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皇帝雖然在位時間60年,但其執政時間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我國曆史上執政時間最久,最長壽的皇帝。
皇帝在位時間久了,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一個最嚴重的就是皇儲的問題,很多優秀的皇子熬不過老爹,先走一步了。
公元1773年,繼位三十八年的乾隆皇帝,面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在世的皇子僅剩下四子永珹、六子永瑢、八子永璇、十一子永瑆、十二子永璂、十五子永琰和十七子永璘。
其中四子永珹、六子永瑢分别過繼給了和碩履懿親王允裪和慎靖郡王允禧,沒有皇位的繼承權,還有五個兒子,乾隆最終選擇了十五子永琰,進行秘密立儲,即為後來的嘉慶皇帝。
乾隆皇帝崇尚漢文化“嫡長子”繼承制,永琰獲得了領先優勢
1773年,乾隆在世的這五位皇子中,出身最高的,要數十二皇子永璂,是乾隆第二位皇後那拉氏所生。
但是在乾隆三十年,皇後那拉氏陪同乾隆第四次南下巡視,在此期間那拉氏因為各種原因,斷發觸怒皇帝,最終帝後失和,被遣送回宮修養。
乾隆三十一年,皇後那拉氏病逝,并沒有獲得皇後的禮遇,乾隆皇帝下令以皇貴妃的禮儀下葬,多名因此上奏的官員都被發配邊疆,那拉氏的皇後之位不廢而廢,因此永璂基本失去了繼承的資格。
乾隆皇帝是一個有文藝青年氣質的皇帝,十分崇尚漢文化,動不動就寫詩搞藝術,但是水平着實是一般。因而就十分崇尚傳統漢家講究的“嫡長子”制度。
乾隆元年,皇帝弘曆就秘密立自己的次子,也是富察皇後所生的嫡長子永琏為皇太子,不想沒幾年太子就去世了。
沒過幾年,弘曆又想立自己的七子,也是富察皇後所生的第二個兒子永琮為皇太子,永琮年僅兩歲,就得了痘病,去世了。
弘曆的這段經曆,完全可以寫一篇文章,我有一個夢想,立我的嫡子為皇太子,可見乾隆皇帝立太子時,是十分看中皇子的出身的。
最後剩下的四個兒子,是兩對親兄弟,永璇和永瑆都是嘉貴妃所生,而永琰和永璘都是令皇貴妃所生。
乾隆最終選擇太子的時候,更多考慮的是“子以母貴”,作為母親早逝的皇子永璇、永瑆,又怎麼能夠比得上母親得寵,雖無皇後之名,卻有皇後之實的令皇貴妃的兒子呢!
永瑆的母親嘉貴妃金佳氏,在乾隆二十年就去世了,永瑆還有兩位哥哥,四子永珹和八子永璇,四哥永珹被過繼給了和碩履懿親王允裪,從乾隆的這一行為來看,他就沒考慮嘉貴妃的兒子繼位的事情。
乾隆三十八年,秘密立儲的時候,十五子永琰僅有十三歲
嘉慶帝永琰生于乾隆二十五年,是弘曆與令皇貴妃魏佳氏的第二個兒子,到乾隆三十八年,将其立為皇太子時,永琰也僅有十三歲,作為一個尚且年幼的少年,怎麼分辨的賢明與平庸呢?
永琰年幼的時候,乾隆皇帝就對他細心教導,十分寵愛,六歲就拜兵部侍郎奉寬為師學習,又跟随工部侍郎謝墉學今體詩。
年少時期,永琰的學習就很不錯,史稱“英詞炳蔚,援筆立就,動成典則”,而且十分喜歡讀史書,甚至有“上下三千年,治迹目了然”的能力,從學習上來看,永琰是以為合格的守成之君。
最重要的是,年幼的永琰十分尊師重道,非常孝順聽話,從七歲開始,就經常去盤山行殿拜谒乾隆的母親孝聖憲皇後,深受皇帝和皇太後的喜愛。
另外,永琰也十分尊重自己的師傅,其中朱珪最受器重,朱珪調任福建學政之前,曾給永琰留下了“曰養心、曰敬身、曰勤業、曰虛己、曰緻誠”的谏言,永琰終身奉行,即使登基親政之後,也依然遵行。
可以說,嘉慶帝永琰不是天資卓越的皇帝,但他一定是一位勤奮好學、品行端正的皇帝,是一個家裡的乖乖孩的形象,對于“十全武功”的乾隆,這可能就是他的理想接班人。
才情并不能代表治世的能力,永瑆有才華,但未必有治世之才
乾隆皇帝的十一子永瑆,與劉墉、翁方綱、鐵保并稱清中期四大書家,永瑆的才華不可否認,但是曆史上,才華橫溢,當皇帝卻幹的一塌糊塗的大有人在,宋徽宗就是典型代表。
而且,在乾隆的兒子中,真正有才能,憑本事最早被封親王的,隻有五子永琪,但不幸的是永琪在乾隆三十一年去世。
此後在乾隆四十四年,八子永璇被封為多羅儀郡王,到乾隆五十四年,十一子永瑆和十五子永琰,分别被封為成親王和嘉親王。
由此可見,除了書畫的才華之外,永瑆的能力并不比永琰強多少,至少在乾隆和滿朝大臣的心目中是這樣的,他封王的速度甚至比不上他八哥。
最後,嘉慶四年,永琰親政以後,對他的十一哥永瑆是有重用的,任其為軍機大臣,總理戶部三庫,不久又擔任領侍衛内大臣一職。
可以說,在嘉慶年間,永瑆是有發揮自己才能到舞台的,但是他的表現卻是讓人大跌眼鏡,多次獲罪,對乾隆晚期的弊政也沒有什麼作為。
任何一個治世,都不是依靠皇帝的聰明才智創造的,是需要一大批精明強幹的大臣,在皇帝的支持下完成的,永琰可能才能不足,但是仁厚有餘,永瑆身居高位,卻無所作為,不應該是永琰的鍋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