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李白是唐詩的代表人物,有着“詩仙”的美譽,對後世有着極其深遠的影響。然而很多人剛剛開始接觸李白的作品時,卻總是為其中的一些詩句所不理解。如桃花潭水怎麼會深千尺呢?廬山瀑布又怎麼會直下三千尺呢?其實這主要涉及到一個修辭手法:誇張。即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的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誇大的修辭方式。
但需要注意的是,人們稱贊李白的誇張藝術,還源于它并不都是虛寫,反而是具有客觀基礎的,在現實生活中有一定根據的。本文就讓我們通過李白的一句“白發三千丈”,來探讨一下誇張藝術的無窮魅力。相信很多人剛讀到這句詩的時候,不免都有一個疑問,人的白發怎麼會有三千丈呢?顯然以平常的思維對待,這是不合情理的。
那麼李白為何一定要用三千丈呢?這就需要我們結合誇張這一修辭手法,以及它的下句“緣愁似個長”一起來看了。即白發之所以是三千丈,是因為白發因愁而生,因愁而長。三千丈的白發,就意味着内心愁緒的無限長。如此一來,便很好理解了。“白發三千丈”,不僅可以啟發讀者對于愁緒的想象力,還能加強愁緒帶給人的力量。
而說到李白的愁緒,自然離不開他憂國傷時和身世悲涼之歎。“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出自李白的五言詩《秋浦歌·十五》,寫于唐玄宗天寶年間,李白再遊秋浦(今安徽貴池西)時。當時雖然距離李白因受讒遭疏離開長安已經過去了十年,但是其心中的憂國傷時和身世悲涼之歎卻沒有改變。于是便有了下面這首詩《秋浦歌·十五》: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
首先,詩的前兩句“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是誇張修辭手法的運用。即我的白發長達三千丈,全是因為内心愁緒才長得這樣長。正如前面所說,單看“白發三千丈”這一句,真叫人無法理解。但是讀到下句“緣愁似個長”,顯然就茅塞頓開、豁然明白了。并且發人深思,李白心中該有多麼深重的愁思,才會寫出這樣的詩句啊。
其實詩中寫愁的取譬很多,杜甫有“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李颀有“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到了後世更有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清照“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等。無一不彰顯了詩人的氣魄和筆力。所以當人們理解了個中緣由後,便深感“白發三千丈”中三千丈的精妙絕倫。
然後,詩的後兩句“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即不知眼前的明鏡之中,是何處的秋霜落在了我的頭上?這兩句詩也是前兩句詩的内容補充,我們都知道人的頭上有白發以及白發的長短,都是需要照鏡子才能得知。也就是說,因為“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才有了“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的深沉感慨。至于李白不知“何處得秋霜?”,則是抒寫了他愁腸百結,卻難以自解的苦衷。
縱觀李白的這首《秋浦歌·十五》,其憂國傷時和身世悲涼之歎,又離不開他“大鵬一日同風起,搖直上九萬裡”的遠大抱負,即《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中所說的“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但李白寫下“白發三千丈”的時候,已經五十多歲了,仍然壯志未酬,自然使得天下後世識其悲憤,将這句詩作為奇想奇句傳誦千古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