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于計算機大學生
五年前,一個本科生從我們省屬一本大學的計算機學院畢業,順利進入了一家中型IT企業做了軟件開發工程師。
五年時間裡,他跟過幾個項目,在師傅的指導下,技術越來越熟練,從菜鳥成長為業務骨幹,并在第四年的時候開始自己帶項目了。
但是,需要不斷學習新技術、重複的加班使他産生了倦怠。他經常要經受内心的拷問:
穩定地工作了五年,是不是該換家公司了?
好像做技術的都是這樣子,該什麼時候是個頭?
三十歲之前還能這麼拼,那麼以後呢?有沒有更好的發展方向?
當這個工作過5年的本科生微信聯系我并陳述自己的困惑時,我的眼前就浮現出了很多這樣的IT男:思維嚴謹,做事認真;總在學習,經常加班,即便休假也不知道做點什麼,被人稱為“IT民工”;拼的是腦力和體力,掙的是辛苦錢。
作為高速發展的朝陽行業,計算機和通信互聯網行業有着機會多、收入起點高的優勢。與此同時,這一行業的技術更新速度比較快,壓力比較大,競争激烈。在IT行業内,還沒有出現太多“高齡”工程師(特别是開發工程師),比較“老”的一批IT工程師也大概在35到40歲左右了,所以這一行業基本上是年輕人的天下。
在這樣一個生機勃勃而又危機四伏的行業裡,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之路呢?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編輯
IT行業崗位分類IT行業的崗位大緻上分為如下幾類:研發類、技術支持類、市場類、生産類、管理和行政類。
- 研發類是圍繞産品研發或者定制化項目交付的一些技術性較強的工作;
- 技術支持類是支持産品銷售、支持産品在客戶方交付,以及企業内部各部門的IT支撐等一些技術性工作;
- 市場類主要就是銷售和營銷兩大類工作,簡單來說,就是簽合同的和做廣告推廣的兩類;
- 生産類主要指的是生産線上的工人,也包括生産、倉儲、物流等環節的工人。當然,也需要一些工藝設計、生産流程設計相關的技術人員;
- 管理和行政類包括公司的中高層管理者、以及财務等其他行政人員。
計算機大學生畢業從事的專業性工作,主要還是研發類和技術支持類。市場類、生産類以及管理和行政類崗位主要需要的不是計算機專業相關背景知識,不在我們專業崗位讨論範圍之内。研發類崗位包括軟件研發和硬件研發,他們主要是在一個公司裡面完成産品研發,或者定制項目研發。一般說來,軟件研發基本上就算産品的設計者和制造者,硬件研發隻能算設計者,他們的硬件設計還需要經過生産環節才能成為真正的硬件産品。
本書第二部分章節介紹了很多IT工作崗位,分别是産品經理、需求分析師、Web前端開發、Web後端開發、移動開發、軟件測試、IT售前、IT售後、IT運維。如果從研發公司的新産品或完成公司承接的定制化項目來說,産品經理、需求分析師、Web前端開發、Web後端開發、移動開發、軟件測試這幾個崗位歸屬于研發類,他們分别完成新産品的策劃、需求分析、産品開發、産品測試等全生命周期的工作。IT售前、IT售後和IT運維等三個工作崗位歸于技術支持類,他們主要是給外部客戶或者企業内部用戶提供技術支持服務的。
計算機大學生畢業後從事的第一個崗位一般都是比較初級的,架構師、項目經理等工作崗位都需要工作一些年限之後才可能達到相關的技能水平。這也是為什麼我在前面分章節介紹工作崗位的時候,并沒有章節介紹架構師,也沒有介紹項目經理。
一般來說,計算機專業大學生一畢業,肯定不可能從事架構師的工作。而項目經理這個崗位,我考慮了很久,最後決定也不寫,主要原因有二:其一,項目經理主要是和人打交道,協調各方資源。剛進入企業的大學生在和人打交道這方面的能力應該都是不足的。其二,項目經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時間管理,确保項目能按期保質量的完成。然而,在時間管理這一方面,剛畢業的大學生往往也是經驗不足的。
為什麼我又有專門一章來介紹産品經理呢?其實也好理解,産品經理主要是管理産品,不是管人。對于剛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管人(協調人)是比較困難的,缺乏經驗的。換句話說,剛畢業的計算機大學生可以從事産品經理崗位,但從事項目經理崗位可能就有些難度了。當然,并不是說,完全不行,事在人為而已。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編輯
同一崗位的發展路線按照之前的職業生涯階段的劃分來看,很多IT人的職業發展路線也确實是沿着同一個工作崗位從初級、中級到高級、頂級這樣發展的。
以測試崗位這條線來分析,計算機大學生畢業後先是從事初級測試工程師;工作3年之後,榮升為測試工程師(也可能叫中級測試工程師);再工作4年後,評為高級測試工程師。差不多畢業工作10年後,一部分測試工程師選擇繼續鑽研技術,往縱向發展,成為測試技術專家(資深專家);一部分測試工程師對管理這條路比較感興趣,開始主動轉型管理方向,于是成為測試主管、測試經理或者測試部門負責人。
研發類的其他工作崗位(比如産品經理、需求分析師、Web前端開發、Web後端開發、移動開發),以及技術支持類的崗位(IT售前、IT售後、IT運維),如果是沿着同一個崗位路線向上發展,基本也和上述測試工程師的發展路線是一樣——從初級、中級、高級、頂級逐級發展。
因為每個公司的要求是不同的,每個人的機遇也是不同的,每個級别晉升需要時間的長短也是不同的。一旦選擇了工作崗位之後,職場發展還是要靠自己拼命努力的!
盡管崗位職級晉升的時間對于各個公司各個員工都不一定相同,但是上述職業生涯階段劃分的時間跨度基本可以作為所有IT人的參考時間。也就是說,在一個崗位工作3年内算初級;工作3-5年算中級,工作5-10年應該成為高級,工作10年以上絕對是頂級。當然,這裡說的時間是指幹同一個工作崗位的時間,不同工作崗位換來換去的工作時間就不應該算在内了。
如果從事同一個工作崗位到一定的年限,但你的職級卻沒達到對應的級别,你就要從自身上找原因,你的技術和能力可能落後于行業發展的平均水平了。
跨崗位的發展路線現實中,很多計算機大學生畢業從事某種IT崗位一段時間後,可能對當前的工作内容不是很感興趣。
舉例來說,有的人不願作軟件開發工程師的原因并不是學習能力差,也不是怕吃苦,而是不喜歡整天悶在機房,一遍遍地調試程序。他們不喜歡成天隻是和電腦打交道,也想多和人打交道,即便大學裡學的是理工類專業,他們也更願意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和人聊聊天,或者談論一些時事政治、經濟話題。如果一周時間都在忙工作,他們也會抽時間調劑一下自己的生活。
對于這些對當前工作崗位不是很感興趣的IT人來說,他們可能有兩個選擇:要麼把工作當工作,工作之外找娛樂;要麼就是跨崗位換工作。
總體來說,IT人跨崗位換工作還是有一些門檻的:上述描述的研發類工作崗位(比如軟件開發、測試)的IT人換到從事技術支持類的工作崗位(比如,IT售前、IT售後),可能相對容易些;就算是在研發類工作崗位裡面,産品經理和需求分析師想從事開發工作,基本是不可能的;但是,從事軟件開發的IT人要從事産品經理、需求分析師、測試以及技術支持工作基本都是可行的。
下面是某乎上的一幅圖,比較清楚地描述了從程序員(軟件開發人員)為起點的職業發展路線圖。其中,筆者之前分章節介紹的産品經理、需求分析師(圖中對應是系統分析師)、測試工程師、IT售前(圖中對應是售前咨詢工程師)、IT售後(圖中對應是實施顧問),在圖中都有對應的發展路線描述。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編輯
比如,圖中有一條發展路線描述如下:初級軟件工程師->産品助理->産品設計師->産品經理->産品總監->CIO/CTO。還有一條發展路線是這樣描述的:初級軟件工程師->中級軟件工程師->系統分析師->項目經理->項目總監->CEO/首席架構師。
上圖中的IT職業發展路線圖可以作為IT人轉換崗位或者職業規劃來參考。IT人可以轉換工作崗位,但是,轉換工作崗位一定要慎重考慮,不能意氣用事,要按照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來做出正确的選擇,決策時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可以參考下面的步驟來幫助自己做出正确的抉擇。
一找,找一找當前工作中自己不滿意的地方:是工資報酬不高?是工作沒有成就感?還是能力得不到提升?或者職務沒有上升空間?
二看,看一看其他職業發展路線中有沒有能滿足自己價值需要的崗位?
三評估,評估一下你的能力是否匹配這個想換的崗位?如果暫時不能勝任,自己再花多久可以達到什麼程度?
四平衡,各個崗位都有自身的優缺點,你得平衡一下各崗位之間的優劣勢,選擇出最符合内心選擇的那一個。
對于IT技術類職位來說,入門的門檻要求比較高,進入不容易,但是因為視野受限,出來也不容易,基本都是靠技術吃飯了。這一行業的整體薪資水平比較高,但是技術崗的待遇提升空間又很有限。了解自己,了解職場,在這中間找到結合點,在不同的職業發展模式下規劃出最佳路徑,才能較快達到自己的職業巅峰。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編輯
盡管IT人在職業生涯過程中可以轉換不同的工作崗位,筆者還是建議IT人不要頻繁的轉換工作崗位,一會兒是開發,一會兒是測試,一會兒是售前,這樣做法讓你在工作崗位上沒有長時間的積累和沉澱,在職場上很難有比較好的發展或上升通道。
筆者認為,IT職業發展路線的最佳方向是,朝着一個工作崗位不斷精進,成為頂級專家或者技術高管。
次佳方向是,在職場早期的3至5年内,可以有些工作崗位的轉換,選擇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崗位後,後期還是一樣,朝着這一個工作崗位不斷努力深入,成為行業翹楚。
最糟糕的就是,每隔幾年就換一個工作崗位,甚至是換一個行業(賽道)。到了最後,回頭一看,在職場上,他們不是在進步,而是在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