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要知道,這個“斌”字當年在《說文解字》當中就沒有這個字,後來就是這個“文質彬彬”的這個“彬”字後來被常用,這個“份”字後來也不常用了。
本節圖文來自田蘊章系列書法講座《每日一題每日一字》第079集:“吳丈蜀書法”與“斌”字。
▼
主持人:田老師,在今天的《每日一字》節目當中,有一個網友希望您給講解一下文武“斌”字。而且從文字學的意義,他也不是很清楚這個字是什麼意思。
田蘊章:這個網友的意見我在網上已經看到了,他提到這個“斌”字,就是文武“斌”這個“斌”字,他寫得不理想,寫不好這個字。
其實這個字從技法上來說并不複雜,也就是說,你隻要把這個“武”字寫好——我們前邊已經講過這個“武”字,就是“武術”的“武”,“文武”的“武”,這個“武”字隻要寫好了——這個“斌”字是不難寫好的。
“書法入門”注:
有關“武”字楷行草技法講解,敬請參閱第043集内容。
關鍵難度在這個“武”字,特别是在那個縱戈那一筆,就是最後反趯的這個長畫,這個鈎,這一塊地方是非常講究技法的。這個字,能把“武”字寫好了,“斌”字是不難寫的。至于在文字的意義上,我們邊寫邊向大家做解釋。
我現在先寫一個文武這個“斌”字。
(圖:“斌”字楷書示範一)
這個“斌”字,這個“斌”字關鍵就是在右邊這個“武”字,左邊這個“文”字技法并不複雜,很簡單,就是這個“武”字能不能寫好,這是非常關鍵的。“武”字的關鍵又在于這個縱戈這一筆能不能寫好,這是基本功的問題,點畫的意境各方面那是學養的問題。
我們寫完這個“斌”字之後,我們再寫兩個“bin”字,給大家一同看一看,聯系起來從文字學意義上給大家說一說,以便這位網友能夠了解這個“斌”字。
這又是一個“彬”字,就是平常大家所熟悉的“文質彬彬”這個“彬”字。
我們再寫一個“彬”(音)字,可能有一些個在文字學方面沒有研究的朋友就不太熟悉。
(圖:“斌”字楷書示範二)
這個字也念“彬”(音),有的朋友說這不是個念“份”字嗎?因為在繁體字當中,它的這個“身份”,或者說一個“等份”,“一份一份”的這個東西排列成“幾份”,這個字應該是個“份”字。但是,在《說文解字》當中,對于這個字有一個解說,就是它在連用的時候,比如說“份份”這兩個字連用的時候應該讀作“彬彬”(音),也就是說這個“份”字和上邊這個“文質彬彬”那個“彬”,這兩個字通假。當它讀“彬”的時候,它們通假,讀“份”的時候,這兩個字就不是一個字了。也就是說,這一個字有兩讀。
在文字學上說,“彬”和“份”在這個地方,使用連用“彬彬”的時候,是平分的意思。它是文與質共同重要,各分為一半,文也不得勝過質,質也不得勝過文。那麼文質共同重要,各自應該有它的一個比例關系的時候,叫做“彬彬”。在《說文解字》當中,就“文質份份”就是這個字,大家一定注意,在這裡念“彬彬”(音)。
大家查一下論語,《論語》上孔子有一句話說,“文質份份然後君子”,我們寫下來這句話。
對不起,又寫了個簡化字,這個“質”字有點半簡半繁。這兩個字在這裡寫的是兩個“份”字,就是“彬彬”,在論語上就是用的這兩個字,在這不要念“份份”,就是“文質彬彬”(音)。
(圖:“斌”字楷書示範三)
孔子這段話是說的文與質各有它的一個比例關系,都應該具備,作為一個君子必須具備文,必須具備質,所謂質就是質樸、品質,具備相應的道德品質,有高尚的道德品質。然後有需要有文采,有學識,有教養,那麼這樣才叫文質彬彬。所以隻有達到文質彬彬了,然後才能成為君子。君子必須是有學養的人,沒有學養,說人非常好,人非常樸實、非常中正,但是你稱不上君子,因為你沒有學識。如果僅有學識而人品不好,你也稱不上君子。所以孔子實際上在講的是這個宏與專的關系,二者都應該具備的意思。
我們現在把這個雙木“林”,加上三撇,和下邊這個“份”字,這兩個通假都念“彬”(音),向大家交代清楚了。
然後這位網友提的這個文武“斌”跟它們是什麼關系呢?我們告訴大家,在文字學上,特别在《說文解字》當中,沒有文武“斌”這個“斌”字,因為過去大篆當中,許慎的《說文解字》主要是解釋的大篆這些字,那時候還沒有這個“斌”字。到了後來的《六書通》,就是清代有一本書叫《六書通》,大家查一查這本書就知道了。
《六書通》上對這個“斌”字有一個解釋,他就說,這個“斌”字是後邊這兩個字的俗寫,是後來大篆以後出現這個字,所以大篆當中不包含很多的字。比如說“烤鴨”的“烤”,火字旁一個“考”,“烤雞烤鴨”這個“烤”字,沒有,這個字沒有。比如說“搞工作”,“搞什麼什麼工作”這個“搞”字沒有,女字旁“你我她”這個“她”字沒有,這些都是在大篆當中有限制,因為它就是那麼幾千字,它不像後來的我們後來的《辭源》、《辭海》,包括現在的《字海》,什麼《康熙字典》,一抄下來幾萬字,它沒有那麼多字。
所以大家要知道,這個“斌”字當年在《說文解字》當中就沒有這個字,後來就是這個“文質彬彬”的這個“彬”字後來被常用,這個“份”字後來也不常用了,但是在論語當中見到它的時候一定要讀“彬”(音),文武“斌”是個俗寫。所以大家知道,你用這個“斌”字的時候。跟後邊這兩個“彬”字是相通的,隻是它們的俗寫,但是現在社會上用這個“斌”字的時候比較多了。
我再寫一遍這個“斌”字的楷書。
記住,左邊要小,那個“文”字那個捺筆變成一個點,這一筆基本上和這橫畫持平,稍稍有點斜式。注意,這個點和這個橫的關系,以及這個豎筆,它正好是在這當中閃進來,然後這一筆高起,到下方再往上起筆。這是個兩個動作。
這上邊點一個點,這樣點也行。
所以我們在前邊已經講過這個“武”字,有很多的一些個在技術上的解釋,我們這裡就不詳細說了。
“書法入門”注:
相關筆法技術講解,敬請參閱今日另文《筆法專講——高難度“縱戈”的四大技法要領》。
(未完待續,接下來講解示範“斌”字楷行草技法。)
講座視頻
文字編輯/彭澎
動圖制作/彬子
最通俗的講述,最正統的書法
“書法入門”(shufarumen):
獨家刊發田蘊章老師系列書法講座圖文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