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那些貼門面轉讓的中介朋友,每天少在我們卷閘門上糊些垃圾小廣告。存這些好商鋪不容易。”
11月10日下午,茶顔悅色的官方微博發布了一份公告,針對近期集中關店七八十家(其創始人對紅網表示是87家)的消息作了一些回應。公告比較長,回應的内容比較多,不過要說讓人印象最深的,還數文章開頭這句話。
這句話沒有任何華麗的辭藻,卻極具畫面感。我們仿佛看見了那些西裝革履、勤懇營業的房産中介,在秋天的長沙街頭一遍遍搜索,猛地發現突然多了幾十家臨時閉店的“黃金旺鋪”,于是連忙上前,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宣示主權”、打出“門面轉讓”的廣告再說。沒過多久,茶顔悅色的人發現了這些牛皮癬廣告,又生氣又無奈又好笑,趕緊一點點地把它清理掉,扔進了垃圾桶。
生活果然充滿了戲劇性,而茶顔悅色在面對這種戲劇性時,能夠在無奈中不失幽默,真應了它公告裡所說的,“團隊的心态還算正向”。
對于臨時關店的原因,公告表示主要是受疫情影響,而且這也是今年茶顔悅色第三次集中臨時閉店;這些門店的員工,則會安排去其他區域門店“幫忙”,或者是開拓新的市場。
茶顔悅色這次集中閉店,很難不讓人想到上周五(11月5日)海底撈的關店通告;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在閉店比例上,雙方都在20%左右。
有所不同的是,茶顔悅色閉店的反響要遜于海底撈。這有三點原因:一是海底撈的受衆更廣,影響力更大;二是海底撈是上市公司;三是在宣布集中閉店方面,海底撈已經打了頭陣,扛住了第一波火力。
事實上,在海底撈宣布關店300家後,輿論場上對它報以理解、鼓勵、贊賞的聲音就不絕于耳,一些主流媒體更是紛紛刊文,予以支持。能有這樣的效果,固然是由于企業自身的态度很誠懇,但同時也可以看出,輿論環境對企業的“失敗”變得越來越包容。這對于企業來講自然是件好事,能夠讓它們更大膽地去調整、去試錯。
而企業自身如果想要做大做強,那麼眼前一城一池的得失顯然就無足挂懷。要知道任何一個能夠做大做強的企業,前進路上一定少不了一些迂回曲折,有時候甚至是進一步退兩步,最終呈現出的,一定是一條螺旋式上升的曲線。
在海底撈之後,這次是茶顔悅色宣布集中閉店,可以預見還會有更多企業做出類似的決定,勇敢地進行調整。對于這種行為,我們将繼續對它報以理解、鼓勵、贊賞。
△圖自餐寶典
當然,負面的聲音任何時候都不會沒有。海底撈上周五以來遭受的譏諷、批評、質疑,茶顔悅色這兩天也沒有錯過。有評論文章甚至故作驚人之語,海底撈宣布關店了,就發問“火鍋行業的冬天來了?”;茶顔悅色宣布關店了,又發問“茶飲行業的冬天來了?”。
這一個個發問看似對行業關心得緊,其實是不講邏輯地一驚一乍(由于其中的邏輯漏洞太大,本文不予分析)。不知道這些人是真的不懂行,還是為了流量而故作驚詫,隻想拼命追求一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狀态。
而且現在問火鍋(或茶飲)行業的冬天來沒來,也顯得矯情。疫情之下,哪個行業不受影響?比餐飲更慘的有的是,比如旅遊、電影。更關鍵的是,這個時候這麼問簡直就是多此一舉——
11月7日已經立冬了,你倒是說說,全社會還有哪個行業沒入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