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上海疫情挑戰,“逆行”的不僅有醫護人員,還有大量實驗室的科研人員。
中科院上海分院全面構築疫情防控“堡壘”,雙線作戰,全力保障重大科技任務攻關不停步、重大科技設施運行不停歇、重要支撐平台維護不停滞,不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主力軍使命。
許多科技工作者背上行囊,住進實驗室,有年近六旬的老将,也有90後、00後新兵。身為“國家隊”,肩扛“國家責”,心系“國家事”,抗疫特殊時期,科學家們持續奮戰,确保科研不斷線、國家重大科研任務按時推進。
為保科研材料,年近六旬的他徹夜未眠
沙發、棉被,一摞書、一台筆記本,58歲的植物科學家郭房慶,吃住實驗室50多天了。他不覺寂寞,每日都被科研任務填滿。
作為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研究組長,主要研究全球氣候變暖影響下,如何提高農作物光合效率,增加産量,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新方案。
3月17日,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園區封控,老郭拎着幾件換洗衣物就從闵行七寶的家往實驗室趕。“一篇論文、一個冰箱,兩件事放心不下,必須去。”老郭出門前和妻子解釋。
這篇論文,首次揭示了破解植物感知高溫分子機制方面重要進展,是老郭團隊十年心血,3月初剛被國際學術期刊 《自然 植物》(Nature Plants)接收。刊出前,老郭需和期刊編輯随時溝通,校對文字圖表清樣,很多工作隻能在實驗室完成。十年鑄劍,即将出爐,老郭怎能舍得?
2006年留學歸國,郭房慶選擇的課題鮮有人問津,不做“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的研究,他想攀登獨此一座的科研高峰。一紮進去,就是16年。
另一個“牽挂”,是實驗室那台-80℃冰箱,存着十幾年積累的科研材料——大量基因表達質粒、各種菌種和制備的蛋白抗體,是他帶着一屆屆學生在實驗室“做”出來的,千金不換,還有金貴的實驗試劑,一旦融化隻能作廢,造成巨大浪費。冰箱壓縮機剛修過,萬一出故障……他的心一直懸着。
怕什麼來什麼,3月25日夜,“滴滴滴……”刺耳的警報聲吓到埋頭改論文的老郭:冰箱溫度正一度一度爬升,“寶貝”就要解凍,他急得冒汗。
“啟用備用冰箱!”備用冰箱插上電,降溫卻要五六個小時。他一宿沒合眼,隔一會兒就去瞧下,祈禱一台别升溫太快,另一台溫度快降下來。早晨,備用冰箱終于降至-60℃,老郭和兩個學生趕緊轉移“寶貝”。和兩台冰箱“鏖戰”一夜,頭發花白的老郭,總算保住了多年的科研“資産”。
3月28日,兩位學生趕在浦西封控前回了宿舍,老郭繼續留守。4月18日論文順利刊發。有人勸老郭回家陪陪妻子。他說活兒還沒完,有項非常重要的實驗室“保姆”的活兒,幫學生把低溫“醒”好的種子種下去,并悉心照料,讓每一株都健康生長,解封時學生能有實驗材料可用。
“和種地一樣,也不能錯過農時。”老郭說,搞科研的不怕寂寞,甚至需要享受寂寞,才能坐穩冷闆凳。
疫情期間,住在實驗室的郭房慶研究員在觀察、照料植物生長
周末加班遇封控,20多位科研人員全部選擇留下
“物流通暢的話,月底,我們的構件就能按時交付。” 在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嘉定園區,陶瓷基複合材料課題組正高級工程師何平松了口氣。封控一個多月,課題組20多名科研人員克服原材料供應、設備維護等重重困難,高效完成相關任務的構件研制,解決了新型陶瓷基複合材料關鍵工藝問題。
課題組承擔多領域極端環境服役的陶瓷基複合材料科研任務,為國家重大任務提供關鍵材料支撐。“我國發射的遙感衛星,就用了我們提供的陶瓷基複合材料輕量化結構件。”張翔宇研究員介紹,該構件研制是系統工程,環節多、周期長、工藝要求高,任何一個環節滞後就會影響全局。
“這項科研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這裡出去的材料,不需二次加工,是能直接裝配的零部件。”疫情前,課題組一直滿負荷運轉。3月12日,園區即将封閉管理,當天在崗的20多位科研人員都選擇留下,“以所為家、以地為床”。
特殊時期的新課題來了:生活如何保障?科研原材料和器件如何調運?實驗設備如何保證安全運轉?
何平說,所黨委當機立斷,成立嘉定園區聯合防疫保障臨時黨支部,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拉起整個園區疫情防控、安全保障與協同運轉生命線,保障園區70餘人心無旁骛守在一線。作為臨時黨支部委員,他也參與了園區保障工作以及課題組具體科研,處理安全、衛生等事宜。
陶瓷基複合材料研制任務分别在嘉定園區和太倉園區進行,運輸成為最大問題。所裡很快申請了車輛通行證,一路護送;高溫電爐設備要維護,廠方進不來,課題組科研人員就在運維人員遠程指導下,自己完成;外部協助無法進行,科研人員想方設法自己完成……
“留下來,就是為了解決問題,不怕麻煩”。20多位科研人員通力合作,一刻不敢懈怠。
結構陶瓷與複合材料中心主任楊金山,站在實驗樓高處就能看到自己的家。“遙望解相思吧!”疫情下,兩點一線的科研生活濃縮到一點,楊金山笑說,省去上下班通勤,有更多的時間、精力集中攻關了。
疫情期間,堅守在科研一線的陶瓷基複合材料課題組
為了首顆“降水星”,他們每天和設備睡在一起
一個多月來,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風雲三号07星載荷研制團隊十幾名科研骨幹住在實驗室,為儀器正樣集成與測試做最後沖刺。
“今年除夕,我們就在實驗室守歲。”團隊成員江豐3年沒回老家過年。
什麼樣的“國之重器”,讓他們始終堅守?
風雲三号07星中分辨率光譜成像儀(降水型)研制負責人王向華介紹,這顆衛星是該系列氣象衛星中首顆“降水星”,能顯著提高我國對強降水災難性天氣的預報能力。中分辨率光譜成像儀(降水型)是“降水星”核心荷載,對地球“拍照”,分析判斷雲層中的含水量,研判降水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它與其他風雲三号“家庭成員”比,衛星運行軌道高度降低近一半,“我們采用了不同以往的成像原理和設計方案,在疫情影響下,項目進度十分吃緊,不容易。”王向華說。
風雲三号07星中分辨率光譜成像儀(降水型)研制團隊部分成員
江豐(左一)和同事堅守在實驗室開展調試
1991年出生的江豐,經過幾年科研“磨砺”,成長為高精度基準比對傳遞定标器的技術負責人,和幾位同齡人并肩作戰。3月以來,課題組正進行“利劍出鞘”最關鍵一環——儀器正樣測試,每個人都在和時間賽跑。
為了讓“降水星”光學遙感精度在太空長時間保持“定力”,這個年輕的團隊大膽提出新的定量化遙感校準方案。沒有先例,重要的底氣來自該所在風雲衛星載荷研制上積累了幾十年的豐富經驗。年輕團隊迸發出的強大創造力、前輩傳承的刻苦攻關精神,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
3月中旬後,園區附近陸續進入封控,“不讓科研生産按下暫停鍵”,“降水星”載荷研制團隊大多數科研骨幹3月25日就住進辦公室。4月初,園區升級防控,他們幹脆把睡袋搬到實驗室,和設備“住”在一起。
整個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幾百名科研人員堅守一線。所裡組織生活物資送到科研人員家裡,讓大家安心科研,“條件雖然艱苦,可能親手研制‘降水星’這樣的國之重器,大家很自豪!”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黃曉慧
來源: 人民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