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人的眼中,春節是中國人的節日,表示農曆新的一年的開始。聖誕節則是西方國家的春節,似乎更多帶有宗教色彩。所謂聖誕,不就是耶稣誕生的日子嗎。不過,既然都相當于春節,在聖誕老人進入國門之後,基本上相安無事。來美國之前,各大商場已經裝飾一新,青島最大的海信廣場一進入12月份就豎起了聖誕樹,廣場亮化也完全是聖誕風格,多少年來都是如此。熟料天有不測風雲,不知今年為啥突然興起一股抵制洋節之風。網絡上,抵制聖誕節的口号此起彼伏,更有一大批腦殘人群招搖過市,搖旗呐喊,如喪考妣,似乎被聖誕老人掘了祖墳——真為這些人的智商下限擔憂。
聖誕在部分國人的眼中突然成為洪水猛獸,那美國人咋過呢?第一次在美國過聖誕節,親身感受到了聖誕濃濃的氣氛。節前最後一天,來到邁阿密一家規模較大的Mall(大型購物中心),雖說有50多公裡,但全程大部分高速,而且美國的高速并不收費,因此也就30多分鐘就到了。正趕上周末,又恰逢本周正好是聖誕節前的最後一天,學校的學生和一些單位估計下午就“打醬油”了,這些人可是商場的主力軍,一撥又一撥的人群來到這裡感受節日的氣氛。
商家不會放過這個每年一度難得的商機,所有商場和租賃櫃台都用各種彩燈和電子裝飾包裝起來,到處呈現出一派節日的氣氛。當然,更能體現節日氛圍的還是川流不息的人群,各大櫃台都圍滿了人,正巧路過PANDORA(國内稱為潘多拉)店,這是一款女士非常喜愛的手鍊,門前居然排起了長隊,出來一撥才能放進一撥。聖誕節即将來臨,大家都在購買各種聖誕禮物,大多數人手裡都提着各種各樣的禮物。當然最高興的還是孩子,而且每個年齡段的孩子們的需求不同,兒童和幼兒小朋友,喜歡各種遊戲節目,喜歡和聖誕老人合影;大點的孩子就在各商場轉悠,挑選自己喜歡且在财政承受能力範圍内的小禮品;再大些的就又不一樣了,有些自己用,有相當一部分送給家人或朋友的。——大商場實際就是一個小社會,什麼樣人都能看到。
聖誕節期間更了不得,這種購物狂潮彌漫到各大商場。附近有家規模很大的奧特萊斯,據稱這是佛羅裡達客流最多的地方,超過美國最大的奧蘭多迪士尼。聖誕這幾天,每天都喜歡去看那裡的夜景,商區内的所有街道都被裝飾的流光溢彩,霓虹燈閃爍着五顔六色的光芒,高大的聖誕樹幾乎與建築物比肩,看上去令人賞心悅目。尤其到了晚上,來這裡購物的人,都會被夜幕、燈光和裝飾秀恰到好處的配合所吸引,紛紛在各種具有特色的燈光裝飾前和家人拍照留念。
當然,穿梭在流光溢彩中的購物人群是節日的主體,畢竟聖誕節是商家大酬賓的日子,很多商品的折扣已經到了出血大甩賣的地步,各個商家店面前的大幅廣告上都用紅字寫着“50% OFF”,很多商品甚至2—3折出售,而且很多還是“Buy1 Get1”(買一送一)。客觀的說,美國的服裝即使換算成人民币都不算貴,如果掙美金消費美金,用國人的話形容簡直就是“白菜價”。正因為如此,聖誕期間來這裡體驗到和欣賞到的絕對是購物的奇觀。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膚色的淘貨者,操着不同的語言,在縱橫交錯的商場内盡情的挑選着自己中意的商品,幾乎人人都是大包小包肩扛手拎,購物車更是碼的一摞又一摞,估計車的後備箱要是空間小一點,絕對塞不下。有時候想,國内的掃貨大軍要是能來這裡,那将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宏觀景象啊?
黑燈瞎火的掃貨大軍多麼辛苦
既然購物,當然離不開車。在美國,車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旅遊、購物還是景區遊玩,似乎都是以有車來設計的。商場購物也是如此,美國規模較大的Mall一般都有規模不小的停車場,大部分停車場——包括購物中心、商場等地——不僅數量充足,而且全部免費。奧特萊斯附近有座三層的立體停車場,過節了估計裡面絕對車滿為患。不過甭擔心,因為這裡還有露天停車場,而且不能用一般停車場的視角看奧特萊斯的停車場。這裡的停車場有多大?用一眼望不到頭形容都不為過(當然望不到頭是因為停車場基本是圍繞奧特萊斯建的),即使如此,像這種高峰時節有些車依然停在草坪上,“汽車輪子上的國家”名副其實。
當然,在美國過聖誕,更多的還是感受美國普通家庭的節日氣氛。和國内普通百姓忙年差不多,美國普通家庭也很重視聖誕節。國内春節忙着貼春聯、窗花、放鞭炮、包餃子、蒸饅頭等。在美國,聖誕節前商場裡擺滿了琳琅滿目的聖誕裝飾,院子、走廊或廳裡都有一棵聖誕樹,上面挂着孩子們的各種禮物,從窗外可以看見大人和孩子們都帶着聖誕老人帽,看上去其樂融融。很多家庭的窗戶和涼台都挂上彩燈,遠眺多彩,近看炫麗,仿佛無數串珍珠灑在大地上。
昨天寫了一篇文章《節慶文化說說聖誕節》,主要是針對國内最近是否過洋節的所感。其實無論哪一種文化,都是可以相互影響和借鑒的,就好比商品也可以多元一樣。以前隻看見Made in China,現在不僅有越南、印度,甚至也有Made in Malaysia、Made in Cambodia……
非誠勿擾2 發布在 凱迪社區 > 貓眼看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