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氣襲來氣溫驟降,北方很多地方更是有了降雪,不知不覺中,冬季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天氣的變化也許讓很多人還沒有适應,感冒、咳嗽就成了常見的情況。
中醫講,咳是因為人的氣道受阻,肺氣不得宣暢所緻,而嗽則是因為脾濕不運,聚而生痰所緻。
所以《黃帝内經》說:“此皆聚于胃關于肺”,認為咳嗽的發生與人體的肺和胃有着密切的關系。
至于咳嗽的發生,《黃帝内經》認為外感咳嗽總體是由于“外内合邪”所緻,所謂“外”是指人體感受了外邪,邪氣束在肌表,肺氣不得宣暢;所謂“内”則是因為人過食寒冷飲食,寒飲食停在胃腑,影響到脾胃的運化,因而生痰,這樣内外兩種因素合在一起就會導緻人發生咳嗽。
我們在臨床過程中發現,咳嗽病人尤其是小兒,常常有外感寒邪,又加之過食生冷的情況,從而驗證了《内經》的說法是有依據的。因此中醫在治療咳嗽時,基本上是從肺、胃着手,用宣肺止咳和健脾(胃)化痰相結合的方法。
許多病人各種藥都吃了,可咳嗽卻一直難愈,這是什麼原因?
其實好多咳嗽纏綿不愈,是因為醫不得法,治療咳嗽要弄清其病理,對症下藥。
按照辨證施治的原則,咳嗽有内傷、外感之分,又有寒咳、熱咳、濕咳、燥咳的區别,須仔細分辨,切不可一方通用。
寒咳痰色白清稀熱咳痰黃而稠濕咳痰多粘稠燥咳幹咳少痰
還需結合脈象、舌診綜合分析。如果一見咳嗽,未辨寒熱虛實,随便到藥店買點止咳成藥,隻能有事倍功半的結果。
冬季咳嗽宜食療
一、風寒咳嗽 :吐稀痰,伴有頭痛、鼻塞、流清涕、怕冷及發燒,可服用杏蘇散治療。療法在于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1、生姜,紅糖,大蒜
患風寒感冒時,還伴有咳嗽,可以用生姜3~5片,小兒1~2片,大蒜7~10瓣,小兒2~3瓣,紅糖半勺一起煮,要小火煮10分鐘,把蒜頭的辣味煮掉,這樣效果好。
■2、梨,花椒,冰糖
梨一個,洗淨,靠柄部橫斷切開,挖去中間核後,放20粒花椒,2粒冰糖,把梨上部拼對好,放入碗裡,上鍋蒸半小時左右即可,成人一次吃完,小兒可分二次吃完。蒸花椒冰糖梨對治療風寒咳嗽效果非常明顯。
■3、蘿蔔蔥白治風寒咳嗽
做法:蘿蔔1根,蔥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蘿蔔煮熟,再放蔥白、姜,煮成一碗湯,連渣一次服。适用: 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風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二、風熱咳嗽 :多有發熱、口幹、吐痰不爽、喉痛。可用桑菊治療,醫理是疏風清熱、化痰止咳。
■1、煮蘿蔔水
白蘿蔔洗淨切8~10片(小兒3~5片),放入小鍋内,再加大半碗水,燒開後改小火煮5分鐘,等水不燙了喝下,一日1~2次。
■2、烤橘子
将橘子直接放在小火上烤,并不斷翻動,等到橘子冒熱氣,橘皮發黑就烤好了,稍涼後剝去皮,吃裡面溫熱的橘子瓣,成人一次1個,孩子一次吃2~3瓣就可以了。
三、傷風咳嗽:
■1、紅糖姜棗湯
做法:紅糖30克,鮮姜15克,紅棗30克。以水三碗煎至過半,頓服,服後出微汗即愈。适用:驅風散寒。治傷風咳嗽,胃寒刺痛,産後受寒腹瀉,惡陰等。
■2、芫荽湯
做法:芫荽(香菜)30克,饴糖30克,大米100克。先将大米洗淨,加水煮湯。取大米湯三湯匙與芫荽,饴糖攪拌後蒸10分鐘,趁熱一次服,注意避風寒。适用:發汗透表,治傷風感冒引起的咳嗽。
四、其他咳嗽類型
■痰熱咳嗽。不妨用新鮮熟木瓜一個,去皮蒸熟,加少量蜜糖吃。
■痰濕咳嗽。用薏米煮粥,有助于治療咳嗽和喉中漉漉痰聲;或用桔皮30克煎取濃汁,去渣,然後加入粳米50到100克煮粥。
■肺氣虛久咳或陰虛久咳。用柚核二十多粒,加冰糖、水煎服,一日三次,對久咳有利。也可用百合30克加蜂蜜蒸熟吃,有利于久咳和口幹。
■夜嗽。不妨用生芝麻15克,冰糖10克,芝麻與冰糖共放碗中,開水沖飲。潤肺,生津。治夜嗽不止,咳嗽無痰。注:芝麻1把,生姜50克,共搗爛煮汁服,亦有上述療效。
■止咳平喘——黃精冰糖:黃精30克,冰糖50克。将黃精洗淨,用冷水發泡,置砂鍋内,再放入冰糖,加水适量。将鍋置爐上,以武火煎煮,後用文火煨熬,直至黃精爛熟為止。每日2次,吃黃精飲湯。功效:清肺,理脾,益精。用治肺燥肺虛之咳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