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現代人來說,玻璃制品并不稀奇。在清朝時期,玻璃制品屬于昂貴的奢侈品,《紅樓夢》中出現的玻璃制品很多,由此引發的故事也不少。其中由玻璃屏、玻璃燈、玻璃鏡引發的三個故事,個個精彩。
1.賈蓉向王熙鳳借玻璃炕屏,透露出王熙鳳家族的實力,為王熙鳳為人處事留下伏筆
王熙鳳
《紅樓夢》第六回,甯國府的賈珍要請一個要緊的客人,讓兒子賈蓉來向王熙鳳借玻璃炕屏。王熙鳳先是不肯借,賈蓉在炕沿上半跪相求,王熙鳳笑道:“也沒見我們王家的東西都是好的不成?一般你們那裡放着那些東西,隻是看不見我的才罷。”後來經不住賈蓉軟磨硬泡,王熙鳳命平兒拿了樓房的鑰匙,傳幾個妥當人擡去。
王熙鳳和賈蓉兩人對話中,說出了一個重要信息:玻璃炕屏是王家的。之所以能進入賈府,應該是王夫人或王熙鳳的陪嫁之物。《紅樓夢》裡,王家作為四大家族之一,實力不可小觑。《紅樓夢》第十六回,王熙鳳、賈琏和趙嬷嬷說起賈元春省親之事時,王熙鳳說起王家曾經接過駕,側面說出了這一事實。原文如下:
鳳姐忙接道:“我們王府也預備過一次。那時候我爺爺單管各國進貢朝賀的事,凡有的外國人來,都是我們家養活。粵、閩、滇、浙所有的洋船貨物都是我們家的。”趙嬷嬷道:“那是誰不知道的?如今還有個口号兒呢,說‘東海少了白玉床 ,龍王來請江南王’,這說的就是奶奶府上了。”
這架玻璃炕屏作為展示王家實力的冰山一角,不僅暗示王家的榮耀,更是王熙鳳在賈府裡炫耀财富,為自己撐腰、标榜自己的的器物。賈府經濟沒落之後,賈琏和王熙鳳因為銀子之事有過口角,王熙鳳向賈琏說:“你們看着你家什麼石崇鄧通。把我王家的地縫子掃一掃,就夠你們過一輩子呢。說出來的話也不怕臊!現有對證:把太太和我的嫁妝細看看,比一比你們的,那一樣是配不上你們的。”
《紅樓夢》裡出現的屏風很多,賈蓉借的這一架玻璃炕屏,盡管隻出現過一回,但是卻為王熙鳳炫耀王家财富,打壓賈琏,在榮國府處處趾高氣揚留下伏筆,因而成為比較特殊的一架屏風。
2.林黛玉送賈寶玉玻璃繡燈,表達出林黛玉對賈寶玉深沉的愛,為兩人的愛情添上了濃妝豔抹的一筆
林黛玉和賈寶玉
《紅樓夢》裡,林黛玉和賈寶玉之間相親相愛。在兩人交往中,賈寶玉比較主動,愛的也比較直接,平日裡,好吃的、好用的、好玩的,三番兩次送給林黛玉。對于他的好意,林黛玉也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但表達時往往都是含蓄的、深沉的,無論是送香囊、荷包,還是手帕等物,都是如此。尤其是秋季雨夜裡,她送給賈寶玉的一盞玻璃繡燈,更是透露出她對賈寶玉最深沉的愛。
《紅樓夢》第四十五回,賈寶玉夜裡冒雨裡前來探望林黛玉。林黛玉看見賈寶玉頭上戴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所以笑話他是一個漁翁。賈寶玉見林黛玉喜歡,說要向北靜王替她要一套時,林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個,成個畫兒上畫的和戲上扮的漁婆了。”話說出口後才發覺與自己所說的“漁翁”相連,于是羞的滿臉飛紅,伏在桌上嗽個不住。
有了這份纏綿情意後,賈寶玉臨走之際,林黛玉格外上心。得知他是打燈籠回去時,回手向書架上把一個玻璃繡球燈拿了下來,遞與寶玉,寶玉起先不要,說道:“我也有這麼一個,怕他們失腳滑倒了打破了,所以沒點來。”林黛玉道:“跌了燈值錢,跌了人值錢?……就失了手也有限的,怎麼忽然又變出這‘剖腹藏珠’的脾氣來!”寶玉聽說,連忙接了過來。
剖腹藏珠出自《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元年》,是唐太宗李世民對大臣們講的了一個故事:“西域有一個商人,得到一顆稀有珍珠。商人為防止被偷,剖開自己的肚子,把珍珠藏在肚子裡,最終因此而死。”後來人們用剖腹藏珠,比喻為物傷身,輕重倒置。
事實上,賈寶玉對玻璃繡燈看得比較重,他自己屋裡明明有一個,但來看望林黛玉時卻舍不得用。但是對待同樣的玻璃繡燈,林黛玉的想法卻與他的截然不同。在她眼裡,玻璃繡燈雖然珍貴,但同賈寶玉雨夜行走的安全相比,不值得一提。所以,林黛玉說賈寶玉不肯用玻璃繡燈是剖腹藏珠,表面上批評他不保重自己的身體,透露的卻是心底裡對他深沉的愛。
3.劉姥姥在賈寶玉屋裡照了一次玻璃鏡,折射出她的生命色彩,讓她成為一個光彩照人的人物
劉姥姥
劉姥姥第二次進賈府,受到了賈府的熱情款待。賈母親自在大觀園裡設宴款待她。酒席宴上,王熙鳳和鴛鴦兩人設法捉弄她,讓她喝了不少的酒。飯後,劉姥姥獨自解手,酒勁發作,誤入到賈寶玉居住的怡紅院。在這裡,她第一次見到了玻璃鏡。原文如下:
剛從屏後得了一門轉去,隻見他親家母也從外面迎了進來。劉姥姥詫異,忙問道:“你想是見我這幾日沒家去,虧你找我來。那一位姑娘帶你進來的?”他親家隻是笑,不還言。劉姥姥笑道:“你好沒見世面,見這園裡的花好,你就沒死活戴了一頭。”他親家也不答。便心下忽然想起:“常聽大富貴人家有一種穿衣鏡,這别是我在鏡子裡頭呢罷。”說畢伸手一摸,再細一看,可不是,四面雕空紫檀闆壁将鏡子嵌在中間。
劉姥姥為何在玻璃鏡看到戴了滿頭菊花的自己?
酒宴之前,李纨撷了各色菊花送去給老祖宗簪戴,賈母揀了一個大紅的簪于鬓上,還笑邀劉姥姥過來帶花兒,王熙鳳将一盤子花橫三豎四地插了她一頭,賈母和衆人笑的不住。劉姥姥卻笑說“我雖老了,年輕時也風流,愛個花兒粉兒的,今兒也老風流才好。”
劉姥姥的話雖是戲谑,實質卻透露出了她的生命色彩。
劉姥姥是一個善良之人,根據王熙鳳之女巧姐的判詞,以及脂硯齋透露的文本信息看,賈府最終沒落後,巧姐被賣入煙花巷,設法搭救她的人就是劉姥姥。一個善良之人一定也是美麗的。
劉姥姥雖然一出場就是一個農村老妪,但是她年輕時,一定如她所說,同所有女孩子一樣愛花兒粉兒。青春逝去,生活艱難,紅顔不再的劉姥姥沒有抱怨;她和賈母同樣是老人,但是生活境遇天壤之别;她能被留下在賈府裡做客,赢得大家的喜歡,靠得是自己插渾打科,自貶自己。但是生活的苦難,衆人的嘲諷,都沒能泯滅她心中的美好。在衆人面前,她深深的隐藏,但在鏡子裡,她看到了自己的滿頭菊花。
菊花的色彩是鮮豔的、多樣的,是曆代人們感物喻志的對象,因為它往往代表了人的可貴品質。深秋時節,百花凋謝,隻有秋菊不畏嚴霜,依然開放,愈冷愈見風骨,環境越惡劣,開放越熱烈。這恰恰就是劉姥姥的生命色彩。生活艱難時,心有膽怯的她勇敢地敲開了賈府的大門,拉開了一家改變生活的序曲;賈府富貴時,她以貧賤之軀行走于其間,把自己的歡樂帶到大家;賈府沒落後,心懷善念的她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譜寫了一曲人間至善之歌。無論什麼時候,劉姥姥都活得像一株菊花,芳香四溢,堅挺美麗,讓人回味,讓人向往。
玻璃屏、玻璃燈、玻璃鏡,雖然都很不起眼,但是有了他們的存在,賈府的榮華富貴顯得更加真實可信。他們和其它玻璃制品一樣,成為賈府繁華的一種象征,彰顯出賈府的奢華。同時,他們的出現和存在,在展現不同人物的生活和性格的同時,更使《紅樓夢》的故事和主題有了内在的張力。玻璃炕屏讓我們不僅了解了王熙鳳的日常生活,更将她“看客下菜碟”的深層原因暴露的一覽無餘。林黛玉拿出的那一盞玻璃燈,不僅照亮了賈寶玉雨夜行走的道路,也照亮了兩顆彼此牽挂的心,這種愛情不露骨不張揚卻讓人印象深刻,讓無數人對愛情充滿了無限向往。劉姥姥站在玻璃鏡子面前表現的一切,将一個曆經歲月磨難的老人形象完美的呈現出來,在鏡子面前,劉姥姥的生命色彩熠熠發光,不僅讓她自己感懷,更讓人贊歎。
一家之言,僅供閑看【文/小涵讀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