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方便探究學習,首先來将初中課文紀曉岚的《河中石獸》翻譯如下:
滄州南面,有一座寺廟靠近河岸,寺廟的大門倒塌在了河水裡,兩隻石獸也一起沉到河裡了。經曆了十多年,和尚們募集到一筆錢,決定重修廟門,便到河裡尋找那兩隻石獸,最終沒找到。和尚們認為石獸順着水流沖到下遊去了。便劃着幾隻小船,拖着鐵耙,尋找了十多裡,一點蹤迹也沒有。有個講學家在寺廟裡設立學館講學,聽到這件事便嘲笑說:“你們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木片,怎麼能被大水帶走呢?石頭的特性堅硬沉重,河沙的特性松散輕軟,石獸埋沒在泥沙上,就會越沉越深。順着河流往下遊去尋找它,不是荒唐嗎?”衆人信服他的話,認為是正确的論斷。一位老河兵聽了講學家的話後,又嘲笑說:“凡是失落在河裡的石頭,都應該到河的上遊去尋找。正因為石頭的特性堅硬沉重,河沙的特性松散輕軟,水流不能沖走石頭,河水的反沖力,一定會在石頭迎水的地方沖擊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越沖越深,沖到石頭底部的一半空着時,石頭必定會倒在坑穴中。像這樣再沖擊,石頭又會再向前翻動。這樣一再不停翻動,于是反而逆流而上。到河的下遊去尋找石獸,本來就荒唐;在石獸掉下去的地方尋找,不是更荒唐嗎?” 按照老河兵的說法去找,果然在上遊幾裡外的地方尋到了石獸。
既然這樣,那麼天下的事情,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還多着哩,難道可以根據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就主觀判斷嗎?
從譯文中不難看出,對于河中石獸的位置所在,和尚們的判斷在下遊——認為石獸順着水流被沖走了;講學家的判斷在倒塌的河底原地——認為石頭的特性堅硬沉重,河沙的特性松散輕軟,石獸沉沒在泥沙上,就會越沉越深;老河兵的判斷則是在上遊——認為石頭的特性堅硬沉重,河沙的特性松散輕軟,水流不能沖走石獸,倒是河水的反沖力,一定會在石獸迎水的地方沖擊石前的河沙形成坑穴。越沖越深,沖到石頭底部的一半空着時,石獸必定會倒入坑穴中。像這樣再沖擊,石獸又會再向前翻動。這樣一再地不停翻動,于是就逆流而上了。
據此,正如作者在文末所作的議論那樣: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往往有着複雜的原因,我們不應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據常情主觀判斷。而應該正确分析,綜合考慮,這樣才能得出正确的結論。而且文末所作的議論文字,同“嘻,技亦靈怪矣哉”(《核舟記》)“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狼》)“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得為衆人而已矣”(《傷仲永》)等這些文章結尾議論的文字一樣,很好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但對于本文的理解是否就到此為止了呢?筆者覺得還應作一點如下的探究。
從思考問題的角度來看,和尚們運用的是比較思維模式:河水既然能把河岸沖走導緻石獸倒塌沉入河中,那麼河水也能把石獸沖走。但卻忽略了河岸泥土(松軟成顆粒狀)與石獸(堅硬沉重)的物理特性的本質差異。講學家則完全孤立地靜止地看待和思考問題,石獸堅硬沉重而河沙松散輕軟,倒入河中的石獸隻會越沉陷越深。卻完全忽略了石獸對湍急河水的反沖擊力從而導緻石獸底部的河沙被慢慢淘空至過半而倒入空穴的道理。那麼老河兵卻是将石獸、河水、河沙三者聯系起來綜合全面思考問題,做出了合乎邏輯的推理判斷。既考慮石獸的比重,又正确分析河水的沖擊力與石獸的相互作用,進而又分析這種相互作用産生的反沖力對河床形态的局部的改變極其連續性。
據此我們理應得出這樣的探究結論—考慮問題的方式與角度出了問題,那麼對于做出正确判斷也就必然會出現問題。思路決定出路。
從人生的閱曆來看,和尚們崇尚信佛念經,一心隻想盡快找到石獸,僅憑個人的人生閱曆隻考慮了流水,沒有考慮石獸與泥沙在流水的作用下所産生的動态狀況。認為要到下遊去找,結果是當然找不到。講學家自以為學識過人,隻考慮了石獸和泥沙的關系,卻忽略了流水在石獸和泥沙之間所起的決定性作用。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河底下去找,那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雖沒有講學家的滿腹經綸,但長期與河流河道打交道的人生閱曆使他獲得了豐富的實踐知識,準确把握了流水、石獸、河沙三者間的性質及相互關系。老河兵能夠根據他幾十年的實際經驗,到上遊去找,結果居然找到了。
據此我們還應得出這樣的探究結論——單憑主觀推理主觀臆斷是靠不住的,實踐經驗才是最重要的,實踐出真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