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見秦宮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羽聞之,烹說者。
圖片來自網絡
秦朝末年,天下紛争不斷,各路豪強你争我奪。起義軍最終目的都隻有一個,推翻暴虐的秦朝統治。但是起義軍都是各自為戰,沒有統一的調度和指揮,導緻前期紛紛失敗,損失慘重。而後,各路起義軍商議約定:如果誰能夠先打入鹹陽,推翻秦朝的暴政,誰就做關中王。
在這些起義軍将領中,劉邦和項羽是最有實力的,劉邦雖然出身卑微,但善于用人,所以他手下有很多本領高強的人。而項羽本人就是一員能征善戰的大将,所以他領導的起義軍的軍事力量是最強的。但是,他這個人有些剛愎自用,不愛聽别人的不同意見,一向獨斷專行。
在戰争發展的過程中,劉邦充分聽取部下的意見,進攻路線安排得十分巧妙,受到的阻力較小,因而得以搶先一步進駐鹹陽,俘虜了秦王子嬰,滅了秦朝。但是,劉邦心裡清楚,憑自己的實力一時還無法與項羽對抗,他便以退為進,先将軍隊撤出了鹹陽,等待日後有了機會再成就大事。項羽的路線安排不是很好,所以總是和秦軍正面遭遇,費盡千辛萬苦還是晚來一步。
所以他對劉邦極為不滿,就以胡作非為來發洩心中的怨憤。項羽率領大隊人馬到處沖撞殺戮,又放火燒了秦宮,大火燒了幾個月,把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燒成了一片焦土瓦礫。即便這樣,他還覺得不夠解氣,又把秦朝留下的珠寶玉器洗劫一空,然後準備率領衆人回到江東。
當時,項羽手下的有識之士勸他說:“鹹陽處在關中要地,土地肥沃,物産富饒,而且地勢險要,您不如就在這裡建都,這樣有利于您奠定霸業。”項羽本也有些心動,可是一看眼前的鹹陽已被自己弄得殘破不堪,哪裡還像個都城的樣子?就更加懷念故鄉,所以一心隻想回到故裡去。他對那個勸他的人說:“人要是富貴了,就應該回到故鄉去,讓父老鄉親知道你現在是什麼樣子。要是富貴了還不回故鄉,就好像是穿着漂亮的錦繡衣服在黑夜裡行走,你的衣服再好也沒有人看得見,有什麼用呢?所以我還是要回到江東去。”
那人聽了這話,覺得項羽實在算不上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就私下對别人說:“人家都說楚國人徒有其表,就好像是猴子戴上帽子假充人一樣,我以前還不相信,這次和楚王談話之後,我才知道果真如此啊!”,不料,這句話傳到了項羽的耳朵裡,他非常生氣,立即把那人抓來,投入鼎镬裡活活烹死了。
圖片來自網絡
點評: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到,項羽并沒有一個做帝王的胸襟。
項羽放火燒秦皇宮,就是沒有打算長治久安,沒有一個宏遠的規劃,隻是打下來了,并洗劫了珠寶。
他隻想着衣錦還鄉,别人說他沐猴而冠他一氣之下就殺了對方。
項羽烏江自刎後,李清照寫到,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就是典型的,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健康 智慧 國學
關注我們,人生不迷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