2018年,姚斌走上了隊長崗位,像父親一樣,所承鑽的南緣高102井、滴南16井創多項紀錄,特别是石西161_H井,在目的層石炭系獲高産油氣流,創準噶爾盆地腹部近年油氣産量新高。
在姚斌家,至今珍藏着一個蝴蝶型的石英表,“石西1井出油立功獎”幾個紅字依然醒目。這塊表,挂在家中最醒目的位置,那是父親曾經鑽井歲月的紀念,也激勵着他不斷攀登鑽井高峰。
24小時“待機”的胡健:開拓新項目 服務千萬家
這個五一假期,際華冷鍊物流公司總經理胡健忙着與污水處理廠等相關公司做進一步對接,落實項目投資、設計、收費方案,确保項目順利完成。
胡健(中)與相關負責人溝通項目合作。受訪者供圖
“對于我們而言,冷鍊項目是全新領域,沒有經驗、沒有行業經驗可以借鑒。為更快地了解項目,對接業内各類資源,我要在全國各地跑,請教專家。”胡健表示。
作為際華冷鍊的負責人,為推進項目進展,胡健一天24小時“待機”,有時候駐紮項目地一住就是3個月,對項目地所有企業挨家挨戶進行入戶走訪,對所在地産業基礎、産業現狀、産值收入、發展需求等方面進行調研。
“通過與當地政府對接、與企業交流,項目得到了當地市縣政府的支持和企業的肯定認可,并且當地30餘家企業與際華冷鍊項目組簽訂入園意向書,5家京津冀企業和進口貿易商簽訂了意向書,每當想到這些,我覺得自己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她說。
電廠機組維修的年輕人:一份堅守,一份執着
這個“五一”期間,國家能源集團湖北漢川電廠4号機組A級檢修現場人潮湧動,熱火朝天。
貧改煙改造作為本次機組A修的重點項目,由鍋爐輔機專業的黨員彭波和肖伊甯負責現場文明生産工作。不同于基建工作,改造工作前還要進行大量的拆除工作,如何做好隔離,讓工作順利開展成為一大難點。
“五一”勞動節期間員工在檢修電廠設備。受訪者供圖
彭波與肖伊甯憑借着多年維護經驗,在煤粉管道拆除過程中,舊管道從哪一段開始割,割除的管道如何吊至地面,懸空的管道如何做好防護,都經過了他們的缜密推敲。粗細粉分離器拆除方案讨論過程中,彭波多次帶領施工隊到現場實地勘察施工環境,經過多番修改與審核,最終才敲定了拆除方案,為貧改煙現場安全施工提供了有利保障。
“今天,是我駐廠值守的第29天。”由于項目陸續開展,工作量不斷增加,餘漢文日夜奔波于各項目之間,這一天,他腿疾複發。“輕傷不下火線,我必須做好所有項目的收班檢查。”他說,隻有把小事做好,做到極緻,才能真正把現場标準化工作落實落細,确保大修的安全、順利、高質量完成。
“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獲得者:築夢交通強國
作為萬州環線高速公路的關鍵控制性工程,日前,千米級跨江懸索橋——新田長江大橋已完成荷載試驗,預計将于今年8月建成通車。屆時,萬州80公裡城市環線高速将實現閉合,從而連接滬蓉高速和銀百高速,加速渝東北三峽庫區深度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新田長江大橋進行荷載試驗。受訪者供圖
2018年,中交一公局三公司接下新田長江大橋建設任務,盡管有許多千米級大橋的建設經驗,這裡崖陡、江深、岩碎的建設環境還是讓建設者們感到“壓力山大”。大橋塔高近180米,江風烈烈、地勢險要,建設難度極大;更不必說還要從江面将57段、1.24萬噸的鋼箱梁吊裝到100米高空中。
為實現高效優質施工,建設者們完備專項方案、采用先進技術手段,直面、破解吊裝高風險難題。他們通過技術比選研究,決定優化采用“跨纜吊機 長吊索蕩移”安裝方案,以“蕩秋千”的方式,使鋼箱梁經空中兩次連續接力蕩移加水平牽引,最終安裝就位。從岸邊到高空,總跨度達到88米,創造了國内同類型鋼箱梁蕩移施工的最大距離記錄!不到4個月的時間,建設者們完成了全部鋼箱梁吊裝施工,大橋成功合龍。
“在基礎建設的路上,我們心懷‘逢山修路、遇水架橋’夢想,以匠心築就品質工程,把‘讓世界更暢通、讓城市更宜居、讓生活更美好’的願景落在實處。”日前,得知中交一公局三公司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時,公司相關負責人既自豪又欣喜,“這次獲獎,是對我們新時代勞動者開拓進取、回報祖國的最好褒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