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管縣的體制已經實施數十年,然而帶來的問題和困惑也越來越多。具體如下:
一、市長管轄範圍的困惑
全市各縣、區都是市長施政範圍,毋庸置疑。但是,市長也有“管不着”的地方。财政,就是其中之一。
按現有體制,市長隻能通過直接管理各區,獲取财政收入。
下屬各縣均享有财政自主權,并直接和省财政、稅務機關發生工作聯系。
如此這樣,問題就來了。
1、市長隻能用本級财政收入,辦本級的事。就财政事權而言,市長的施政範圍僅僅局限于市本級和各區。
2、縣級機關副處級官員隻有幾十人,但是市級機關,再加上各區的副處級以上官員可能上千人,連同公務員,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現實情況是:無論在職還是退休,同級别的處級官員,其收入基本是縣高于市。
3、各縣的财政事權由縣财政掌控,預算有縣人大把關,具體有縣長支配。看起來,市長似乎是無權顧問。
于是,市長就要和縣長争奪國家和省政府的資源。無論是各縣通過市上報,争取上面的好處,還是國家和省政府給下面的好處,市長都要優先考慮一下市本級的利益。
4、畢竟市長權力大于縣長,于是市長動了歪腦筋:把财政強縣改為區。當然,激烈的抗争是免不了的。雖然縣長聽命于市政府,但是民意難違啊。
綜上所述,要不是市裡牢牢地掌控着各縣的官帽子,還可以對縣裡發号施令,其他有關發展經濟事宜,各縣不但自行其是,而且有時還會和市裡發生利害沖突呢。
就縣長而言,也是屁股指揮腦袋。職責所在,為本縣負責,往往奉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信念。
由此可見,市管縣的體制确實到了改革的時候了。否則,困惑依然存在。
二、鎮、鄉、街道和開發區的困惑
1、鎮政府、鄉政府和街道辦事處,級别是一樣的,但不明白為何稱呼不一樣?按人口多少劃分呢?還是鎮長好聽一點,鄉長聽起來土一點呢?不知道。
××街道辦事處,是新的政府機構,可能為以後設市打基礎。然而,有的××街道幾乎都是田園風光,鮮有街道蹤影,也是趕時髦而已。
2、開發區的困惑。有國家級、省級的區分。
國家級開發區,相當于本縣有兩個正處級機構,有級别一樣的交通局、财政局、建設局等等。
省級開發區,就是和鎮政府并存的兩個同級别機構。
上述開發區的設立,大大增加了政府工作人員,為以後壓縮、精簡政府機構和人員開始了新一輪的周而複始。
三、機構配置和職務稱呼的困惑
衆所周知,省部級、市廳級、縣處級都是平級的。然而,現在有的市局下面的科長開始稱處長,真是自娛自樂,自我陶醉。
縣裡也是如此炮制。縣局稱局長,各鄉鎮、街道派出機構負責人也稱局長,例如公安分局、工商分局、稅務分局、國土分局等等,造成局長泛濫,搞不清大小之分。
還有大家都是局長,以為級别一樣,其實老張是享受副處級的,不說不知道,一說吓一跳,外人如何弄得清。
其實我的困惑,也是局外人的困惑。真正的局内人可以解釋的清清楚楚,頭頭是道,不足為慮。
然而,衆多老百姓還是搞不靈清的。機構不斷地變化,區域不斷地調整,确實眼花缭亂。
四、結束語
無論是市長管轄範圍的困惑、機構設置的困惑、還是官員稱呼的困惑,都是局外人感到困惑的極小一部分,也是處于江湖之遠的我等庸人的自擾而已,不吐不快,一吐為快而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