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寫作業的時候,孩子上蹿下跳生龍活虎活力滿滿;
一寫作業就像林黛玉附體,唧唧歪歪磨磨唧唧,讓人分分鐘火氣上湧……
孩子寫作業磨蹭,浪費的可不隻是時間,還有老母親被逐漸消磨的耐心。
噼裡啪啦罵一頓?解氣了,孩子上火了,哭哭啼啼收拾殘局;
忍着不打不罵做慈母?體檢報告指标上上下下,結節都能開會了
其實吧,孩子寫作業磨磨唧唧,也不光是不愛學習故意找事,可能是真的遇到麻煩了。
01
孩子作業遇到的麻煩
孩子最不想做作業的理由:作業太難,或者以為作業太難。
作業難不難,是個主觀感覺。
有的難是确實難,知識點複雜、超綱、彎彎繞太多,孩子确實不會做;還有一種難是感受,孩子覺得難,費時間,費腦子。
孩子覺得作業難,那就幫他把作業變簡單。
比如,做作業之前先複習複習知識點,講講作業裡不會做的題,如果真的太超綱太難,就戰略性攻克一部分,放棄一部分。
多給孩子來點彩虹屁,讓孩子感覺良好,覺得自己很厲害,讓他能安心坐下來寫作業。
第二個理由,不想因為作業錯過豐富多彩的活動。
如果,在孩子該做作業的時候,爸爸在玩遊戲,媽媽在看綜藝,孩子怎麼可能踏踏實實做作業呢,跟爸爸或媽媽玩豈不是更快樂?
所以,孩子的作業時間,也應該是爸爸媽媽的工作時間,充電時間,一家人一起進步,才更有氛圍。
第三個理由,作業好像是媽媽的,跟自己沒啥關系。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效益最大化是個重要的生存法則。
有時候為了節省時間提高效率,父母替孩子做了太多的事情,包括替孩子整理書包,替孩子的作業把關,替孩子找問題,替孩子解決問題。
包辦得多了,孩子就不想自己努力了。到孩子必須親自寫的作業上,孩子也不願意費腦子費體力了。
把孩子該做的,能做的事情還給孩子,培養孩子的主人翁心态,他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被拿着鞭子往前趕着走的工具人。
02
不隻孩子有麻煩,家長也有
正在看文字的你可能會想了,我也不想管這麼多,可不管不行呀!孩子作業寫不好老師就叫家長,孩子不好好寫作業成績跟不上怎麼辦?
很多心理學家說,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區分是誰的問題,誰的問題誰想辦法解決。人的很多痛苦的根源,就是總想解決别人的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孩子是别人嗎?
在親情和法律的角度看,孩子可不是别人。父母是孩子的監護人,對孩子有撫養義務,孩子犯錯父母要負責,孩子不成器父母也得受牽連。
但孩子總有一天會成為别人,當孩子18歲成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之後,他就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了。
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逐漸為自己負責的過程。如果孩子18歲以前的種種都是父母包辦的,即使他成年,也很難成為真正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所以說啊,要多讓孩子為自己負責,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學習上,家長都應該逐漸放手。
回到作業問題上來,孩子作業寫不好,可能會被叫家長,孩子的作業似乎成了家長的事兒。
但家長别忘了把孩子也扯進來,别讓孩子置身事外。“因為你的作業,老師找我談話了,咱來一起想想怎麼把作業做好吧!“
孩子做作業墨迹,不積極,多半是遇到麻煩了,這個麻煩可能來自于作業本身,也可能是孩子本身的畏難情緒,貪玩,環境太亂不适合學習。
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讓作業不再成為家庭矛盾的導火索。
具體到方法上,就因人而異了。
做作業之前先複習一下,讓孩子回憶上課學了什麼,能回憶起來說明知識掌握得差不多了;
讓孩子先做自己會做的,不會做的先空着,做完一遍後再集中攻破(家長幫忙、引導);
讓孩子自己安排作業時間,作業順序,體會到當家作主的快樂……
孩子的作業家長要管,特别是低年級的時候,但管孩子作業的目的,不是為了完成一份完美的作業,而是讓孩子學會自己做作業,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