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日本制定的總體戰略計劃——“國策基準”出籠後,全面侵華便成為日本的既定方針。1936年8月,日本參謀部就制定了《1937年度對華作戰計劃》。1936年末,日本軍事當局在京都、名古屋地方由陸軍參謀本部參謀次長主持舉行了一次“将官演習”,向參加演習的将官交代了全面發動對華戰争的戰争部署。
1936年的總兵力已超過1931年的4倍多,火炮增加3倍,飛機增加2倍,坦克增加9倍。這些兵力随時可抽調到華北作戰。在華北,1937年春,關東軍一部進駐通縣及平津一帶。駐華北日軍兵力達1萬餘人。
從1937年6月起,駐豐台的日軍連續舉行軍事演習。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華北駐屯軍第1聯隊第3大隊第8中隊由大隊長清水節郎率領,荷槍實彈開往緊靠盧溝橋中國守軍駐地的回龍廟到大瓦窯之間的地區。晚7時30分,在未通知中國地方當局的情況下,日軍徑自在中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所謂的軍事演習,并詭稱有一名日軍士兵失蹤。随後日方立即要求進入中國守軍駐地宛平城搜查。
中國第29軍第 37師第 110旅第219團絕了日方的無理要求。日軍一面因“士兵失蹤”與中國方面交涉,一面部屬戰鬥。冀察當局為了防止事态擴大,經與日方商議,雙方同意協同派員前往盧溝橋調查。此時,日方聲稱的“失蹤”士兵已歸隊,但隐而不報。7月8日晨5時左右,日軍發動炮擊,守衛盧溝橋和宛平城的第219團第3營在團長吉星文和營長金振中的指揮下奮起反擊。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爆發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