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國内mcu品牌排行

國内mcu品牌排行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1 01:50:12

2022年的高考已經落下帷幕,對于一個準大學生來說,選擇專業就是人生的一個重要抉擇階段。

站在一個已經步入職場的電子工程師的角度,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專業方向,你沒猜錯,它就是最近頻繁沖上熱搜的MCU。在各大高校的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專業中都會看到它的身影。在近幾年的就業市場,MCU的求職熱度也是居高不下。

MCU廣泛滲透于各行各業

MCU(Microcontroller Unit),其中文含義是微控制單元,又稱單片機,是把CPU的頻率和規格做适當縮減,同時和内存、計數器、USB、A/D轉換、PLC等多種周邊接口集成在單一芯片上,形成的芯片級計算機。

當前MCU市場發展到底是怎樣的呢?如下圖所示,我們可以看到MCU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主要分布在日常消費(26.2%)、工業控制(9.6%)、物聯網(19.3%)、汽車電子(15.2%)等幾方面。其中,應用最廣的汽車和工業控制領域幾乎被國外大廠壟斷,國内MCU供應商的主要市場還是集中在家電和消費電子領域。

全球 MCU 部分應用領域銷售額分布及2021-2024市場概況預測


國内mcu品牌排行(哪些國産MCU廠家有潛力分割千億)1


圖源 | 招商證券、AI電堂


全球産業升級,MCU 賽道持續繁榮

根據IC Insights的最新數據,随着2021年經濟強勁複蘇,微控制器(MCU)銷售額增長23%,達到創紀錄的196億美元。IC Insights預測,2022年全球MCU銷售額将增長10%,達到215億美元的曆史新高。

國内mcu品牌排行(哪些國産MCU廠家有潛力分割千億)2


我們再來看國内MCU市場。據 IHS數據統計,近五年中國MCU市場年平均複合增長率(CAGR)為7.2%,是同期全球MCU市場增長率的4倍,2019年中國MCU市場規模達到256億元,市場增長速度持續領先全球,據推算,2022年中國MCU市場規模超過268億元,并且與上年相比增長了5%。


國内mcu品牌排行(哪些國産MCU廠家有潛力分割千億)3


短期供需錯配,引發MCU價格暴漲


截止到2022年來看,全球新冠疫情還在延續,中美貿易戰尚未結束,“缺芯潮“席卷全球。MCU作為最核心的芯片之一,尤為緊缺。尤其從2020下半年開始經曆了一輪又一輪的漲價,主要的廠商産品普遍漲價 5%-15%,緊缺産品甚至漲價幅度50%,部分産品漲價幅度甚至超過十倍,包括英飛淩、恩智浦、意法半導體等國際大廠還出現了交期的進一步延長的情況,新排單基本都不接,平常交期在8- 10 周左右的MCU産品,現在貨期普遍超過20周,有的已經延伸至24-39周,甚至1年以上的交期都已經屬于常态化。


國内mcu品牌排行(哪些國産MCU廠家有潛力分割千億)4

資料來源:富昌電子


海外缺貨潮,國産MCU迎突圍良機

在芯片極為緊缺的情況下,原廠漲價、交期延長、廠家囤貨,MCU頓時處在風口浪尖。很多中小型國産企業從原來的買不起直接演變成買不到,部分企業出現拿不到貨,還有好不容易有貨卻又突然被加價,這一系列措不及手的情況使得更多的本土企業迫切加入到國産替代之路,擴大中低端領域的進口替代。

芯片缺貨漲價潮激活了當下的國産MCU市場,給客戶帶來了方案重新選型設計外部驅動力,給國産MCU企業帶來了更多接觸市場、完成産品導入的機會,國産替代化開始成為了更多企業的新選擇。

國産MCU廠家嶄露頭角,迎來曆史機遇

前段時間的一則“TI要把MCU研發團隊撤出中國,遠赴印度”的新聞霸屏朋友圈,曾經TI的MCU團隊是本土化運營最好的産品線之一,專門做本土定制化開發。但從2018年初開始走下坡路,市場慢慢的被國内MCU新銳廠商接手,生存空間大幅縮小。

在國際大廠缺貨漲價以及貿易環境多變的背景下,大多國産廠家也意識到已經不能再去一味的依賴海外供應鍊,越來越多的國産廠家認識到國内自主可控供應鍊的重要性。

與此同時,随着進入的廠家越來越多,替代産品質量良莠不齊,部分國産廠家的産品技術指标已經能夠滿足下遊客戶需求,在缺貨背景下能夠提供替代方案,有的将海外供應商直接替換為本土廠商。順勢完成産品導入,實現了國産化替代,成為了新的增量應用。現在來看國産化替代絕不是短期效應,MCU國産廠商迎來曆史性發展機遇,國産替代已經大勢所趨。

厚積薄發,國産MCU由弱到強

近幾年的缺貨行情給國産MCU帶來了證明自己的機會,在配合客戶項目導入過程中,完成産品的驗證,從低端向高端的發展已是必然。在技術層面,目前大部分MCU都是基于Arm Cortex-M内核來做,而RISC-V内核則是32位MCU領域的新生力量。這個可定制化的指令既拉低了入門門檻,也吸引了國内大部分MCU廠商的興趣。但是當下的MCU這個賽道已變得異常擁擠,未來兩年MCU芯片企業将會出現加速疊代,優勝略汰,一批MCU芯片國産廠商将會脫穎而出。

MCU國産廠商信息彙總

那現在的國産高性能MCU廠家都主要有哪些呢?以下是電巢為大家整理出來的内容,可為市場MCU國産替代做一些參考,一起來看下:

通用MCU領域,包括有士蘭微、兆易創新、中穎電子、芯海科技、小華半導體、愛普特微電子、北京君正、比亞迪半導體、上海貝嶺、東軟載波、富滿微、國民技術、中微半導等十餘家半導體企業。

專用MCU領域,還有複旦微電、钜泉光電、峰岹科技、全志科技、博通集成、樂鑫信息、南芯半導體等半導體企業主要應用于智能電表MCU、電機驅動MCU、WIFI MCU、快充MCU等市場。

在國産替代的帶動下,紫光國微、韋爾股份、思瑞浦、炬芯科技、傑發科技、瑞芯微等半導體企業也紛紛參加到通用或專用MCU領域,國内MCU的發展正在大步前進。

國産MCU廠家彙總

國内mcu品牌排行(哪些國産MCU廠家有潛力分割千億)5

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已經意識到MCU市場的巨大潛力了吧。還在猶豫什麼,快快加入到我們的行業大軍中來。電子科技大學、東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的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都是不錯的選擇。

好了,這期的分享就到這裡啦,下期電巢會做一期國産MCU廠家及其部分具體廠家MCU型号pin to pin替代等,涵蓋更加詳細的MCU知識體系。電巢直播預告:6月16日晚20:00原華為器件工程首席專家榮慶安老師,将會為大家帶來【中國”芯'路之國産MCU發展】的直播分享,為何MCU會如此火熱?未來它到底會怎樣發展?帶着這樣的疑問,讓我們跟着榮老師,一起來聽一聽關于MCU的那些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