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姓和氏的概念,用途,以及定義,如果真要說是可以寫成畢業論文長篇大論一下的,就目前考古學來說,姓氏的很多用法都尚未有明确的定論,一些甲骨文所記載的内容,也都存在諸多争議。
所以我之後聊的姓氏都是比較簡單,或者說通俗易懂的,方便針對沒有姓氏概念的朋友來了解姓和氏的區别。
在先秦時期,姓和氏是分開的,秦漢以後,氏逐漸消失,或者說被納入姓中,在之後中國曆史上幾乎沒有氏的概念,到今天來看,可以說氏已經徹底不存在,或者我們所說的氏其實就是姓的意思。
不過在先秦時代,尤其是以夏商周為代表的上古史,姓氏的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當時人們對于姓氏這兩個詞的認知跟現在完全不同。
氏的來源有很多種,比如像是根據屬國地名,官職名稱,以及其他很多來源,簡單的介紹一下氏是怎麼來的。
先來了解一下姓氏的區别。簡單來說,姓比氏大,氏屬于姓。姓是家族系統,血緣系統。氏則是姓的一部分,是姓的分支。氏是用于區别同姓家族不同分支,在上古時代,一般隻有貴族擁有氏,普通人沒有氏。用比較通俗的話來講,氏就是一部分人身份的象征,證明自己曾經是貴族,跟普通人不同。
漢班固在《白虎通德論·姓名篇》卷八中記載:所以有氏者何?所以貴功德,賤伎力。或氏其官,或氏其事。聞其氏即可知,其所以勉人為善也。或氏王父字何?所以别諸侯之後,為興滅國、繼絕世也。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之子各以其王父字為氏。
在《通志·氏族略》也有關于姓氏的記載,寫的更加直白:“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貴賤。”
所以簡單的理解就是:老百姓沒有氏,牛批的人才有氏!
我們以一些真實存在過的著名人物為例子,先來看看姓氏的區别。周朝開國元勳姜子牙,這個人大家都很熟了,不多做介紹了。姜子牙,姜姓,呂氏,名尚。所以姜子牙也被叫做姜尚或者呂尚,姜就是他的姓,呂就是他的氏。
這個呂氏怎麼來的呢?姜子牙祖上曾經是夏朝忠臣,禹時期輔佐過禹的大官,之後被賜姓姜,還給他封在呂地和申地(今河南境内),所以這個呂地和申地就成了這個祖先後裔的兩個不同氏,姜子牙就是呂氏的後代,當然還有另一脈,姜姓申氏。
這就是典型的根據地名變成一個氏,用以區分同宗的不同支脈,大家上古都是一家同姓,由于祖先被分在不同的地方,于是逐漸形成了多股不同的家族,一般這種家族都會用自己地盤的地名作為氏。
這種氏族也是非常常見的。很多宗族在某一支脈中有人做官後,往往為了區分和普通百姓的區别,會直接把官職變為自己一支的氏。這種氏後來也直接變成了姓,非常典型的就是太史,司馬這樣的姓。
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朝以後,姓和氏的區别已經微乎其微。秦漢以後,姓氏逐漸合二為一。在《通志·氏族略》中記載:“秦滅六國,子孫或以國為姓,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茲姓與氏渾為一者也。”
司馬遷在實際中也将姓氏合二為一使用。清朝學者顧炎武曾在《日知錄》卷二十三《氏族》篇記載:姓氏之稱,自太史公是混而為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