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行為主義理論下的兒童學習

行為主義理論下的兒童學習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1 17:59:14

行為主義理論下的兒童學習(行為主義理論下的兒童學習)1

刺激反應、強化、操作行為、觀察學習等都是和兒童學習有關的行為主義理論,隻是重點不同。

這些理論越來越接近兒童的實際,越來越強調兒童學習的有效性,重要性和可行性。

在行為中,有強化,有觀察學習。

盡管現在行為主義不是心理學的主流,但其觀點對3-6歲兒童仍有指導意義。

1. 刺激反應

提供豐富的環境,豐富的刺激。通過存在的環境,在這些環境中做各種各樣的刺激,讓兒童做出适宜的行為,适當的反應。

兒童在這個環境中,能夠做某事,逐步适應環境,學習到新的知識,還能夠對其習慣的形成,性格的形成有良好的推動作用。

2.強化

強化對幼兒教育有重要的作用,當某一個活動完成的好時給予表揚、肯定,這樣的肯定有助于行為的鞏固。

我們的表揚應該及時、适度,不是誇張的,或者冷冰冰的表揚。

強化理論告訴我們,行為不僅可塑造,還可以消退某一行為,不予以強化,就會逐漸消失。

教師的言行對兒童非常重要,要讓幼兒感到誠懇親切,而不是虛假誇張的。

當兒童出現不良行為時,應該控制成人的反映情況,如反映過于強烈,是對某種不良行為的強化。如怪叫,拍桌椅等,這種行為叫攻擊行為,馬上回應,是對其行為的強化,可采用冷處理,暫時不說回應。在兒童不滿時,發脾氣時,先冷處理,不要立刻回應,不強化。

3.觀察學習

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是學習的對象。兒童觀察到行為後能夠表現出來,有時不表現也觀察學習了,适當的時候會表現出來。

要向兒童提供标準的行為,良好的行為。

标準的行為就是教學目标、教學要求、師德、行為準則,社會準則等。

行為主義在3-6歲的學習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理論,對工作具有指導意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