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許多人而言,胰腺是一個比較陌生的器官,然而一旦胰腺出現問題,往往會要人命。胰腺癌是全身惡性程度最高的腫瘤之一,它是所有癌症中最難治療也最不起眼的,被稱為“癌中之王”,其特點是“三高三低”,“三高”即發病率逐年增高、術後複發率和死亡率高,“三低”即早期診斷率低、手術切除率低和藥物有效率低。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不久前發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這份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胰腺癌新發病例數約為12.5萬例,位居中國2020年癌症新發病例數的第八位,而在2020年中國癌症死亡人數前十的癌症中,胰腺癌死亡人數約為12.2萬,位居第六位。下面我們将帶大家了解胰腺以及胰腺癌的相關知識。
正常的胰腺組織
胰腺是人體内僅次于肝髒的第二大腺體,它位于我們身體上腹部的深處,處在胃和脊柱之間,通常位于第1腰椎體、第2腰椎體的高度。胰腺被其他髒器(小腸、肝髒、脾髒)包圍着,而且胰腺也比較小,因此位置十分隐蔽。胰可分為頭、體、尾三部分。胰腺雖小,但卻在人體内承擔着重要的功能。胰腺分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兩部分,其中外分泌部由導管和腺泡組成,腺泡分泌的胰液通過導管排出,最終釋放到小腸中,分解食物中的糖,蛋白質,脂肪等,助機體消化和分解食物;而内分泌部則由胰腺各處的細胞團,即胰島組成,這些細胞可分泌具有升血糖作用的胰高血糖素,有降血糖作用的胰島素,還可分泌生長抑素、胰多肽等多種人體必需的激素。而胰腺癌是外分泌腺的腫瘤,大多數的胰腺癌原發于胰腺導管。
胰腺癌的發生
癌症從細胞開始,當胰腺内的細胞停止正常工作并生長失控時就會出現癌症。這些癌細胞會聚集并形成腫塊,稱為腫瘤。胰腺癌是惡性的,随着腫瘤細胞的生長,腫瘤會逐漸增大并生長到附近的血管和器官,最終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這一過程稱為轉移。癌細胞可以通過血管流入肝髒和肺髒,也可以通過淋巴管進入附近的淋巴結。擴散後,癌細胞可能會附着在其他組織上,形成新的腫瘤,破壞這些組織。
胰腺癌的病因
胰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認為和以下因素有關:
1、長期大量吸煙:吸煙者與非吸煙者相比,更易罹患胰腺癌,重度吸煙者風險最高,戒煙20年以上後其風險可降低至與正常人群相同;
2、飲食:高脂肪、高動物蛋白、高膽固醇飲食也發現與胰腺癌有關;
3、環境因素:長期接觸某些化合物如 β-萘酸胺、聯苯胺、烴化物等,對胰腺有緻癌作用;
4、肥胖:BMI>35kg/m²的人群,患病風險增加50%。注:BMI=體重(kg)/身高²(m);
5、糖尿病: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較正常人的發病風險增加50%;
6、慢性胰腺炎症:胰腺炎是胰腺的炎症,十分疼痛。長期患胰腺炎會增加患胰腺癌的風險;
7、家族史: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胰腺癌患者的個體,患該疾病的概率更高。
8、酗酒:酗酒會顯著增加胰腺癌發生的危險性,尤其在與煙草同時作用的情況下。
生活方式中存在以上病因及有胰腺癌遺傳因素的人群也就相應的成為高危人群。
胰腺癌的常見臨床症狀
胰腺癌早期通常不會引起症狀,随着癌症的增長,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1、胃區不适,這也是很多人在很長時間内把胰腺癌誤認為是胃病的主要原因;
2、長期未知原因的腹部不适感;
3、沒有食欲,體重減輕,乏力,低熱;
4、出現黃疸的症狀:皮膚和鞏膜開始變黃,伴身體發癢、小便顔色變深呈茶色,大便呈陶土色。
5、部分患者還表現出焦慮、急躁、抑郁、個性改變等精神症狀。
很多人體檢發現胰腺上出現了一個腫塊,驚恐萬分,以為自己得上了胰腺癌,其實不然。胰腺癌上的腫塊除了胰腺癌,還有胰腺癌神經内分泌腫瘤,還有可能是良性腫瘤。如何判斷到底是哪種腫瘤是需要進行穿刺活檢或手術切除進行病理檢查方能明确。
胰腺癌的的高危人群
40歲以上,伴有以下任意一項者:
1.有胰腺癌家族史、糖尿病史;
2.有長期吸煙、飲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飲食史;
3.出現無明顯誘因的中上腹飽脹不适、腹痛、食欲不振、乏力、腹瀉、消瘦或腰背部酸痛等症狀;
4.慢性胰腺炎反複發作,尤其當合并胰管結石時;
5.患有主胰管型黏液乳頭狀瘤、黏液性囊性腺瘤或實性假乳頭狀瘤患者等疾病,且有血清CA19-9升高;
6.無家族遺傳史的新近突發糖尿病患者;
胰腺癌的篩查
1.篩查手段:以CA19-9等腫瘤标志物的血檢結果結合腹部CT、MRI進行篩查,B超也能提供相應的幫助;
2.篩查時間間隔:高危人群尤其是有家族史者和已有胰腺病變者,建議每年進行一次CT或MR檢查。
胰腺癌的預防
手術切除是目前治愈胰腺癌的主要方法,但術後複發和轉移概率高。對抗癌症的最好方法是預防。我們提倡通過以下幾種方法預防胰腺癌的發生:
1.戒煙、戒酒,煙和酒是很多腫瘤的誘發因素,所以要戒煙戒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提倡清淡飲食,盡量食用易消化、低脂肪的食物;
3.多食禽類、魚蝦類食物,多吃水果,提倡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如青菜、白菜、蘿蔔、西蘭花等;
4.多做運動,每周3次以上,每次30分鐘以上,提倡戶外有氧活動和力量鍛煉結合;
5.為防止良性病變惡化,有胰管結石、導管内黏液乳頭狀瘤和囊性腺瘤等胰腺良性病變患者應及時就醫。
做為“癌王”的胰腺癌,惡性程度極高,所以要通過預防和早期治療降低其發生率和死亡率。首先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免疫力,預防胰腺癌的發生;其次,早發現對于其後期的治療有很好的幫助,對于身體發生的任何蛛絲馬迹都不能放過,及時的去醫院檢查;最後,若确診了胰腺癌,就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态,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戰勝“癌王”。
(作者:華中科技大學護理學院 劉孜威 華中科技大學第一臨床學院 魁玉蘭 華中科技大學第二臨床學院 田沁靈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楊盛力 胡建莉)
【編輯:畢婷】
【來源:長江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緻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