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作曲家、鋼琴家勃拉姆斯(J.Brahms 1833—1897)
在歐洲音樂文化發展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人們時常把他同巴赫和貝多芬相提并論,并根據巴赫、貝多芬和勃拉姆斯姓氏的第一個字母把他們 合稱為“三曠。他們都是古典主義的傑出代表,但樂風又各具獨特的個性:巴赫典雅.質樸;貝多芬雄渾而具有英雄性;勃拉姆斯則嚴肅、深沉,促人深思,因而被 稱為音樂史上的哲學家。
勃拉姆斯1833年5月7日誕生在德國漢堡的一個職業樂師家中。父親能演奏多種樂器,也是勃拉姆斯的第一個音樂啟蒙老師。勃拉姆斯的童年生活十分貧困,才 13歲便在酒店裡為舞會伴奏,在劇院裡幫助父親演奏,為維持家庭生計而奔波。他說過:“像我這樣艱難地過日子的人恐怕并不多。”勃拉姆斯早期共寫了150 多首沙龍小品,其中包括各種舞曲、進行曲和管弦樂改編曲。創作這些作品鍛煉了勃拉姆斯的寫作能力,使他接觸了德國的民間音樂和城市音樂,為他日後的創作打 下了必要的基礎。
1848年德國資産階級革命失敗後,許多進步的資産階級知識分子都暫時來到漢堡避難,年輕的勃拉姆斯對他們寄予深切的同情。1849年,他寫了一首鋼琴四 手聯彈的《回憶俄羅斯》,其中引用代表匈牙利革命精神的《拉科齊進行曲》的片斷,表達了對革命事業的支持與崇敬。
1853年,20歲的勃拉姆斯到各地旅行演出,并結識了音樂界的一些知名人物——匈牙利小提琴家約阿希姆、鋼琴家李斯特以及舒曼夫婦等。他的創作和演奏活 動深受舒曼的器重和賞識。舒曼以極大的熱情寫出了他一生中最後一篇音樂評論——《新的道路》。文中,舒曼富有遠見地對勃拉姆斯給予高度評價和熱誠鼓勵。他 說:“我期望出現一個把時代精神加以理想表現的人物,這人果然來了。他是一位名叫約翰内斯·勃拉姆斯的青年。”舒曼的鼓勵和扶掖對勃拉姆斯的事業産生了重 要影響,使一個默默無聞的青年音樂家不僅為德國人知曉,而且名揚全歐洲。
1858年,勃拉姆斯在叠特莫爾德城擔任合唱指揮,接觸到各個不同時代和風袼的合唱作品,為他後來創作大型聲樂作品打下了牢固的基礎。1862年,勃拉姆 斯離開德國遷居維也納,把當時歐洲的音樂中心作為他的第二故鄉。在維也納,他先後擔任過合唱指導和“音樂之友”協會的樂隊指揮,并繼續創作大量新的作品。
勃拉姆斯十分關心德國的命運,特别是祖國的統一。1871年,俾斯麥通過王朝戰争統一了德國,勃拉姆斯欣喜萬分,立即寫了《凱旋之歌》獻給德皇威廉一世。但是,德國統一後的嚴酷現實使勃拉姆斯感到失望,作曲家這一時期的作品曲折地反映了他的這種矛盾心态。
1848年德國資産階級革命失敗後,許多進步的資産階級知識分子都暫時來到漢堡避難,年輕的勃拉姆斯對他們寄予深切的同情。1849年,他寫了一首鋼琴四 手聯彈的《回憶俄羅斯》,其中引用代表匈牙利革命精神的《拉科齊進行曲》的片斷,表達了對革命事業的支持與崇敬。
1853年,20歲的勃拉姆斯到各地旅行演出,并結識了音樂界的一些知名人物——匈牙利小提琴家約阿希姆、鋼琴家李斯特以及舒曼夫婦等。他的創作和演奏活 動深受舒曼的器重和賞識。舒曼以極大的熱情寫出了他一生中最後一篇音樂評論——《新的道路》。文中,舒曼富有遠見地對勃拉姆斯給予高度評價和熱誠鼓勵。他 說:“我期望出現一個把時代精神加以理想表現的人物,這人果然來了。他是一位名叫約翰内斯·勃拉姆斯的青年。”舒曼的鼓勵和扶掖對勃拉姆斯的事業産生了重 要影響,使一個默默無聞的青年音樂家不僅為德國人知曉,而且名揚全歐洲。
1858年,勃拉姆斯在叠特莫爾德城擔任合唱指揮,接觸到各個不同時代和風袼的合唱作品,為他後來創作大型聲樂作品打下了牢固的基礎。1862年,勃拉姆 斯離開德國遷居維也納,把當時歐洲的音樂中心作為他的第二故鄉。在維也納,他先後擔任過合唱指導和“音樂之友”協會的樂隊指揮,并繼續創作大量新的作品。
勃拉姆斯十分關心德國的命運,特别是祖國的統一。1871年,俾斯麥通過王朝戰争統一了德國,勃拉姆斯欣喜萬分,立即寫了《凱旋之歌》獻給德皇威廉一世。但是,德國統一後的嚴酷現實使勃拉姆斯感到失望,作曲家這一時期的作品曲折地反映了他的這種矛盾心态。
勃拉姆斯晚年的的思想趨于悲觀遁世,創作熱情逐漸衰退。他專注于室内樂和歌曲寫作,并且潛心收集與改編民間音樂。由于勃拉姆斯在音樂創作上的卓越成就,他 曾被選為柏林藝術學院院士,授予漢堡市“榮譽公民”,還獲得了劍橋大學和布雷斯勞大學博士等榮譽稱号。1897年4月3日,勃拉姆斯在維也納逝世。
勃拉姆斯一生創作了大量的多種體裁的音樂作品,其中交響音樂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交響曲構思宏偉,規模龐大,既具有自由的、即興式的特質和飽滿的浪漫主義詩 意情感,又遵循古典曲式結構的嚴格規律和調性原則。他的四部交響曲為19世紀下半葉德國交響音樂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協奏曲作品如《D大調小提琴 協奏曲》、兩首鋼琴協奏曲、《-小凋小提琴大提琴雙協奏曲》,管弦樂作品如《海頓主題變奏曲》、《學院節慶序曲》、《悲劇性序曲》等,都以嚴謹的結構、多 彩的色調而久負盛名。他的鋼琴作品和300餘首聲樂作品,洋溢着動人的抒情氣息和濃郁的民族色彩,其中如《匈牙利舞曲》、《搖籃曲》等音樂小品都是脍炙人 口的傳世佳作。
勃拉姆斯的作品繼承了德奧古典音樂的傳統,廣泛地吸收了歐洲各民族音樂文化的素養,保持和發揚了進步、健康的精神風貌,表達了強烈的民族情感和愛國主義思 想,具有很強的創造性。作為“最後一個”德國古典主義作曲家,勃拉姆斯确實是19世紀下半葉德國音樂文化的傑出代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