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國家興亡之歎詩詞

國家興亡之歎詩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4 23:26:50

從軍行

唐 /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國家興亡之歎詩詞(國家興亡   )1

【譯文】

青海湖上烏雲密布,

遮得連綿起伏的雪山也一片黯淡。

邊塞古城,玉門雄關,

遠隔千裡,遙遙相望。

黃沙彌漫的塞外,

守邊将士身經百戰,磨穿铠甲。

但壯志豪情猶在,

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品讀】

“從軍行”是樂府舊題,多寫軍旅艱苦生活。邊塞詩歌大咖王昌齡一出手就寫下七首《從軍行》,從多個場景描寫戍邊将士懷鄉思親的愁苦悲涼和殺敵立功的壯志豪情,再現盛唐時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偉大時代精神,譜寫出雄渾壯美、氣勢磅礴的組詩。

國家興亡之歎詩詞(國家興亡   )2

在很多邊塞詩歌中,我們經常看到一個網紅打卡地——玉門關,如王之渙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戴叔倫的“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李白的“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唐彥謙的“百戰沙場汗流血,夢魂猶在玉門關”等佳句名篇。借由這些詩歌,我們穿越曆史的影像,回首那茫茫邊關的蒼涼悲壯。可真實的玉門關,又承載着怎樣的使命呢?

國家興亡之歎詩詞(國家興亡   )3

首先,我們科普一下玉門關的地理位置,它位于今天甘肅省敦煌市西北80 公裡的戈壁灘上,如今隻剩下一座矮小的遺址,偏遠荒涼、蕭瑟落寞,不用說細節也能想象到。如果你此刻對玉門關的印象隻有無邊無際的大漠,再或許還能聽到當年戎馬縱橫的嘶喊聲、響徹四野的戰鼓聲,那可真是狹隘了。

國家興亡之歎詩詞(國家興亡   )4

接下來,我們需要了解玉門關的政治地位。它設立于漢武帝時期,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于此而得名。其重要性堪比今天的海關,是中原和西域的界限,也是絲綢之路的門戶。曾幾何時,這裡也是水草豐茂、駝鈴悠悠、商隊絡繹、使者往來,一派繁華。走出去時,它是前行的燈塔;返回來時,它是歸程的港灣。從此地往西,古老的民族攜帶着獨特的神韻不斷走向世界的舞台;再由西向東,接引着異域的文化風情在華夏大地散播開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雙向交流融合,讓玉門關成為一個具有着特殊意義的政治高地和軍事要地。

在文人墨客的筆下,曆經世事滄桑,玉門關逐漸失去昔日的輝煌,變成了黃沙漫漫的戈壁荒漠,徒留下遼闊曠野中嗚咽的羌笛、守邊将士們思鄉的淚眼,還有無數愛國志士的終極夢想。玉門關,成為一道在中國文化中過不去的“關”,這道關,雕刻着所有關于邊塞與故鄉,安定與漂泊,豪情與柔情,思念與守望,理想與現實的深刻印迹,這是一部關于英雄的史詩,無需點染,但求在歲月的長河中不生不滅。

國家興亡之歎詩詞(國家興亡   )5

文化繁榮是國家發展的軟實力,盛唐強音鼓舞着文臣武将們的昂揚鬥志。能夠征戰沙場,抵禦外敵侵略并開疆拓土,幾乎是這個時代有為青年的首選職業路徑。新的文學流派由此誕生,王昌齡、王之渙、王翰、崔颢、李颀等一大批詩人集結為“盛唐邊塞詩派”,尤以高适、岑參為首,故也稱作“高岑詩派”。

我們有幸和王昌齡一起踏上這條古老的西行之路,抵達那個神秘的玉門關,奏響盛唐的邊塞壯歌。

整首詩情感基調先抑後揚,詩人從荒涼的邊地之景起筆,繼而在“遙望”中寄托深切的思歸之情;然後感慨久戍邊關的戰争之苦;最終筆鋒逆轉,發出雄壯的誓言——不破樓蘭終不還!铿锵有力,壯懷激烈,令人肅然起敬。由景入情,典型環境和人物情感高度融合,互為依托,成就了千古豪邁。

國家興亡之歎詩詞(國家興亡   )6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這裡提到兩個地名:青海和玉門關,王昌齡在開篇直接亮出西北邊陲戰區地圖。在唐代,西邊有吐蕃(b ō ),北邊有突厥,青海是唐軍和吐蕃多次交戰的地方,而玉門關外就是突厥的勢力範圍,所以這兩座城池是重要的邊防要地。戰士們想到曾經在這裡發生過的戰鬥場面,不由心潮澎湃:有對邊疆惡劣環境的感傷,有戍邊生活艱苦的孤寂,有思念親人故鄉的愁緒,有守衛邊關建功立業的豪情,種種心境都融進了這蒼涼遼闊、迷茫昏暗的景象中。

國家興亡之歎詩詞(國家興亡   )7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後兩句直接發出堅定的誓言,将士們即便在戰場上磨穿了铠甲,依然會奮戰到底,打敗強敵。“穿金甲”,以小見大,以實寫虛,從滿身洞孔的盔甲中,我們能真切感受到戰士們戍邊時間之漫長,戰争之頻繁,戰鬥之艱苦,敵軍之強悍,加上這戈壁的“黃沙”,更凸顯出邊關之蠻荒,此句是訴“苦”。如此之苦,本應退縮,慷慨激昂的将士們卻在艱苦中愈挫愈勇,毅然表達以死報國的強烈志願。全詩的情感至此達到頂點,境界開闊,情感悲壯。

國家興亡之歎詩詞(國家興亡   )8

在這首詩中,我們讀到的不是一千多年前長眠于大漠中的衆多無名士卒,而是一顆顆滾燙的赤誠之心,這片土地從來不缺少英雄,這個民族會永遠銘記英雄。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隻有這樣的《英雄贊歌》才能緻敬英雄,因為他們用生命诠釋着大義和責任,演繹着豪邁與榮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