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貧困家庭,幼年父母相繼失明,他成為家裡唯一的一雙眼睛,小小年紀,便用自己的努力和孝心撐起了一個家。
他利用一切空閑時間打工補貼家用,想辦法為家裡買來冰櫃和電視機。
雖然學習條件很差,但他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即使長年照顧父母,他也十分感謝雙親給了他一個完整的家。
他是“十佳美德少年”,也是“陝西省最美孝心少年”,還是“2015全國最美孝心少年”。
本期美德少年錄就和大家一起了解,自強自立,照顧殘疾雙親的最美孝心少年——馮莫林的故事。
2002年8月,馮莫林出生于陝西省安康市岚臯縣,堰門鎮青春村的一個貧困家庭。
他的母親李興翠小時候得過腦膜炎,影響了視力,因為無錢醫治,成年以後視力越來越差,隻有微弱的光感,幾近失明。
他的父親馮年許之前一直患有青光眼,視力不佳,在外面工地打工掙些錢養家。
這個三口之家雖然貧困,但也是溫馨和美。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馮莫林從小就很懂事,3歲時就能幫母親做一些家務活。
但天有不測之風雲。
2008年,馮莫林的父親在工地打工時,不幸把水泥灰撲進了眼睛。
由于隻是用水沖洗了一下,沒有及時去醫院診治,最終眼底感染導緻雙目完全失明。
家裡的頂梁柱倒下了,原本還算甯靜的生活頓時被打破,全家陷入了黑暗當中。
誰也沒想到,6歲的馮莫林會表現出了驚人的擔當,他決心做爸爸媽媽的眼睛,要照顧好這個家。
在家裡,他不僅做飯、洗衣、收拾房間,還會去地裡挖土豆、摘玉米和青菜。
經過一段時間的适應後,家裡的日常“工作”,馮莫林基本上都能上手了。
6歲的年齡,其他孩子正是天真爛漫,在大人懷裡撒嬌的時候,馮莫林已經開始接過家庭的重擔了。
2009年,馮莫林開始上小學。
他就讀的堰門鎮堰門小學在鎮子上,離家有7、8公裡的路程,平時需要在學校寄宿,周末才能回家。
報名的時候,大多的同學都是父母騎自行車或摩托車送過去,可馮莫林卻是和媽媽背着行李,慢慢走着去的。
在做完報名、住宿的工作後,馮莫林要留在校園,不能送母親回家。
擔心不已的他怕媽媽摔跤,或者不小心掉進山溝裡,便四處尋找了一根木棍讓媽媽拿着,還一再叮囑媽媽要靠路的裡邊走。
周末放假時,馮莫林會先到集市上買一小袋米、幾斤面條,逢年過節時也會買點肉,裝滿一簍子,然後獨自背着走山路回家。
這樣雖然累點,但每星期可以節約二十元錢的車票錢,這20元省下來買糧食,可以夠買一個星期的青菜了。
為了維持家裡的生活,馮莫林還學會了算賬。
他把政府發的低保金精打細算着花,家裡吃的、穿的、用的,每一筆都提前安排得妥妥當當。
他從沒買過一件新衣服,穿的衣服都是别人給的,但他把衣服洗得幹幹淨淨,穿出去也有精神。
盡管生活依舊十分艱苦,馮莫林還是想辦法維持了下來。
有一年冬天,媽媽給了他十元錢,讓他自己去買雙襪子。
周末回家,馮莫林卻從書包裡掏出一雙嶄新的毛絨襪來,細心地給媽媽穿上。
還說:“我在學校裡天天運動,一點都不冷,你身體不好,比我更需要保暖。”
在馮莫林居住的地方,農家院落都是開放式的,沒有圍牆。
馮莫林家的院子不但沒有圍牆,院子外面還是落差兩米多高的水田。
因為失明,爸爸在院裡幹活或休息時,曾多次掉到水田中。
為了父母的安全,2013年秋天,馮莫林請求周圍鄉鄰幫忙,沿着水田這一側砌上一道圍牆。
打樁時,父親的鐵錘砸到了馮莫林的手指,鮮血直流。
盡管疼得眼淚不受控制落下,怕爸爸擔心自責的馮莫林還是忍着沒哭出聲,簡單上了點藥包紮一下後,他又繼續幹活了。
在鄰居的幫助下,圍牆終于建好了,爸爸終于可以放心地在院子裡曬太陽了。
随着年齡的增大,馮莫林跟着鄉親們也學會了種土豆、蔬菜和玉米等。
挖地、播種、澆水、收摘他都清楚。
玉米成熟時,他利用周末放假時間采摘,一簍一簍背回家中。
山路崎岖陡峭,經常有野豬出沒,還要擔心是否會下雨。
有一次,背完最後一筐玉米,馮莫林感覺肚子特别疼,因為怕花錢,他咬牙挺着沒吭聲。
但後來實在挺不住了才哭了出來,媽媽叫來村醫,說是又累又餓,引發了引發急性腸胃炎。
對于這所有的這一切,馮莫林說,他不覺得累,也不覺得苦,更不覺得怕,因為家裡還有爸爸媽媽在陪伴着他。
他害怕的是爸爸媽媽不在了,留下他一個人在世上,那樣他會覺得生活沒有希望。
為了補貼家用,改善一下生活,每逢放假,馮莫林就為村裡烤煙戶拔草、編煙葉,一天能掙到差不多30元錢。
2013年一個暑假下來,他就掙了1000多元,盡管磨破了雙手,身上長滿了痱子,可他一直在堅持。
兩年下來,他攢下了2000多元,給家裡添置一台冰櫃和一台二手電視機。
有了冰櫃,馮莫林回校前就可以做一些菜儲存起來,爸爸媽媽吃飯時,拿出來熱一下就可以吃了。
有了電視機,爸爸媽媽兩個人在家就不會寂寞了,雖然看不見,但可以聽新聞。
提到這個懂事、孝順的孩子,村裡人都是贊不絕口。
盡管家庭困難,還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照顧父母親,但馮莫林的學習可是一點都沒有落下。
在學校,馮莫林是班長、寝室長,成績更是一直名列前茅。
連續被評為優秀班幹部和三好學生。他家的牆壁上貼滿了各種獎狀。
老師們評價馮莫林:“話不多,事做得多,為别人想得多,在班上威信特别的高。”
馮莫林自立自強、孝敬父母的事迹也被多家媒體宣傳報道,央視新聞頻道《走基層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欄目也為他做了專題。
馮莫林的美好品質感動了無數觀衆。他還被評為“岚臯縣十佳先進典型”“十佳美德少年”。
在2014年的時候,馮莫林榮獲了“陝西省最美孝心少年”稱号,次年被評為“2015全國最美孝心少年”。
他們一家子也得到了許多好心人的幫助:政府為他們修建了新房,社會各界為他們捐款40多萬元,有好心人承諾願意資助他至大學的全部學費。
面對這些榮譽和幫助,馮莫林表示:“我一定要照顧好爸爸媽媽,好好學習,把日子過好。”
馮莫林出身貧困,他在父母失明時,成為全家唯一的“眼睛”;小小年紀,就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擔。
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孝心,積極地照顧着父母親,樂觀地改善家裡的生活。
他一句:“隻要爸爸媽媽在身邊,我就是幸福的。”催人淚下。
目前社會上,許多成年人仍熱衷“啃老”,馮莫林在他們面前就是一本充滿正能量的勵志教科書。
他的身上體現了中華民族以孝為先的傳統美德。他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
祝願馮莫林學業有成,他家的生活越來越好。
你是否也被馮莫林孝心所感動了呢?你能體會到馮莫林對父母親的感情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讨論。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為我點贊轉發,你們的鼓勵,将會是我做出更好視頻的動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