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心不累的活法心經修心課

心不累的活法心經修心課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7 17:20:18

心不累的活法心經修心課?讀完《蘇菲的世界》,回思整部西方哲學史,無非談的就是“心”西方哲學中,或把“心”解釋為“理性”,或把心解釋為“感官”,或試圖調和兩者可是,著書立說,名望很高,并不意味着就是真正懂“心”的人,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心不累的活法心經修心課?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心不累的活法心經修心課(讀心經告訴我)1

心不累的活法心經修心課

讀完《蘇菲的世界》,回思整部西方哲學史,無非談的就是“心”。西方哲學中,或把“心”解釋為“理性”,或把心解釋為“感官”,或試圖調和兩者。可是,著書立說,名望很高,并不意味着就是真正懂“心”的人。

世界上最完美的“心”之理論,就是《心經》。懂《心經》的人,就是最懂“心”的人。

《心經》是唐朝玄奘大師從“西天”(印度)取回來的一部經,全稱是《摩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大師翻譯的經典中最為普及的一部經。該經言簡意赅,文辭優美、讀之極為攝心。能令煩者忘惱,燥者得涼,平日常讀,清心淨意,啟迪智慧。

《心經》是法師們和居士們最愛講的一部經。我聽過的講得最明白的當屬印廣法師2011年在太原慈航淨苑宣講的《心經》。聽完該經講記,有許多領悟之處,依然采取輕松随意的“邊讀邊聊”,和朋友們一起分享。

佛教經典浩如煙海,通常說三藏十二部經。《心經》可以說是其中篇幅最小的了,隻有260個字,是一部小經。可經小理不小,它的包容量盡虛空遍法界。試想,山川大地、草木蟲魚、時間空間、文字理論等等,哪一樣不包含在“心”之内呢?

在佛教中,自古就有“成佛的法華,開悟的楞嚴”,《心經》從性理高度概括了《法華經》、《楞嚴經》,為一切萬法所依之本。它以很小篇幅概括了真心本來面目的大道理,這就是“小大不二”。

佛教講“心外無法,法外無心”。莫說佛法,就是其他的法,比如外道法、正法、邪法、儒教、道教、天主教等等,各種思維、理論、教派等等,都離不開“心”。任何事相,比如說任何一個人,任何一頭牛,随拈一物,即是“心經”。如是仔細體會,其中妙義無窮。當體即是一真法界,毫厘不差。

所以,《心經》的境界,顯示的是妙有、真空圓融無礙的如來果位境界。如果把《心經》的理解為禅宗的見空性的境界,那把“妙有”的萬法置于何地呢?

人的境界就有多高,“心”境界就有多高;人的格局有多大,“心”格局就有多大;做人不偏執,“心”也不偏執。總之,一切皆如汝意,汝心咋想,事情咋成,這是實實在在的人生“心”相。

圖來源自《大唐玄奘》電影,文來源于網絡,内容僅做公益性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