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拔罐拔出血泡是濕氣重嗎

拔罐拔出血泡是濕氣重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14:19:32

拔罐拔出血泡是濕氣重嗎?作為中醫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很多人對拔罐并不陌生,甚至隔上一段時間去拔個罐成為一些人的“養生日常”但是,被拔罐“誤傷”的人也不在少數,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拔罐拔出血泡是濕氣重嗎?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拔罐拔出血泡是濕氣重嗎(拔罐拔出水泡是濕氣排出來了)1

拔罐拔出血泡是濕氣重嗎

作為中醫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很多人對拔罐并不陌生,甚至隔上一段時間去拔個罐成為一些人的“養生日常”。但是,被拔罐“誤傷”的人也不在少數。

“以後再也不敢自己拔罐了。”本想通過拔罐緩解病痛,結果因為操作不當,整個後背長滿密密麻麻的水泡,濟南市民張先生悔不當初。哪類人群适合拔罐?如何拔罐才能真正達到祛病健體?

自行拔罐止疼結果拔滿水泡

今年57歲的張先生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肩周炎多年了,也是因為這病,朋友送了一套拔罐,他偶爾也會自己在家拔一拔。

春末夏初,天氣冷熱不定,張先生感覺受了風,老毛病又重了。于是,他喊來家人幫忙,從肩頭往下,到臀部以上,整整齊齊碼了12個罐兒。

本想多拔一會兒,但是,趴着趴着,張先生就感覺不對勁。背上又癢又疼,而且越來越疼。等把罐子取下來,家人都傻了眼:拔罐部位的皮膚,已經長滿了透明的水泡。

疼到鑽心,不能平卧,不能側躺,張先生被折磨得茶飯不思,無法入睡。于是隻能跑到醫院就診,醫生判斷,其受傷的皮膚已接近二級燒燙傷。

“就患者情況來看,拔罐部位皮膚出現水泡,應該是時間過長引起的。”濟南醫院康複中心副主任李愛華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有人覺得拔罐時間越長越好,也有人覺得拔出水泡來才能達到最佳效果,這都是對拔罐療法的誤解。

李愛華介紹,根據罐的大小、材質和負壓狀況,有各自不同的标準。一般情況下,根據患者身體強弱和淺層毛細血管滲出血液情況,留罐時間考慮3分鐘到6分鐘,這樣多會輕微滲出血或充血,也便于吸收,增強抗病能力,不留斑痕。

“留罐時間不可過長。”李愛華強調,長時間留罐對皮膚傷害大,就像張先生這樣,不但會傷害到皮膚,水泡破潰還可以引發感染,造成不良後果。

同樣,拔罐也要注意間隔時間,一般情況下,慢性病或病情緩和的病症,都要間隔開來,不能天天都拔。

拔罐的部位首先應該是穴位

拔罐法又名“火罐氣”“吸筒療法”,古稱“角法”,屬于針灸治療的一種療法。這是一種以杯罐做工具,借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産生負壓,使吸着于皮膚、造成淤血現象的一種療法。随着醫療實踐的不斷發展,不僅罐的材質和拔罐的方法不斷得到改進,而且治療的範圍也逐漸擴大

“作用于經絡穴位之上,能夠使腠理開瀉,使病邪或一些病理産物被吸附出來,疏通人體氣血經絡,促進髒腑經絡功能恢複到正常,起到溫經散寒、消腫止痛、拔毒排膿的作用。”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針灸科副主任王健告訴記者,拔罐療法的應用比較廣泛,常見的頸腰椎疼痛、類風濕性關節炎、膝關節疼痛等,髒腑功能失調類的疾病,如胃痛、腹瀉、消化不良等,諸多疾病可以用拔罐來治療。

王健介紹,中醫認為,寒、淤、濕等邪氣,可能通過拔罐被吸附出來,但是,并不是所有拔罐後留下的青紫罐印都是寒濕之氣造成的。

“從西醫角度解釋,出現罐印是因為拔罐導緻皮下毛細血管破裂,形成的原因多是時間過長、負壓過大,部分熱毒熾盛等。患者的罐印跟其體内病邪有關,而對于氣虛、血虛的患者,正常操作的前提下,拔罐之後可能不會留下什麼痕迹。”王健提醒,切莫因為追求拔出青紫罐印而盲目操作。

另外,有些人認為,隻要是疼的部位都可以拔罐,這種想法也是不對的。王健說,從中醫角度,拔罐的部位首先應該是穴位,包括病變部位,要由大夫在診斷的基礎上,根據其經脈、髒腑狀況選擇合适部位。

同時,一次拔罐的數量也并非越多越好,對于接觸面較小的部位,用的拔罐數量更應減少。

拔罐會“耗氣”體質虛弱者不宜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拔罐的應用非常廣泛,但到底能不能選用拔罐、如何通過拔罐來治療,首先還是要經過中醫來辨證。

“首先要确定患者的體質,如果體質過于虛弱,就可能使虛者更虛。”王健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拔罐中有瀉法,如果體質太虛,則可能适得其反。

同時,拔罐前要檢查患者局部是否有皮膚破損,若有破潰,不宜拔罐。另外,患有一些出血傾向疾病的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則務必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應用拔罐,避免因為拔罐造成出血不止或感染的情況。

“拔罐的過程是會‘耗氣’,所以孕産婦及年紀大且患有心髒病者也應慎重。”李愛華說,孕産婦體質虛弱,同時,孕婦的腰骶部及腹部是禁止拔罐部位,極易造成流産。另外,拔罐時,皮膚在負壓下收緊,會帶來一種疼痛的刺激。一般人完全可以承受,但年老且患有心髒疾病的患者,遭遇這種刺激下,也許可能會誘發心髒疾病的發作。另外,兒童皮膚嬌嫩,且發育未完全,拔罐前需要咨詢臨床中醫師,确保安全。

李愛華介紹,若在拔罐後不慎起泡,直徑在1毫米内散發(每個罐内少于3個)的,可不用處理,等其自行吸收;若直徑超過1毫米、每個罐内多于3個或伴有糖尿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應及時到醫院處理。

“拔罐可以疏風散寒、疏通經絡,在這個過程中,腠理是開洩的,所以拔罐之後更容易遭受寒邪,尤其是做好身體的保暖。”王健說。

另外,專家提醒,拔罐還是要到專業正規的醫療機構,雖然現在拔罐工具可以多渠道買到,但不要盲目選擇自行拔罐,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拔罐治療,安全和效果都更有保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秦聰聰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