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工程師繼續教育怎樣快速學完

工程師繼續教育怎樣快速學完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1-14 12:23:22

來源:【中國科學報】

文 | 趙繼(東北大學原校長)

●目前我國工程類研究生的培養與學術型研究生的培養并沒有太大差别,可以說是“換湯不換藥”。這也是“工科理科化”最明顯的一個表現。

●學生的導師可能都沒有親自做過工程,甚至連圖紙上的問題都發現不了,指望這些老師和學生親自解決實際問題,顯然是在為難他們。

●高校教師基本屬于“校門來、校門走”,雖然很多人有留學背景、基礎知識紮實,但對工程問題的不了解成為了他們的最大短闆。

●可以采取包括校企合作、“雙導師”等在内的不同方式,但這些方式必須是實實在在的。以“雙導師”為例,企業導師必須真正進入培養體系中。不過如此一來,問題又出現了……

當前,制造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有目共睹。基本功紮實、富于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工科優秀人才必不可少。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在高校工程教育的某些領域,依然存在着知識體系創新和課程内容落後于科技和産業發展的情況。很多高校工程教育不能完全适應科技進步和産業的發展,這使得原本應引領産業的工科教育反而落到了産業之後。這一現象在本科教育層面尤其明顯。

一個合格的工程師起碼需要7~8年的成長時間。本科教育作為工程師的“毛坯”,屬于“打基礎”的階段,如果基礎打不牢,将嚴重影響工程人才的後續成長。

“四大能力”的鍛煉缺乏實踐環節

簡單地說,工程的核心使命是利用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創造未來美好的世界。如果科學的主要目标是自然規律和自然現象,那麼工程的主要目标就是人造物。這決定了工程人才需要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是建構性。這種建構性不一定僅體現為有形物體的創造。做出某個零件是一種建構,創造某個軟件也是建構。作為工程人才,這種建構能力是必需的,否則無法創造未知世界。

其次是創新能力。隻要涉及創造,就必須要有創新。在這一點上,理科和工科是相通的。

第三是整合能力。工程建設是多學科集合體,優秀的工程人才需要涉獵多個學科,才能在需要時快速找到資源、材料以及相關理論,并進行整合。

第四是實踐能力。不管是工程學科本身還是具體的某個工程項目,靠的都不是紙上談兵。這好比遊泳,一旦脫離實踐,不管懂得多少書本理論,也是永遠都學不會的。

對工科學生而言,具備上述四大能力是極其重要的,但要鍛煉這些能力,卻不能僅靠課程教育,實踐教學和實驗教學要得到充分體現。

然而遺憾的是,這方面我們還有太多欠缺。比如,我們曾經引以為傲的生産實習目前就面臨很大挑戰。

我國傳統的工程教育非常強調學生的企業實習。雖然經過實習,學生也不見得能成為一個“成手”,但這種鍛煉對上述四種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然而,日益自動化的工程生産天然不适合學生實際動手,企業出于安全等因素的考慮,接收學生實習的意願也在不斷降低。在本科生數量巨大的背景下,本科生的工程實習遇到很大困難。

此外,作為工程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教師基本屬于“校門來、校門走”,雖然很多人有留學背景、基礎知識紮實,但對工程問題的不了解成為了他們的最大短闆。

這一問題往大處說是缺乏工程背景,往小處說則是實際工作經驗乃至實習經驗缺乏。要知道,我年輕時曾連續八年到工廠參加一個月以上的生産實習。對于某些工業器件,我可以達到隻憑感受便自由掌控其加工精度的程度,但這種經曆在當下青年教師中十分罕有。

卓越工程師培養不宜普遍開展

随着國内高校研究條件越來越好,學生的科研論文産出量與此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這當然體現了學生整體科研水平的提升,也值得肯定。但從工程教育的角度看,科學人才的培養方式顯然不能完全适應工程人才四種能力的培養要求。

然而,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的整體評價導向依然傾向于科研産出,評價标準也傾向于論文評價。雖然破“五唯”已經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相關問題并未完全得到解決。

究其原因,科研導向的一大優勢在于其可量化性,比如影響因子、高被引論文等,均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體現科學發現的重要性,盡管這種評價并不完全具有科學性,但至少提供了一種标準。

然而,工程教育更看重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實際工程的能力,卻很難用某種評價标準來考量。在高等教育精英化階段,由于人才培養規模較小,這一弊端體現得尚不明顯,但在當下的大衆化階段,缺乏相對明細的評價體系的弊端愈加顯現。

但正因如此,工科教育更應大張旗鼓地提倡對工程人才實踐能力的培養。這對于培養高素質的合格工程師至關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國内部分高水平理工科院校正在大力培養未來的卓越工程師。這種培養模式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未必很高,但一定要有雄厚的理工科基礎,力圖使學生通過實踐,最終成長為具有一定全局意識的戰略科學家。

在我看來,作為一種精英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這條路是可行的,但不适合普遍開展。因為對于更多工科院校而言,人才培養依然應該建構在實踐基礎上,或者說将教育和工程緊密結合。

工程人才培養面臨現實瓶頸

目前,在“工程人才培養需要強化”這點上,國内高校已形成一定共識,然而具體操作層面依然存在一定的瓶頸和挑戰。

比如,目前高校本科生培養年限普遍為四年。但伴随着科技發展以及相關學科的細化,在學習年限不變的情況下,要讓學生在打牢理論基礎的同時增加實踐環節,操作層面确實會面臨挑戰。

再比如,到企業參加産學研實踐顯然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但實踐期間,教師的時間成本付出如何與其本身的工作量換算?特别是在職稱評定等環節,出國訪學可以算作一種經曆,但到企業實踐卻很難成為教師的“砝碼”,這嚴重影響了教師到企業實踐的積極性。

同樣缺乏積極性的還有企業。由于相關機制不健全,企業并不能從與高校的實踐合作中獲得好處,相反還可能承擔一定的安全風險,不願接納師生實習也在情理之中。

事實上,高校對工程師的培養是關乎社會大循環的問題,因此,企業在為學校提供實習條件的同時,也等于為培養自身後備力量創造條件。然而,強求每個企業都有這種認知并不現實。在此情況下,我們是否需要通過制度引導乃至于法律條文的方式,提升企業參與高校生産實習的積極性?

此外,目前我國工程類研究生的培養與學術型研究生的培養并沒有太大差别,可以說是“換湯不換藥”。這也是“工科理科化”最明顯的一個表現。

工程碩士和工程博士可不可以結合工程複雜問題開展相關課題研究?這在理論上當然可行甚至必要,但現實卻并非如此——這些學生的導師可能都沒有親自做過工程,甚至連圖紙上的問題都發現不了,指望這些老師和學生親自解決實際問題,顯然是在為難他們。

要解決上述問題,可以采取包括校企合作、“雙導師”等在内的不同方式,但這些方式必須是實實在在的。以“雙導師”為例,企業導師必須真正進入培養體系中。

不過如此一來,問題又出現了——按照高校現有規定,導師的職稱評定需要高水平論文甚至相關獎勵。然而,有的企業工程師水平雖高,卻既無論文也無獎項,他們的職稱又該如何評定?

對此,我強烈呼籲絕大多數工科院校的工程教育要“硬”起來,即要真正突出對學生工程能力、創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構建學生的整合力、實踐能力,以及解決複雜工程問題的能力。但要真正做到這一點,需要從國家政策到高校本身不同層面的共同努力,這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中國科學報》記者陳彬采訪整理)

《中國科學報》 (2022-08-09 第4版 高教聚焦)

編輯 | 趙路

排版 | 志海

工程師繼續教育怎樣快速學完(工程師的毛坯打不牢咋辦)1

本文來自【中國科學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