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借代男兒何不帶吳鈎

借代男兒何不帶吳鈎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24 22:15:46

借代男兒何不帶吳鈎(一考封神兩犯桃花)1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紮心提問:人生有多難?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曾經有這樣一份流調報告被網友熱議,并總結出來:

借代男兒何不帶吳鈎(一考封神兩犯桃花)2

這并不是某個時間段某個城市的個例。持續走高的房價,被内卷的教育競争······早已壓得太多人們牢騷滿腹愁斷腸,壓得太多人們疲于奔命,忘卻了詩與遠方。

如何才能與人艱不拆的生活對抗?

唐代有這樣一位大詩人。明明是一支當宰相的潛力股,卻在接近理想時崩盤。從此,倒黴人搭上了連貶火車,一去就是23年,倒黴到連“桃花”都能成為他的命定劫數。

換做他人,人生處處“栽”是很容易抑郁的。但是他卻能天天高唱“無所謂”,将笑看風雲的達觀精神發揮到極緻。不論境遇如何,他總是能治愈自己。

同時代另一位文壇大咖白居易驚呼他為“詩豪”!全國人民點贊支持。

他就是劉禹錫。

借代男兒何不帶吳鈎(一考封神兩犯桃花)3

第一次入京:

考場春風得意,官場馬失前蹄

“我叫劉禹錫,字夢得。是漢代中山王劉勝的後人,耐心往上數N代,我也算是皇親國戚一枚。”

有些人天生就自帶喇叭屬性,很明顯,這位個人還是個喜歡往臉上貼金的高音喇叭。

少年時期,老天爺還是很眷顧他的。在公元792年到795年短短三年間,二十出頭的劉禹錫居然連中三科,每次都是一考就中。人人都說他是“學霸”,我看他是“考神”。

劉禹錫的仕途起點也還是比較高的,31歲就被任命為監察禦史,雖品級不高,權力卻很大。後來又入東宮任太子校書,成了未來天子培養的重點後備幹部。

隻是沒有誰會想到,他的人生就像藍天白雲晴空萬裡突然暴風雨······

804年,德宗駕崩,太子李誦登基。為唐順宗 。

新皇帝上任三把火,作為後備幹部的劉禹錫參與到“永貞改革”,信心滿滿地他撸起袖子準備大幹一場。

改革勢必意味着一部分利益會受到影響,一要削藩,二要削減宦官權力,三要限制宮市。 塊塊都是硬骨頭。誰會傻等着自己的蛋糕被分走呢?

更糟糕的是,很快改革團體内部也出現了分化。本就中風口不能言的順宗也被迫下台,憲宗上位。

劉禹錫的厄運正式到來。改革領袖王叔文被賜死,劉禹錫,還有一起考上進士的好基友柳宗元等悉數被貶,這就是震驚朝内的“二王八司馬”事件。

劉禹錫被貶連州(今廣東連州)刺史。

從前天子身邊的紅人,陡然到被貶路上的沒落客,心情不免有些沉郁憤慨的。走了半月有餘了,連州還沒到。

一天,坐着一輛破舊的馬車正在荒郊路上前行的他突然被叫停。

劉禹錫心頭掠過一絲光亮,暗自嘀咕,莫不是另有轉機?

“改授劉禹錫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馬。”

萬萬沒想到到,這次貶官還是買一贈一的。

劉禹錫帶着滿心的無奈領旨。

當他再次出發,忍不住仰天大笑,被貶刺史還沒到任又被貶到另一個地方當司馬,感覺自己破了個曆史記錄。

一陣涼風吹過,幾片枯黃的葉子垂落到他的身上。他擡起頭,看到天空有一排白鶴飛過,大笑吟道:

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45度角對着天空有感而發。

此詩一出,他真的破紀錄了。他打破了戰國時期宋玉以來傷春悲秋的慨歎,而寫得豪氣幹雲。

“逢秋”是時節更是時運,但是他卻絲毫沒有感受到寂寥,反而想成為“晴空一鶴”,一飛沖天。此等豪邁,實在鼓舞人心。

借代男兒何不帶吳鈎(一考封神兩犯桃花)4

人生一世,我們無法左右命運,卻可以選擇怎樣面對現實。人的生命都像洪水奔流,指不定會在哪裡遇到暗礁。莫悲傷,也不用害怕,畢竟,碰撞才能讓生命激起美麗的浪花來。

我們不能保證自己有能耐在任何時刻都掌握事态,但我們卻可以學習他任何時刻都掌控好自己的心态。

第二次入京:

初遇“桃花劫”,京都夢碎

公元814年,朝廷召回劉禹錫和柳宗元兩人回京城待命。

在遠離京都的邊角旮旯沉淪了整整10年,再次回到長安,心情有些小激動。

大展宏圖的機會又來啦!一想到這,劉禹錫就感到血液又重新沸騰燃燒起來,忍不住想拉起與自己同進退多年的柳宗元來唱一曲“我們一起搖擺”。

趕上初春時節,玄都觀的桃花開的正豔,成為京城最著名網紅打卡地,轟動一時。劉禹錫扯上柳宗元和另外幾個朋友,沖進人堆也要去湊個熱鬧。

觀外車馬擁堵,觀内熙熙攘攘,人比花還多。擡眼望去,千餘株桃花似錦如霞,美美惹人愛。

劉禹錫也被此情此景迷住了,回想當年并沒有如此盛景啊,人世變化可真是太大了!

借代男兒何不帶吳鈎(一考封神兩犯桃花)5

心頭一熱,一首詩脫口而出: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好詩,好詩!”朋友們贊不絕口,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傳到了宰相武元衡那兒。

朝中本就有小人嫉妒他,稍微一挑撥,武元衡也覺得“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意在譏諷朝政。

這不是暗戳戳譏諷新貴們都是“他”被貶離開京城之後,靠阿谀獻媚攀爬上高位來的嗎,簡直太損了。武元衡越讀越不是滋味。

經過小人演繹,很快就上升到譏諷皇帝了。本就神經敏感的憲宗也被氣到。

皇帝來了一陰招,把他和一起回來的柳宗元分别明升為播州(今貴州遵義)刺史和柳州(今廣西柳州)刺史, 實際則一腳踢飛到了更偏遠的地方。

本滿心大志的兄弟倆接到任命,面面相觑,徹底蒙圈。

經過有良心的同僚求情,朝廷最終改任劉禹錫為連州刺史,他也就坦然動身。隻是連累好友,感覺有點尴尬。

“沒事,老兄,你是風兒我是沙,你去海角,我就去天涯。”

劉禹錫早就被“貶”出經驗來了,到了連州,他沒有将時間浪費在唉聲歎氣上,而是馬上深入民間,到處去采風,去觀察風土民情,去專心搞當地的文化開發。

822年,他被調任夔州(四川奉節)刺史。對于别人來說這是巴山楚水凄涼地,對于他來說,這裡有數不盡的民間文化可以滋養他的文筆。

在這裡他被土家兒女婆娑起舞的場景深深打動,他的音樂才華也終于可以得以施展。

借代男兒何不帶吳鈎(一考封神兩犯桃花)6

于是寫下了著名的竹枝詞九首。這種獨特的人生體驗都被他用心保存,讓他在民歌方面開啟了一代先河。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從此,朝廷少了一個朝臣劉禹錫,詩史上卻有了流傳不朽的《竹枝詞》。

詩人用行動教會我們:如果沒趕上淩晨五點的日出,不妨看看傍晚六點的夕陽。沒人可以回到過去,但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傻樂。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

第三次入京:

再遇“桃花劫”,永别了,長安

828年,56歲的劉禹錫終于再一次回到長安。“我劉禹錫又回來啦!”離上次桃花事件已經過了14年。

好巧不巧,又是一個桃花盛開的陽春三月。

“喲,今年咋沒人嚷着去玄都觀打卡呀,我倒是很想故地重遊一下了。”

昔日的紅火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遍地青苔和野菜野麥。

借代男兒何不帶吳鈎(一考封神兩犯桃花)7

看到此情此景,心頭再次一熱,詩又來了。

他以嬉笑怒罵的語氣寫道:“餘貞元二十一年為······”

詩曰: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字裡行間滿是自信和傲氣。14年的風霜雨雪并沒有将這顆硬核石頭打磨圓。他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

“哈哈哈哈哈······”

爽朗一笑間,滿是對那些政敵的嘲諷,又盡顯一個曆經磨難終于熬出頭的人的自豪。

可是桃花到底是他命定的劫數。剛剛脫離谪籍的他又把好好的仕途發展機會作沒了。

果然,很快這首詩又開始在京城瘋傳,朝中大臣認定他又在指桑罵槐,紛紛上表提議不能給他重要職位,隻給了他一些閑職敷衍。

不久,因為黨争再起,腰杆子比筆杆子還直的他又被明升暗降,被排擠出京,任蘇州刺史。終究是與京都無緣啊!

一到蘇州,達觀的劉禹錫又回來了。

風雲變化饒年少,光景蹉跎屬老夫。

秋隼得時淩汗漫,寒龜飲氣受泥塗。

東隅有失誰能免,北叟之言豈便無。

振臂猶堪呼一擲,争知掌下不成盧。

——《樂天寄重和晚達冬青一篇,因成再答》

在他看來,秋高氣爽之時,雄鷹能淩空翺翔,天寒地凍蟲類遭殃,神龜卻能悠然吐氣。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既然還能振臂高呼,說不定還能中個頭彩呢。

晚年的劉禹錫還是那樣快樂高興,心态好的他活到七十歲。

他在被貶期間,為當地百姓寫的歌時過300多年還在被傳唱。在連州、蘇州,百姓都搶着要為他建立祠堂紀念瞻仰。

借代男兒何不帶吳鈎(一考封神兩犯桃花)8

人生在世,挫折難免,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一個人要是總能保持一顆硬核的初心,從困境中看到有利因素,定然還會有意外的收獲。

劉禹錫大半生都跌落在泥坑裡,但是他總能豪氣一笑,用一顆堅定而強大的心把充滿艱難的日子嚼出獨特的美味來。

他最終治愈了自己,也治愈了後世的我們。

楊绛也曾說過:“随着日子往前走。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帶傷的人,無論什麼時候,你都要相信,真正治愈自己的,隻有自己。不去抱怨,盡量擔待。不怕孤單,努力沉澱。”

當我們總是倍感脆弱,似乎一根稻草都能壓垮我們時,當我們覺得生活太苦太累,無處可逃時,不妨學學劉禹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