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陽雜俎白話解說:袈裟種類與顔色要求
不二往事書
袈裟
據說,在南北朝時期的北朝,在徐州角成縣(即今天安徽淮陰)的北邊,佛教出家的僧人比丘、比丘尼身着白色布制作的袈裟,偶爾也有人身穿青色布制作的袈裟。
北朝包括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與南方地區相繼出現的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對峙。
最終由繼承北周的楊堅統一全國,結束南北朝時期,建立隋朝,楊堅史稱隋文帝。
袈裟,來自梵語或者巴利語的音譯,是不正色的意思。
正色為青、黃、赤、白、黑。
袈裟分為大中小三種。
小衣由五塊布縫合而成,又稱為五衣,勞動時穿着。
中衣由七塊布縫合而成,又稱為七衣,平時穿着。
大衣由九到二十五塊布縫合而成,又稱為祖衣,是為禮服,出門、法事、會見尊長時穿着。
原文:
北朝時,徐州角成縣之北,僧尼着白布法服,時有青布袈裟者。
《酉陽雜俎》為唐代筆記小說集,前卷20卷,續集10卷,共30卷,撰者為段成式(803年~863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