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虎門大橋晃動終于找到成因

虎門大橋晃動終于找到成因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6 19:23:50

作者:大臉菌

現代橋梁技術的發展,讓人類跨山越海,生活更加便利。在造橋方面,我國的技術一直都處于世界先進水平。從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到世界第一高橋中國北盤江大橋,無一不顯示着大國工程。

虎門大橋晃動終于找到成因(虎門大橋發抖20小時)1

在這些橋梁當中,很多都屬于懸索橋。懸索橋是以主纜為主承力結構、加勁梁通過吊索“吊挂”在主纜上的一種橋型,造型美觀、跨越度大。然而正是因為這種大跨度,讓懸索橋面臨許多空氣動力學與空氣彈力學上的問題。

近日,虎門大橋的異常抖動讓橋梁的這一問題,在網友之間又火了一把。作為我國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大型懸索橋,虎門大橋擁有多項國内創新獎,在技術的含金量上絕對毋庸置疑。

虎門大橋晃動終于找到成因(虎門大橋發抖20小時)2

那麼,虎門大橋為何發生抖動?這幾乎成了每個人關注的問題。官方在通告中指出,本次的抖動很有可能是虎門大橋在檢修時,放置的1.2m高擋牆(水馬)産生了渦振現象,從而導緻了大橋抖動。

什麼是渦振現象,這種現象又是如何讓橋梁發生抖動的呢?物理學中認為,每個物體都有一個固有的振動頻率,當外在振動頻率與這個固有頻率接近時,就會産生共振。這種共振很有可能摧毀建築。

虎門大橋晃動終于找到成因(虎門大橋發抖20小時)3

而流體力學中存在一種叫做卡門渦街的現象。流體通過非流線型物體時,會在物體兩側産生旋轉方向相反的螺旋。這些螺旋排列規則,會周期性的不斷出現,形成卡門渦街。由于卡門渦街效應會産生強烈的共振現象,因此我們将其稱為渦激振動(渦振)。

1940年,美國的塔科馬海峽大橋就曾發生過坍塌,而造成這一悲劇的原因就是渦激振動。設計之初,塔科馬大橋能夠抵禦60米/秒的風速,然而由于卡門渦街效應的存在,在當時19米/秒的低速風中就開始劇烈扭曲振動,并誘發橋面鋼梁折斷,墜落于普吉特海灣之中。

虎門大橋晃動終于找到成因(虎門大橋發抖20小時)4

其實,橋梁的橋梁渦振在理論上是不能被消除的,隻能通過技術手段減少這種振動的發生。既然改變不了風的頻率,因此科學家在建造橋梁時,都會進行嚴格的風洞實驗,并且選擇合适的截面設計孔洞以破壞漩渦,減少渦旋帶來的威脅。

虎門大橋也不是國内第一例發生抖動的案例了。就在這次事件發生前不久,同為懸索橋的武漢鹦鹉洲長江大橋剛剛發生類似的抖動。但是這也不是這座橋第一次抖動了,早在2017年就有市民反應過大橋的晃動。比這些案例事件更早的2012年,有記者也稱看到過杭州灣跨海大橋的晃動。

虎門大橋晃動終于找到成因(虎門大橋發抖20小時)5

有人曾擔心,大橋如此小的風速都經受不了,那遇到台風等暴風天氣時,如何能抗得住?這就要說到懸索橋主梁風緻振動的另一個原因了,它就是顫動。

不同于渦振的是,顫振一般是由高風速引起的,而渦振是低風速均勻風場下産生的。振動的橋梁會從氣流中不斷地借助能量,增大振動幅度,當達到臨界狀态時,就會使結構發生發散性振動,導緻建築被破壞,這就是顫振。

虎門大橋晃動終于找到成因(虎門大橋發抖20小時)6

簡單來說,渦振和氣流之間是相互制衡的,它的振動幅度不會持續增大;而顫振和氣流确實互相成全,氣流的能量會源源不斷地供給到振動幅度上去,直到破壞建築物。

不過,在橋梁設計時,各國都對此有周密考量,我國的抗風規範更是要求大跨度橋梁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出現顫振。但是,由于渦振并不能被消除,因此各國都要求将渦振控制好振動幅度即可。

虎門大橋晃動終于找到成因(虎門大橋發抖20小時)7

盡管相對于斜拉橋、梁橋等橋梁,懸索橋确實看起來弱不禁風,但是它卻是一種高超靜定結構。隻要風力不超過設計允許範圍,它的結構安全性完全不用擔心。

關于虎門大橋抖動的相關細節原因還在調查當中,包括後來出現的二次抖動原因,我們還是靜待官方的回複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