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在中國(楊淩)召開的數字農業大會上,以“5G時代下的數字農業”為主題,知名院士專家、行業領軍企業等嘉賓圍繞“凝聚數字資源、引領智慧創新、促進産業升級、推動三産融合”等廣泛交流。上海華中農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駱超作為特邀嘉賓,做了主題發言。
楊淩作為高科技農業示範區, 敢為人先、先行先試才是他們永遠的特色。在第二十六屆楊淩農高會上,華中農投人短時間做出十畝的人工智能棚,“華中農投”用這一方式向大會展示出他們是真的種菜賣菜,并且是用智能的方式來做:365天連續出菜、按照訂單生産、蔬菜尚未生産出來就已被預訂采購。用活生生的數字農業事例,研讨數字農業發展應用,成為楊淩數字農業大會的鮮明特色和案例成果。
區塊鍊技術對于現代農業,是最适用的工具。華中農投創始人駱超認為,用“ 看得見、摸得着、抓的住”,九個字概括了運用物聯網、區塊鍊技術在現代農業的切實應用。
5G時代數字農業的特征,就是農産品生産全過程消費者看得見、摸的着,出了問題,能找到責任人。區塊鍊的追溯,對整個生産過程的安全追溯,追溯産品價格的形成。最重要的是可以追溯全部交易過程。物聯網、區塊鍊技術,形成生産者和消費者共識機制。消費者對農産品安心付款,甚至可以預付款,在5G時代實現訂單農業。“楊淩的招商局局長到上海參觀我們的智能棚,感到震撼!”駱超介紹說,他們沒想到一個民企,能夠智能農業做得這麼好,他第二個震撼的是我們菜還沒種,已經賣完了。招商局長說這是困擾着楊淩很多的農企和政府的問題。華中農超的訂單農業是一套智能化的 智慧化的方式,全是一套算法。
對于來自上海的華中農投,駱超認為,“現代農業新六産解決方案及實踐”與楊淩對接,是最佳選擇。華中農投365天連續出菜、不使用農藥化肥。參觀者們驚歎說華中農投創造了楊淩速度,也創造了中國智能農業的速度。對智能農業的多方位設想,實實在在種菜,讓華中農投實現了智慧農業破繭成蝶的夢想。
未來誰的綜合算力最強,掌握的數據最多,誰就是農業領先者。把中國的農業變成智能農業,從而上升到新型智慧農業,是中國農業解決問題的有效的途徑。駱超認為,随着中國5G時代的到來,智能農業的新機會出現。今天中國農業需要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鍊追溯、人工智能這五大技術的綜合。(一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