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瀕一直非常看重閱讀。
2003年成立之初,蘭海就創建了“世界通識”和“活書閱讀”并行的少年常青藤教育體系。
“活書閱讀”更是分三個階段來擴展孩子的知識領域,提高孩子的學習力。從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到教給孩子閱讀方法,學會獲取、處理信息,到最後呈現孩子深度思考,我們不光希望孩子愛讀書,還要會讀書,并有自己的觀點。
今天,我們整理了上瀕老師、父母以及孩子們推薦的100本書,願每個人都能享受閱讀的快樂。
當然,還有很多很多的好書沒有列入,這份書單,意在抛磚引玉,希望更多家庭能夠從第一本書開始,慢慢建立閱讀習慣,這樣将來才能盡享閱讀的樂趣。
家庭中,父母一定是孩子的導師,所以親子閱讀是非常重要且一定需要的,但親子的方式,和孩子的年齡、狀态水平、特點有很大的關系。
我們來說說不同年齡段親子閱讀的重點。
學前孩子的閱讀重點
對于學前階段的孩子來說,受限于識字量以及生理發育的特點,他們很難完成獨立閱讀,所以,這個階段的閱讀,更多的依賴于父母輔助來完成。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找一個舒服的姿勢,比如孩子可以坐在爸爸媽媽懷裡,靠在爸爸媽媽身上等等,然後拿起一本書,給孩子講書中的情節。
在這個過程中,特别提醒父母注意的是,需要讓孩子也能夠看到書中的内容。這不僅是在鍛煉孩子的聽與說、或是增進親子關系的過程,更是讓孩子熟悉“書”的過程。
當然,父母還可以邊指着書上的字邊給孩子念,幫助孩子逐步熟悉文字,這些都是可以通過這樣的親子環節來完成的。
小學之前,幫助孩子建立閱讀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小學低年級孩子的閱讀重點
那對于進入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又該如何進行親子閱讀呢?
我想結合上瀕“活書閱讀”課程設置的節奏一起來看看。
上瀕活書閱讀的第一個階段,叫做把書讀寬,它是面向三年級左右的孩子,目的在于擴充孩子的閱讀範圍,涉及到的曆史類、故事類、科技類、自然類、文化類的書籍。
對于三年級左右的孩子來說,其實是應該已經建立好閱讀習慣了,如果在前期閱讀習慣建立的好,那在這個階段中,更關注怎麼能夠讓孩子對于更多的類型的書籍感興趣。
這個年齡的孩子有什麼特點呢?他們具備了一定的識字量,可以開始閱讀文字稍多的書籍,有一定的閱讀偏好,他們的好奇心很強。
對于他們來說,閱讀中可能遇到什麼問題呢?可能有不認識的字,可能有不明白的内容,可能會覺得童話裡都是騙人的,也可能沉浸在幻想的故事中。
所以,面對這樣的他們,父母就需要幫助他們找到書籍中和生活中的契合點,讓孩子能夠知道——哇,原來每種書都有他奇妙的地方。
所以,這個階段的親子閱讀,就開始從共同閱讀逐步轉化為内容上的交流了。
當然,父母還是需要知道孩子所閱讀的書是什麼内容,雖然不一定要同步進行閱讀,那怎麼交流呢?
比如,我們在上面的書單上推薦了《蘋果樹上的外婆》。
在閱讀後,我們通過針對内容的提問先确認了孩子對于内容的理解,随後,讓他們去想自己的外婆是什麼樣的,如果要向自己的外婆來介紹這位蘋果樹上跳下來的外婆該怎麼介紹呢。這樣,就将書中的内容和孩子們的生活聯系起來。
小學高年級孩子的閱讀重點
再大一些的孩子,比如我們五年級左右的孩子,他們是我們活書閱讀二的主體了,這個階段對于孩子來說,他就需要能夠學會閱讀方法了,這會成為他未來閱讀狀況的基礎。
在這個時間段,孩子需要區分不同類型的書籍關注的重點不同,需要使用的讀書方法不同,提取信息的重點也不相同 。
所以親子閱讀更多的體現在“精讀”部分的交流。
比如,議論文中作者的觀點是什麼,他用了哪些論據來支撐自己的觀點,孩子有自己的思考,爸爸媽媽也同樣要表達自己的分析結果。
比如一篇小說中,作者對于某一個環境或是某一個行為塑造的原因是什麼。
中學階段的閱讀重點
再大的孩子,比如中學生,父母仍然能夠和孩子進行親子閱讀,隻不過體現形式,更多的是思想層面上的交流。
比如結合幾部關于二戰的書籍,寫猶太人的、寫法西斯的、寫戰敗國的、寫戰争本身的等等,引導孩子從一個更多的維度看事物。
父母和孩子的讨論點也可以放在不同的角度,比如為什麼有戰争,戰争中都有哪些人,他們的什麼經曆造就了他們,戰争對于普通民衆的影響等等。這樣的讨論不是基于某一本書,而是從更高的層次來進行的。
美國閱讀研究專家吉姆•崔利斯曾經說過:
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寶與一櫃櫃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希望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擁有一個讀書給他聽的爸爸/媽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