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什麼歌曲中有潤物無聲這幾個字

什麼歌曲中有潤物無聲這幾個字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7 15:40:04

潤物無聲《桂花雨》

——琦君散文入選小學《語文》的三個理由

顔建國

雖然自己喜歡文學創作,比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讀得作家作品多一些,但是如果不是翻看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材,還是不會知道譽為“台灣文壇上閃亮的恒星”的散文家琦君這個人。

琦君的《桂花雨》一文,選編在五年級《語文》上冊的第一單元,是第三課,這個單元一共有四篇課文,三篇講讀課文分别是郭沫若的《白鹭》、許地山的《落花生》、琦君的《桂花雨》,一篇自讀課文是馮骥才的《珍珠鳥》。郭沫若、許地山、馮骥才三人都是我熟悉的現當代作家,唯有琦君,對我是個例外,通過她的作品和郭、許、馮三人并列出現在小學《語文》文本中,足見她的散文有着經典意義與價值。

《桂花雨》是一篇較短的散文,原作有713字,是琦君散文中比較典型的一篇。在選入課本後,為了适應五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課程需要,編輯人員進行了改動,以文本出現的是704字,這樣看來,原文與課文相比改動也就幾個字,十分接近琦君的初衷與創作本意。

五年級《語文》上冊的第一單元均是記事的散文,通過描寫事物抒發自己的内心感情,在小學生還不能區分文學樣式之前,教材編排一般把這類文本列為“記叙文”的範疇。《桂花雨》一文能夠打動小學生的首先是裡面飽含的思鄉之情:久别的故鄉、夢中的中秋節、漫天的桂花雨、勤勞善良的母親和互幫互助的鄉鄰,都成為琦君濃濃的回憶與懷念,成為讀者心中的共鳴體,凝結為文本與讀者交流的支撐點,讓小學生從學文之初就體會到作文的最牢支點就是“真”與“深”。除了文章的主題鮮明深刻之外,《桂花雨》一文的行文結構十分流暢,以“中秋節”這一中國傳統節日為線索,分别寫了“小時候故鄉八月的桂花”“念中學時杭州的桂花”,讓讀者知道身居台灣的琦君是因為“中秋節”這一團圓節日因此更加思念家鄉和鄉人,散文的形散與神聚通過此文可以使學生有起始感知。借物抒情是散文的一大寫作特點,本文先借父親之口介紹了花木和傳統文化的關系,讓讀者潛移默化地知道梅花是君子之花,從而反襯桂花的平凡普通;再借母親之口說出桂花的功用,通過對桂花可食用、可做香料的描寫,讓平凡的桂花彰顯了有利于人的可貴和可佩。琦君的父親曾是一個高潔的師長,可以視作文中的傲寒梅花;她的母親是一個平凡的女子,可以視作文中的桂花。琦君通過描寫“雨”一樣日常的桂花,通過八月前後對桂花聞、搖、食、寄的過程描寫,讓讀者自然接受琦君小時候她母親認為杭州的桂花不如故鄉的桂花香、琦君年老後認為台灣的桂花也不如故鄉桂花香的心路曆程,由此感受到她對故鄉的思念與留戀。

有人說,父親的影響是一個人成長的高度,母親則是一個人成長的厚度與溫度。因為喜歡琦君的散文,于是在讀了《桂花雨》這篇課文後,我就網購了她的散文集來讀,發現她的散文寫作優美,行筆靈活,最主要的就是充斥的“真”,她不僅僅寫父親的優點,也寫父親的缺點,讓我們看到了琦君的憂傷與快樂,感知了她的前行與掙紮,更知道了散文的“真”是打動讀者的基礎。于是明白,小學生讀書和寫作的第一口奶很重要,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選取琦君的《桂花雨》作為範文,等于給了小學生最甘甜純淨的奶,讓他們潤物無聲地體會到作文的妙境:真、真、真。

2006年6月7日,琦君逝世了,臨終前,她還一直念叨:“我要回去,我要回去……”最後,她的骨灰被帶到她的家鄉溫州,實現了作者“葉落歸根”的夙願。琦君走了,但她播種的文學桂花,彌漫了多少香呀。

懷念那場桂花雨,從此種下愛之心。琦君與桂香同在。

什麼歌曲中有潤物無聲這幾個字(潤物無聲桂花雨)1

什麼歌曲中有潤物無聲這幾個字(潤物無聲桂花雨)2

什麼歌曲中有潤物無聲這幾個字(潤物無聲桂花雨)3

小學五年級《語文》文本。

什麼歌曲中有潤物無聲這幾個字(潤物無聲桂花雨)4

琦君散文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