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本管理是以成本為對象,借助管理學和管理會計等學科的方法,以提供成本信息為主的一個會計分支,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成本是指一定主體為特定目的而發生的可以用貨币計量的代價。這個定義有三層含義,
第一,成本的形成是以某種特定目的為對象的,目的不同,成本的内容和範圍不同;
第二,成本是為實現這種目的而發生的耗費,沒有目的的消耗僅是損失,不是成本;
第三,這種成本必須能夠用貨币計量,否則無法進行會計核算。
2.為什麼要進行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如何定位?這是成本管理的重要問題。
成本管理一般有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或者增加企業利潤)、提高企業競争力和實現公共目标等幾種定位。
3.奧林巴斯運用的成本管理方法主要有五種:目标成本法、個别産品改善成本法、常規改善成本法、職能小組管理法和産品成本計算法。每種方法都在綜合成本管理體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4.為了做好成本管理,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和基礎,否則成本管理就是空中樓閣。
a.健全原始記錄,制定合理的憑證傳遞程序
b.嚴格存貨的計量、驗收、領退和盤點制度
c.建立定額管理制度,制定科學合理的消耗定額
d.建立内部結算制度,制定适合的企業内部結算價格
内部轉移的材料物資等,應以當時的市場價格作為内部結算價格。
材料物資、勞務等也可以以市場價格為基礎,協商定價作為内部的結算價格。
5.質量成本管理大體上可分為三個發展階段:标準化質量成本管理、統計質量成本管理和全面質量成本管理。
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的内容包括成本核算、目标成本規劃、質量成本管理、戰略成本管理、供應鍊成本管理、環境成本管理、風險與成本管理、經營模式與成本管理、金融工具與成本管理等内容。
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基礎方法包括目标成本法、作業成本法、定額成本法和标準成本法等。
6.成本管理要點:
a.從成本管理的理論特征上分析,成本管理發展規律的理論與方法體系可概括為八個方面:成本意識、成本避免、成本控制、成本節省、成本效益、成本責任、成本分析和成本反饋等。
b.成本管理的核心思想是通過事前的成本規劃、事中的成本控制與維持、事後的成本分析與讨論,來達到高品質、低成本、高利潤的經濟績效的企業管理活動。
c.成本管理制度是對成本核算制度的發展。标準成本制度是成本管理制度的基礎。标準成本制度是運用标準成本和實際成本的對比,揭示成本差異并進行分析,對成本的事前、事中和事後進行控制,并通過對成本中心成本績效的衡量,着力于成本改善,運用成本标準服務于經營決策成本管理體系。标準成本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标準的制定、标準成本的控制、成本差異揭示及分析、成本差異的賬務處理四部分内容。
d.從成本管理的環節入手,成本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成本核算制度、成本預測與計劃制度、成本控制制度、成本評價與分析制度。
7.成本核算
a.成本核算是指對生産費用的發生和産品成本形成所進行的會計核算,它是成本管理的基礎環節,為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提供信息基礎。成本核算的目的是真實地反映企業生産經營活動中産生的各種成本及其變化規律,是成本數據的來源渠道。
b.成本核算對企業成本管理工作的意義主要包括:通過正确計算産品成本,及時提供成本信息;及時準确的成本信息能夠優化企業的成本決策,确立合理的目标成本;成本信息的反饋能加強企業的成本管理控制工作,促進成本責任制的鞏固和發展,從而增強企業競争力。
c.生産特點和管理要求決定成本核算方法,主要表現在成本計算對象的确定、成本計算期的确定和是否需要在完工産品與在産品之間分配生産費用三個方面。其中,成本計算對象的确定是決定成本核算方法的最主要的因素。
d.三種适應不同類型生産特點和管理要求的成本核算方法:
(1)以産品品種為成本計算對象的品種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單步驟生産和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驟計算成本的多步驟生産;
(2)以産品生産批别為成本計算對象的分批法,主要适用于小批單件的單步驟生産和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驟計算成本的多步驟生産;
(3)以産品生産步驟為成本計算對象的分步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驟生産。
e.成本核算方法包括三種基本方法: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兩種輔助方法:分類法和定額法。在實踐中,企業在以上五種方法的基礎上衍生出的運用較多的方法還包括:标準成本法、變動成本法和作業成本法等。
f.針對我國企業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強化企業整體的成本意識,構建适應信息技術要求的成本核算系統,加快成本管理模式的創新,以及加強對成本核算的監督與管理等解決。
8.成本規劃
a.目标成本規劃采用了與以往完全不同的視角去審視價格與成本的關系。其基本等式為“價格-利潤=成本”,它意味着價格是由市場驅動的,而成本則是在價格和利潤的共同影響下決定的。
b.作為發源于日本企業的成本管理典型模式,目标成本規劃具有市場性、源流性、開放性、參與性等基本特點。
c.目标成本規劃與控制包括确定目标價格、決定目标利潤率、确定準許成本等幾個步驟。
d.應動态地運用目标成本管理方法,并整合相關的技術和工具來提高目标成本規劃的效果。
e.目标成本規劃在我國企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通過與價值工程等方法的結合,在我國企業實踐中形成了許多創新的成本管理工具。
f.目标成本規劃受到管理意識與能力等方面挑戰,必須結合存在的問題加以變革和創新。
9.經營模式
a.經營模式包含企業為實現價值定位所規定的業務範圍,企業在産業鍊的位置,以及在這樣的定位下實現價值的方式和方法等。
b.經營模式可以從顧客界面、核心戰略、戰略資源和價值網絡等層面加以探讨,不同層面所觀察到的經營模式是有差異的。
c.經營模式的表現是多樣的,如根據企業實現價值的方式可以分為成本領先模式、差異化模式和集中化模式;根據空間定位劃分,分為虛拟空間的經營模式和有現實空間的經營模式等。
d.成本控制是一個全方位的概念,它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後控制。生産型經營模式與銷售型經營模式是企業經營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最典型的經營模式,研究和探讨這兩個環節的經營模式是成本控制的内在要求。
10.質量成本
a.有關質量成本的定義。最早對質量成本概念作出詳細論述的著作是A.V.費根堡姆博士的《全面質量控制》(1961),具體在這本經典著作的第五章。
b.近年來,随着标準ISO 9000等在全球範圍内的不斷普及,質量成本作為質量改進工具和質量管理措施所發揮的作用日益增強。
c.為了加強對質量成本的管理,需要構建有效的質量成本管理組織,規範質量成本的會計科目和核算方法。
d.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必須建立一個完善、高效的質量管理體系。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是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e.質量成本應從産品質量的形成源頭入手加以控制,并将其貫穿于質量成本形成的全過程,同時實施全員質量成本控制。
11.戰略成本管理
a.企業管理經過了三個階段的發展,分别是生産管理、經營管理和戰略管理。戰略管理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大緻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戰略制定、戰略實施和戰略評估。
b.一方面,戰略成本管理應從成本的角度對企業經營戰略進行分析、選擇和優化,使戰略更加符合成本效益原則;另一方面,确定與經營戰略相适應的目标成本,進行成本控制,為企業實現經營戰略目标提供保證。
c.戰略成本管理在重視成本信息的多樣性和全面性的同時,尤其注重成本管理文化的塑造,從而使戰略成本管理在成本控制的對象、内容以及目标和方法等方面表現出更大的優越性。
d.戰略成本控制是企業運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來同時達到降低成本和增強其戰略目的的活動。結合戰略成本管理模式,戰略成本控制也可以從價值鍊、戰略定位和成本動因三個方面入手加以分析。
12.供應鍊成本管理
a.随着市場需求多元化發展和競争的加劇,供應鍊成本管理成為企業降低制造成本、獲得競争優勢的手段。
b.供應鍊成本管理與控制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它強調通過運用基于作業和目标的方法,将供應鍊網絡上的所有企業進行整合,同時成本控制也從企業内部延伸到了整個供應鍊。
c.随着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供應鍊管理也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供應鍊成本管理信息系統為供應鍊成本管理與控制的實施提供了信息化的平台。
#生活日記#
#成本#
#企業管理#
#筆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