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是常見的急腹症之一,主要病因為胰管阻塞、胰管内壓力驟然增高、和胰腺血液淋巴循環障礙等引起胰腺消化酶對其自身消化的一種急性炎症。
急性胰腺炎是多種病因導緻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後引起胰腺組織自身消化、水腫、出血甚至壞死的炎症反應。多見于青壯年,女性高于男(約2:1),急性出血壞死型約占2.4~12%,其病死率很高,達20~40%。
胰胰是人體第二大消化腺,位于胃的後方,分為胰頭、胰體和胰尾,胰腺的組織可産生胰液為外分泌功能;胰腺内的胰島細胞可産生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等物質屬内分泌功能。
常見的病因有膽石症、大量飲酒和暴飲暴食。
1.膽道系統疾病國内報道約50%以上急性胰腺炎并發于膽石症、膽道感染或膽道蛔蟲
2.胰管阻塞
3.酗酒和暴飲暴食
4.其他手術與創傷、内分泌與代謝障礙、感染、藥物
依據亞特蘭大标準(1992)急性胰腺炎可分為輕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輕症急性胰腺炎(MAP):以胰腺水腫為主,常呈自限性,預後良好。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胰腺出血壞死,常繼發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種并發症,病死率高。
臨床表現1.症狀
(1)腹痛為主要表現和首發症狀。常位于中上腹,向腰背部呈帶狀放射,取彎腰抱膝位可減輕疼痛。
(2)惡心、嘔吐及腹脹
(3)發熱多數病人有中度(38.5℃)以上發熱
(4)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
(5)低血壓和休克
2.體征
(1)輕型急性胰腺炎:上腹壓痛,可有腸鳴音減弱
(2)重症急性胰腺炎:脈搏增快,呼吸急促,血壓下降,腹肌緊張,壓痛,反跳痛,腸鳴音減弱或消失,可出現移動性濁音。Grey-Turner征或Cullen征
(3)并發症:
局部:胰腺膿腫和假性囊腫
全身:ARDS、急性腎衰、心衰、DM、彌漫性腹膜炎、消化道出血、DIC等
由于胰酶或壞死組織液沿腹膜後間隙滲到腹壁下,緻兩側腰部皮膚呈暗灰藍色(Grey-Turner征)或臍周皮膚青紫(Cullen征)
治療治療原則:
減輕腹痛,減少胰液分泌,防治并發症
一、抑制或減少胰液分泌
1、禁食、禁飲,胃腸減壓
2、抑酸:H2受體拮抗劑、PPI
3、生長抑素:250μg/h維持
二、抑制胰酶活性
1、胰酶抑制劑加貝酯100~300mg溶于GS,以每小時2.5mg/kg速度靜滴
2、烏司他丁對多種蛋白酶、糖和脂水解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穩定溶解體酶,抑制溶酶體酶的釋放;抑制心肌抑制因子(MDF)的産生,改善休克的循環狀态
三、解痙鎮痛
腹痛劇烈者可用哌替啶,禁用嗎啡
四、抗感染
重症病人常規使用抗生素
五、抗休克
維持有效血容量是預防及治療休克的重要措施。
必須檢測CVP,以免影響心肺功能。
六、營養支持
早期由于SAP需絕對禁食14-30天,而且SAP患者能量消耗高,是正常人的1.5倍,所以全胃腸外營養(TNP)是必要的
一旦胰腺炎症高峰過去,趨向穩定,澱粉酶降至正常範圍,腸麻痹解除,即應由TNP向腸内營養(EN)過渡
七、其他
并發症的處理:急性腎衰、ARDS、DM
血液濾過或透析治療
中醫治療
手術治療
健康教育1、正确認識胰腺炎,預防複發
2、消除、避免誘發因素
3、飲食指導,避免暴飲暴食和嗜酒
4、加強自我觀察,定期随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