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話多多
17歲那年,她成為了台北十大名模之一,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并非是她想要的,純屬一個意外。
1972年出生于台灣的王思懿,從小就是一個很聽媽媽話的好孩子。
媽媽說“出名要趁早”,但是彼時的她,并不知曉出名要付出何等代價。
很小的時候,她被母親送去學舞蹈,不想讓母親失望,她是班級裡跳得最用功的學生。
然而,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凡事過猶不及,一不小心就把自己弄傷了,從此與舞蹈再無緣分。
長大後,她看到張愛玲寫的書,才意識到母親是把名人的話複制粘貼到了她的耳邊。
母親說:“女孩想要嫁得好,先要做得好”。
為了出人頭地,她迫不得已,隻好選擇了别的路走。
憑借身高和外貌的優勢,她當上了模特,卻因此誤打誤撞地進了娛樂圈。
她是《包青天》裡的孫翠平和歐陽玲珑。
《天師鐘馗之龍女鬥水怪》裡,她是主角杜十娘,而彼時的林心如還在跑龍道,在她身邊扮演丫鬟的角色。
《七俠五義》裡,她是歐陽韻怡。
《秦始皇與阿房女》裡,她是柳逸雲,站在趙雅芝和劉德凱這樣的大腕演員身邊,絲毫不遜色。
1993年,年僅21歲的她,成為台灣大成報“新人獎”得主,而這一次的奪獎,距離上一次拿到“台北十大名模之一”的獎項,也不過相隔4年而已,憑借精湛的演技,王思懿為跨行轉型成功蓋了自證的印章。
雖然演了不少角色,但是真正讓王思懿揚名立萬的角色,卻是人人痛恨的那個毒婦,潘金蓮。
衆所周知,《水浒傳》雖然隻有一部,但是潘金蓮這個角色卻随着時代的發展有N個版本,如同鐵打的經典,流水的金蓮一般,一句“大郎,該喝藥了”,成為多少觀衆痛恨這個女人的理由?
當然,曾經扮演過這個角色的女演員,也是各具特色。
溫碧霞的妖豔、藍潔瑛的凄美、王祖賢的清純、甘婷婷的純淨,美則美矣,味道差了些。
但是王思懿扮演的潘金蓮,卻為何一直讓觀衆津津樂道?因為風情這兩個字,最難形容。
當年潘金蓮這個角色,是如何落到王思懿頭上的?
這其中有兩段小插曲,正所謂錯過的都不是真愛,得到的才是命中注定,1998版的潘金蓮與王思懿注定是天生一對。
當年導演張紹林拍攝《水浒傳》武松回家尋兄,兄弟團圓的那場戲時,武松和武大郎的角色都找到合适的演員了,連西門慶和王婆都就位了,唯獨差一個重要的人物還沒有找到合适的,那就是史上最毒的毒婦,潘金蓮的扮演者。
當時有人調侃張紹林,沒有潘金蓮,武大郎、西門慶和王婆都死不了,武松也沒理由被逼上梁山當好漢啊?
萬事俱備,獨欠害死人的東風,張紹林急得團團轉。
那麼為啥這個角色這麼難找呢?
原因很簡單,當時張紹林拍的是全套的《水浒傳》,并非單獨的金蓮傳,潘金蓮這個角色在這部連續劇的單元集中,雖然看似主角,但是對于整部戲來說,卻隻是昙花一現的小配角。
說白了,大腕級别的演員不願意演,小演員演不出彩兒,而且即使演好了,也很容易招來罵名,所以想要找到合适的人來演,真的挺難。
當時原本是有兩個合适的人選的,怎奈這兩個人沒有到位,各有原因。
當時最早讓張紹林相中的是于月仙,雖然紅顔薄命,後來跟着兩隻駱駝一起離開了人世,但是不得不承認,彼時年輕貌美的純天然美女于月仙,不同于醫美技術的變臉美人,确實長得如同月下仙女一般,豔麗動人。
當時于月仙還沒有從學校畢業,或許正因為還沒有完全長開,一米六的身高讓張紹林有點失望,于是她跟這個角色擦肩而過。
那麼張紹林為何如此在意潘金蓮的身高呢?
原來他是有想法的,按照他的設想,作品是要高度還原原著的,書中所寫的武大郎,是一個三寸丁、枯樹皮的小矮子,潘金蓮在原著中如同水蔥一般的人物,兩人身高差距越大,營造出來的不相配視覺效果越明顯,越有說服力,越能讓觀衆對潘金蓮産生同情又痛恨的情緒。
所以于月仙跟武大郎扮演者相差不大的身高,讓張紹林當時即使冒着得罪小品王趙本山的風險,也隻能忍痛放棄當時還是他小姨子的于月仙。
在此之後,有人幫他找到了林芳兵,也就是當年憑借《唐明皇》中扮演楊貴妃走紅的微胖美女,雖然當時她已經減肥成功,外形讓張導也很滿意,但是劇組開機不久前,林芳兵居然發現自己懷孕了。
張導隻能無奈地苦笑,一邊恭喜林芳兵即将喜添貴子,一邊還得到處尋找毒婦潘金蓮。
不誇張地說,當時劇組幾乎所有人出動,到處托人找合适的扮演者,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人向張導推薦了王思懿。
張紹林也聽說過“台北十大名模”的金字招牌,想到王思懿那1米7的身高,恰好是他想要的最強身高差版本的武金配,于是張紹林迫不及待地找人買機票,連夜讓王思懿從台北飛到劇組試鏡。
為啥這麼急呢?因為林芳兵的那次錯失角色讓張導心生忐忑,擔心遲則生變,所以才會這麼着急。
1995年,23歲的王思懿被張紹林連夜調入内地拍戲,據王思懿回憶當年的事,她當年原本不想扮演這個角色的,因為太容易招黑了,但是因為是朋友介紹,又不好意思拒絕,于是就去了。
當時攝影師跟燈光師都睡覺去了,張導硬是把他們喊出來,一大屋子的人全都盯着她看,後來導演把劇本給她,囑咐她一定要好好研究這個角色,這個人物演好了,不會被罵的,一定會紅。
對于這個可能會招黑,也可能會一炮而紅的角色,王思懿當年不是不糾結的,看着女兒猶豫再三,後來還是母親的激将法起了作用,她覺得女兒沒膽量,是不敢挑戰自我的膽小鬼,為了證明自己不是慫包,王思懿接下了這個角色。
正如張紹林承諾的那樣,在他的設定下,潘金蓮這個角色充滿了煙火氣,人性在她身上體現得淋漓盡緻,反而削弱了她的惡毒。
每天早起做饅頭的畫面,看似不經意,卻暗示觀衆潘金蓮從良嫁人之後,也是想過一心一意跟武大郎過日子的。
而洗澡的畫面,卻暗示了她的欲望沒有被滿足的饑渴,直到武二郎出現的那一刻,徹底激發了她蠢蠢欲動的春心。
然而武松的拒絕卻讓她又愛又恨,恨命運的不公,恨自己不得不委曲求全,王婆跟左鄰右舍的議論紛紛,感歎好白菜被豬拱了的言論,她不可能聽不見,所以每次武大出門賣炊餅的時候,她總是緊閉房門,足不出戶,一是為了不招惹是非,二是不想聽那些堵心的話。
這些細節上的安排,恰恰說明了導演處理劇情的細緻,而王思懿細膩的表演,也讓觀衆看得大呼過瘾。
值得一提的是,98版的《水浒傳》,道具、燈光、布景、化妝、服裝也是相得益彰。
古樸雅緻的黃色木質窗棂下,一張嬌豔的美人臉,就這樣突然展露在煙火氣甚濃的臨街小樓之上,因為欄杆打到路過的西門慶,美人臉上浮現出貌似闖禍的怯懦,就這樣讓見多識廣的西門慶一見傾心,甚至不惜冒着被打虎英雄打死的生命危險,也要把武大郎害死,将這段露水情緣變成永恒。
這個角色成就了王思懿,也确實做到了唯一一個讓觀衆不那麼痛恨的潘金蓮。
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雖然很多觀衆認為王思懿之後再無潘金蓮,但是潘金蓮之後,王思懿扮演的角色,卻再也沒能超越這個毒婦。
即使在《藍色妖姬》中,她一人分飾兩角,也很驚豔,但是人們對她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那個讓人又愛又恨,可憐可悲的潘金蓮。
那個時候,劇組拍戲講究的是精益求精,一場戲想要拍好,需要付出很多精力和時間,因為朝夕相處日久,一度傳出王思懿戀上劇中武二的扮演者丁海峰。
不過對于這段傳聞,當年的王思懿,卻調皮地在現場跟媒體打起了太極拳,當衆表白有婦之夫的丁海峰,吓得他連連拒絕。
王思懿卻毫不在意,大大方方地制造宣傳話題:“我戲裡戲外被同一個男人拒絕了兩次”。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據說丁海峰的媳婦還曾因為怕被毒婦搶走老公,一封又一封的情書寄到劇組,感動得武松英雄淚滿襟,甚至一度躲避王思懿,有她出演的戲他都不會參加。
雖然這樣的謠言不可信,但是卻莫名地想起若幹年前流傳甚廣的那首歌《女人是老虎》。
山下的女人是老虎,武松看到也要遠遠地躲開。
其實王思懿的心之所向并非别人碗裡的菜,2007年的時候,35歲的她結束了單身,嫁給了一個圈外人。
坊間有傳聞她嫁入了豪門,但是據她本人澄清,并非如此,老公隻是一個普通人。
若是真的如此,不知道是否會重現《水浒傳》中的那個場景,市井之人紛紛感歎,好白菜終究還是被豬拱了?
或許,對于王思懿來說,平凡也是一種美吧?
翻看王思懿的微博,淡出娛樂圈的她,活得很純天然,台南墾丁的海風,讓她感受到自由自在的逍遙與快樂,雖然因為身體原因,一直沒能生孩子,但是有良人相伴,歲月靜好地生活,對于如今49歲的她來說,這才是她想要的吧?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